正文

ZT--不能再淺地淺談如何欣賞現代藝術 BY 胡嘯

(2007-02-04 15:03:13) 下一個

開場白:科學家是把假想變為真實,而藝術家是把真實變為假想。

當年在國內時倒是有人常問我怎麽欣賞現代藝術。出國後,就從來沒人討論過這個話題。我想可能是兩個原因。第一(往好了想)是因為咱們在美國脫胎換骨了十幾年,身處西方文化之中,已漸漸地習以為常。第二(往壞了想)是根本不感興趣。擺在眼前也不帶看的。不管怎麽說,我想還是跟各位談談我自己的感受。我和您一樣,都是現代藝術的門外漢。我決沒有引導或啟發您的意思,充其量是想拉攏您,腐蝕您。在我們欣賞傳統藝術的同時又能欣賞現代藝術,那生活得(念dei三聲)多美。

1.什麽是現代藝術?

先為本文給現代藝術下個定義。請注意,隻是為本文,因為現代藝術這個定義不是我能下得了的。我比它還糊塗。況且現代藝術也是說不清楚的一個玩意兒。西方現代藝術的界定是這樣:現代藝術Modern Art或叫現代主義Modernism是指從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的各種藝術流派。(當然,也有人認為從十八世紀末就開始了。)再往後,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現在,被稱之為後現代Post-modernism或叫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Art。中文稱之為先鋒或前衛藝術的Avant-garde是指富有探索性的超前的藝術形式。而本文所說的現代藝術是一個中文的統稱,以上提到的全部包括。我們姑且把它定義為除傳統的寫實主義以外的各種藝術形式。凡那些著重於追求藝術形式的,而不是以畫什麽像什麽為目的藝術。

照相技術的發明使一些藝術家覺得再畫寫實作品已很無聊。他們開始探求以新的角度觀察客觀世界。以新的角度定義藝術並嚐試讓藝術抽象化。到了今天,現代藝術已是包羅萬象,我們越想去描述它,就會越描述越具體,越說得具體也就和現代藝術這個寬泛的概念越遠。或者我們可以試著從字麵上理解吧。所謂“現代"很好理解,就是"眼巴前兒"。所謂藝術就稍複雜一點。各位可能已經想出了十幾甚至幾十條關於藝術的定義了。我現在向大家隆重推出一條驚天地泣鬼神的新理解。什麽是藝術?美國著名藝術評論家Sylvan Barnet說過(大意):藝術就是有一群號稱從事藝術的人認為它是藝術的東西。這群人說它是,它就是。這群人說它不是,它就不是。不服不行。我舉個例子:早在一九一七年,有個叫Marcel Duchamp的家夥把一個小便池平放在紐約的一次美展上,取名:Fountain。這個著名的作品被舊金山現代藝術館收藏。不管這個小便池在藝術史上起的什麽作用,它是件藝術品是不能否定的。因此,西方常見的說法就是:Art is what artists do。

2.中國的現代藝術現狀

如果你留心藝術動向的話,你肯定知道中國大陸的現代藝術家在西方已漸露頭角。許多藝術雜誌幾乎期期都有和中國有關的文章。徐冰,穀聞達,艾未未,王廣義等一批從事現代藝術較早的藝術家在美國已小有名氣。八二年畢業於中央美院的黃永厲已成為法國有名的現代藝術家。去年三月,同是八二年畢業於四川美院的張曉剛的一幅油畫人像《血緣係列:同誌120號》以近一百萬美金的價格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成交。成為當日紐約首次亞洲當代藝術品拍賣會上的最高價。此後又連續地拍賣過多次中國藝術家們的作品。當然,咱這一上來就提錢有點俗,有點要玷汙藝術的感覺。但這多少能從一個側麵表名了來自中國大陸的現代藝術家已經上了道,已經被世界接受,已不在是盲目模仿的一群了。

從七九年北京的“星星美展“*到今天無非才二十多年。中國大陸的現代藝術家能有這麽突飛猛進的發展是非常可喜的。那麽為什麽中國大陸的現代藝術會有如此快的成長呢?我認為至少有兩點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從外因來看,從徐悲鴻開始,舊中國就開始擯棄當時正蓬勃發展的西方現代藝術而推崇寫實主義。到了新中國,再把寫實主義推到及至。成為唯一的,至高無上的藝術形式。直到現在,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我還是根深蒂固地認為俄式的寫實畫法是正宗。因為這是我學畫畫時所接觸的和記憶的,訓練的唯一正宗的形式。任何其它藝術形式根本接觸不到。凡是在大陸生活的人,不管你喜不喜歡美術,無一幸免地受到這種大一統美術教育的毒害。從小長大有誰看過一張沒有教育意義的畫?藝術已成為了政治宣傳的工具和應時的粉飾。不光在美術界,音樂舞蹈等也是如此。比如我們的芭蕾舞情結。誤認為芭蕾舞是西方最正宗最美的舞蹈。殊不知,當我們五十年代從蘇聯引進它時,美國,德國的現代舞已統治了西方舞台。我沒有貶低某種藝術形式的意思,隻是陳述一個事實。在這樣一種長期的,強大的,大一統的控製下,藝術家們被壓抑得太久,太重。一旦有了他們施展的空間,就會出現一個快速的反彈。第二,從內因來看,幾千年來老祖宗傳下來的國畫就是推崇寫意。意,已然是抽象的了。中國古代畫家石濤(1641-1707)有一句名言:無法之法,乃為至法。在東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今天,我們這種追求自由的畫法和西方現代藝術形式很快地找到了接合部。因此,中國現代藝術的發展才如此迅猛。

3.如何欣賞現代藝術?

如果一件藝術品的作者把他/她對其作品的解釋或寓意都寫出來放在其作品的旁邊,對某些觀眾來說是有幫助的。這些觀眾是習慣於"讓導遊帶領絕不會走錯路"的藝術欣賞方式。或是因為不想會錯了作者的意,要百分之百地“看懂"了這幅畫心裏才安寧。在此一係列的“欣賞"過程中,個人的感受——欣賞的主體——被忽略了。反之,另一部分人在欣賞藝術品之前,絕不想知道作者的感受。覺得它會限製,縮小甚至妨礙欣賞者自己的想像力。一旦知道了還揮之不去,反而使他/她們覺得這幅作品索然寡味。就象在看一幅廣告或是宣傳畫,或是象在看到影片最緊張的時候有人泄露了結局。在這些人的心裏,一篇作者的解釋讓他/她自己的作品的欣賞價值大大縮減。這就引出了一個在藝術欣賞上的重要話題:到底是作者還是觀者賦予作品意義。

藝術形式的變遷是這樣的:最早是以藝術家為主導。藝術家畫什麽,表達什麽,欣賞者就看什麽,理解什麽。而今天,人的欣賞水平提高了,見識廣博了,情感也複雜多了。現代藝術的誕生就給了欣賞者一個發揮的空間。等於觀者與作者在共同完成藝術。你心情悲痛,就看著這幅畫慘。所謂"感時花濺淚"。其實,之所以稱之為現代藝術,並不是我們上文說的那種時間上的概念,而且不應該是時間上的概念。區分傳統藝術和現代藝術的關鍵就是要看這一點:傳統藝術是作者一人完成藝術;現代藝術是作者和觀者共同完成藝術。早在半個多世紀以前,一位西方藝術評論家就說過大意是這樣的話:當一幅畫被完成之後,它是活的,就象生物一樣一直在變化,根據你的想法而變化。根據不同的觀賞者而變化。事實上一件作品的生命是看它的人賦予的。當代的藝術比起這位評論家生活的年代又繁華多了。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的欣賞角度,那就沒救了,隻能認了,一輩子(反正大半輩子已過)就做個現代藝術欣賞的低能兒。那麽如何改變我們的欣賞角度呢?我個人的體會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有把模糊弄清楚的本能要求。特別是搞自然科學的,追求的是真理,不能有半點的含糊。盡管是感覺,我們也要實實在在地體會。不把模糊搞清楚的人是一種不求甚解的懶人。然而,這種模糊正是欣賞現代藝術所需要的一種狀態。當我們在看一件現代藝術品時,一定先要把自己變成一個自顧自的人,一個驕傲自大的人。千萬不要讓"看不懂"成為我們欣賞現代藝術的障礙。不誇張地說,作者本人都不懂,因為他/她還未完成這件藝術品,他/她在等我們來共同完成。所以,我們自己看到了什麽,感覺到了什麽,就是,而且肯定是這個作品想要告訴我們的!看到此,您可能會說:那叫啥藝術呀?別胡扯了!(千萬別說)。您如果說了,就證明您還沒改變您的欣賞角度。您還是認為藝術應該是那樣的,或那樣的,或那樣的,或那樣的。

*注:星星美展:是指一九七九年及一九八零年在北京由黃銳等人發起的兩次非官方的美術展覽。這是一次具有革命性的藝術事件。被認為是中國當代美術史的開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