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東鱉進來聽我講個故事

(2010-02-06 14:57:59) 下一個
我有個同學早年出國,趕上那幾年因公出國探親難,攜幼子的太太在家耐不住寂寞,被英雄救了。同學回國與太太離婚,兒子交給父母照顧後,繼續去國外打拚數年,獲得穩定的工作和加拿大國籍,並於一黃花閨女再婚。重新回到父親身邊的兒子已經10多歲了,根本不聽大人的話。為了專心教育這個兒子,夫婦下定決心不再要孩子。多年過去,孩子和父母關係的沒有改善。這個兒子不但學習不好,還有青春期暴力,特別是完全聽不進大人的話,成了父母的累贅。

我同學本是高學曆高智商的能人,原太太和現太太都是看上去知書達理的明白人,但是,婚姻的變故和子女教育讓他們感覺人生很失敗。這個兒子長大後也許會懂事,自食其力可能沒有問題,但是他本人所經曆的童年和幼年,以及錯過應有的教育機會,必然對其一生產生負麵的影響。

成年人選擇養育孩子的時候,意味著要承諾對孩子和對社會的責任。通過撫養孩子,完善自己的人生,完成對社會的使命。個人恩怨、義氣,比起本人和孩子一生的命運,簡直微不足道。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