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傳:解放軍四代機和航母項目並不順利 zt

(2010-04-01 01:30:35) 下一個
(不知真實與否.看著玩吧!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撒哈啦)


 近期和一個同學喝酒在席間聽到一些軍隊內部的關於新式裝備的消息,同學是軍隊世家,他父親和他爺爺都是立過戰功的人,他說話還是比較靠譜的,也很明白什麽該說什麽不改說,以下是對我們談話的一些整理: 關於四代殲14:殲14就是中國四代機的一種,年中要進行地麵滑跑等試驗,那是全國航空骨幹大協作的典範,611負責總體氣動布局設計,601負責機體主體材料的研製,包括鈦合金和複合材料,南京14所負責機載雷達,紅旗長則負責其禦用的發動機WS13等等,601有中4研製計劃。重四的航電它機試飛有一段了,而首飛機為了多種保證上的基本是配重,飛航電和動力修訂的是第四和第五架原型機。至於其他的一些考慮都在這個特定之後。沈飛倒是有個三翼麵大長梭標,被優化了,備胎的說法現在有點晚了吧,隻能說有些方案到達的階段有可快速深化的延展性。中國四代機項目是曆經了很多波折以後有所進步的,過程並不順利。F22正麵的RCS在0。1左右,咱用雷達照射過F22,也做過風洞的模擬試驗。但機背和發動機尾噴口以及導彈外掛時的信號特征都很明顯,而且F22並不是全頻譜隱身,其雷達吸波塗料僅能對幾個區間的波段有效,目前某方對其有效探測的手段超過兩種,既有對舊時雷達重新改造的也有新式探測裝置加入現役的,總之任何隱身技術都有其相對性。四代殲14的RCS小於0。5大於0。1(正麵)。WS13目前還不能用,首飛用太行10改,航空發動機所需要的單晶合金,鈦合金構件和複合材料已經沒有技術困難,但毛坯的成品率和可靠性沒有時間的沉澱不可能有質的提升。遠程彈還在做最後的測試,格鬥彈已經服役,雷達可用但還在不斷的完善,航電比毛子強多了,但跟MD還有差距,整體氣泡座艙蓋技術已突破。格鬥彈就有首創技術,後期會上激光主動幹擾裝置。沈飛的三角翼中四麵向的是海軍和海外用戶。   關於大驅:大驅明年就看到了,外形很科幻,滿載過9000噸,主動盾盾性能很牛,國產燃氣輪機和聯動齒輪箱被攻克之後,大驅的進度穩步推進,國產化的燃氣輪機已經搞定,大驅明年就入場了,4*0和2*2型動力配置,大驅垂發是方塊,是具有通用性的方塊體,盒子裏“防空反潛和反艦合一”,受限於基礎工業咱的蛋蛋體積比MD稍大,咱的巧克力載彈量和兼容性都都有待於提高。新驅可不隻一款,另外有全燃的大驅,全燃動力在低速時經濟行不夠理想,柴燃聯合動力總比柴燃交替動力要好的多。我們需要一種能夠跟隨特定編隊作戰的5000噸以上的通用艦型。這種編隊有可能是兩棲攻擊混編。相比航母和四代機算是比較順利的了。
  關於國產首艘航母:航母進展其實並不順利,尤其是在彈射器方麵,艦載機的機體強度一度也遇到了困難,但後年肯定下水,艦載機定的是國產,2012年航母下水,但人與裝備的磨合,作戰條例的編寫和實際使用與遠洋作戰經驗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正式形成戰鬥力那也是2015年以後的事情。首艦帶有某種驗證色彩,國產首批是“2+1”,平台上兩彈一滑或三彈一滑,後者可能性大。至於軟件逐步健全後,不排除改。後麵的視情況而定,或者緊隨老美上電磁也說不定,老瓦完工以後還要承擔對部分HM子係統的先期實地驗證任務。09年4架殲13下線,那麽按照沈飛新線的進度2010能有至少10架13下線。,隨著熟練程度的逐漸提高2011應該有13架殲13下線,2012會有20架左右的殲13總裝下線,到2013說會有30-50架殲13艦載機等在那兒應該是靠譜的,即便老瓦是試驗訓練航母,起碼也要24架殲13才能達到宏觀係統的模擬要求!海航路基至少也要三個航母艦載機預備中隊等在那兒。。。。2015上海的新航母也應該有眉目了。
  無人機領域:解放軍的無人攻擊機已有大量的7型改裝,偵察機遠航可達馬六甲,達到預定航程時自動返航,無人轟炸機具備發射對地精確製導炸彈和戰術導彈的能力,超音速無人靶機為多種導彈的定型做出了貢獻,沈飛的無人戰機進展很大,已做過風洞測試,比重4隱身效果高不少,航展上的多種模型都是淘汰方案。戰略型偵查無人機快要定型了。601在研製智能變形飛行器,同時601和611都在研製空天飛行器和高超音速飛行器,裝備脈爆發動機的飛行器在全國一些地方殘留了痕跡,從這些痕跡就可以窺探出此領域的進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