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3月23日出版的《環球時報》報道,隨著中美之間的相互指責連日來一步步升級,在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公開表示中國不會對美國可能的對華製裁行動“熟視無睹”後,中國決心在遭到製裁時進行報複的態度被認為一天比一天清晰。環球網上,簽名反對美國施壓人民幣升值的網民,22日已經超過2萬人,多數網民支持中國政府堅持強硬立場。中國學者何偉文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美貿易戰打響到底誰的損失更大,這很難比較,但可以肯定的是雙輸局麵,美國輸得肯定不比中國少。
在美國,輿論因匯率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實際上在發生分裂。逼人民幣升值的目的被普遍視為有兩個,一是增加美國的就業,二是減少美國的赤字。很多人認為人民幣升值能解決這兩個問題,但美國財政部前副部長弗蘭克.紐曼和經濟學家丹.紐曼通過一個例子說明的道理也被不少人接受:一部iPhone在商店裏的實際售價接近300美元,新加坡製造了手機的中央處理器,美國則提供了觸摸屏並保留了大部分利潤。中國隻負責最後一道組裝工序,隻給這部手機增加了4美元的附加值。如果對整部手機增加25%稅收,導致手機漲價至400美元,那麽消費者需求的減少會給美國企業造成比中國企業更大的損失。
一些學者透露,美國政界、智庫界、學術界正悄然進行一場對華政策的大反思。盡管主流語徑都承認中美關係的重要性,但對如何利用好對華關係為美國利益服務產生了巨大分歧。布什執政時期勢力下降的對華強硬派開始複蘇。他們認為,1972年以來美國一係列的對華政策是完全失敗的。中國不可能像當初美國設計的那樣經濟發展後走上美國式的民主道路,非但不是這樣,而且現在中國“越來越不聽話”。美國要是繼續這樣下去,不可能實現奧巴馬所說的“保持美國第一”的地位,遲早要被中國超過,還不如現在發動一場對華貿易戰,畢竟現在美國還有實力和中國一拚。在這場貿易戰中,美國可能會有損失,但中國損失更大,隻有這樣才能讓中國知道美國的厲害。在強大的強硬派輿論優勢麵前,過去主張“接觸中國”的一派顯得沉默。因為在“美國優越論”的民族主義麵前,再說中美友好、對華接觸的話,可能被認為“政治不正確”。▲(●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孫秀萍 陶短房●本報記者 王躍西 魏萊 ● 汪析)
隨著金融危機的加劇,貿易保護主義有所抬頭。
中國就“貿易戰”奉勸美國 美若挑戰必成大輸家
據《環球時報》報道,美國《華盛頓郵報》稱,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21日接受了該報采訪,該報22日的獨家報道標題就是:中國商務部長稱若發生貿易戰美國將是大輸家。報道援引陳德銘的話說:“如果一些議員堅持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對中國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中國政府不可能不作出反應。如果美國利用匯率開啟一場新的貿易戰,中國將受到損害,但美國人民和美國公司受到的傷害更大。”報道認為,“陳德銘的表態反映出中國領導層內部對美國試圖施壓中國人民幣升值舉動的惱怒”。
中國總理溫家寶22日表示,他呼籲世界上所有國家“不要打貿易戰、貨幣戰”,因為這“於事無補,反而消耗力量”。在中美貿易關係高度緊張之際,路透社稱溫家寶的講話“看上去意在給中美在匯率問題上的憤怒話語降溫”。路透社稱,北京昨天誓言,若美國宣布中國為匯率操縱國,並施加貿易製裁,中國將報複。“這使圍繞人民幣匯率的爭端愈加具有火藥味”。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22日推波助瀾。該報文章說,奧巴馬花了一年時間彬彬有禮地勸說中國升值人民幣,結果北京嗤之以鼻。奧巴馬政府需要認識到,勸說中國成為公平貿易者的努力沒有奏效。報道認為,在與中國的意誌較量中美國仍握有王牌。奧巴馬必須拿來用。4月15日財政部應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然後奧巴馬應開始談論對中國產品加征進口關稅。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文章卻不認為美國握有王牌。文章說,美國在中美貿易戰中未必能取勝,即使能取勝,以目前兩國經濟交往程度之深,也會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袁鵬22日對《環球時報》說,如果中美發動貿易戰,將是世界第一經濟體和世界第三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這和當年日美之間的貿易戰是不一樣的,當時美國打日本,市場是單方麵開放的,痛的是日本,美國沒受到什麽傷害。但現在中美是相互開放的市場,是唇亡齒寒的關係,一戰下來是雙輸的局麵。(●本報駐美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蕭達 青木 孫秀萍 陶短房●本報記者 王躍西 魏萊 ● 汪析)
在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於北京時間 1999 年 5 月 8 日淩晨 遭北約轟炸後不到 12 個小時,美國駐中國大使館網站即遭到中國黑客的攻擊。
2005年,達賴在竄訪美國期間,曾與還是議員的奧巴馬有過一麵之交
太平洋上的美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