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試飛員:中國空軍需要充滿血腥味的高強度訓練 (圖)

(2010-02-23 18:56:02) 下一個


圖1. 李 峰:空軍特級飛行員。2009年3月7日在處置一起重大空中特情中挽救一架國產新型戰機,為收集戰機空滑迫降數據作出了重大貢獻,空軍為他記一等功並授予“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圖2.梁萬俊:空軍特級飛行員。2004年7月1日在科學處置一起重大空中特情中挽救我國一架科研新機,空軍為他記一等功並授予“空軍功勳飛行人員金質榮譽獎章”。


徐勇淩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宋熙寧元年(1068),前任宰相富弼受神宗趙頊召見問策邊關之事﹐富弼對曰“願二十年口不言兵”。著名文學家蘇東坡也提出了“清心省事,薄斂緩獄,不言兵而富天下。”的建議。大宋王朝的精英們沉迷於“和平發展”的夢幻之中。僅過不到60年,“靖康之恥”宣告北宋的終結,宋王朝也由此走向了衰敗。

國家不可一日不言兵,那麽軍人在和平年代該有何作為呢?

讀著空軍報1月8日《軍人,不可一日心中無敵》的文章,令我倍感振奮,這讓我想起我曾經讀過的兩篇文章。一篇是發表在2002年的一期《空軍軍事學術》上李鎖林的文章,文章從空軍戰略的高度思考國家安全的命題;還有一篇是發表在2008《中國空軍》雜誌上王剛的文章,題目叫作《一切為了空戰》,從這些文章我仿佛嗅到了軍人的血性。李鎖林、王剛和陳小平是不同時代中國空軍藍軍的隊長,這難道是一種巧合嗎?

認識王剛是在2005年,那時,他是空軍藍軍分隊的隊長。那天我在王剛的宿舍聊天,我從王剛的書架上不僅看到了國內外關於空戰的各種專著(其中不乏外文原版書籍),我還看到戰略、文學、工程類甚至藝術類的書籍。小小的宿舍被擁擠的書架擠壓得令人窒息,但我從王剛堅毅的額頭和敏銳的目光裏,看到的卻是一片博大的天空。

在一次為空軍首長作匯報演示中,王剛的演講斬釘截鐵而又收放有度,給我一種震撼的感覺,從他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空軍的魂魄。我曾經問過王剛,什麽是藍軍的性格,他回到說:是狼性!

在一期“動物世界”電視節目裏介紹,所有捕食動物都有一個共同特征:眼睛總是長在麵部前麵,因為它必須時刻注視前方捕獵的目標,它們嗅覺靈敏、視覺敏銳,動作敏捷。而被捕食動物的眼睛是長在兩側的,大都有著大而上翹的耳朵,它們需要環顧和聆聽來自四周攻擊者的各種信息。

狼性——是攻擊者的本能,也是捕食動物的生存之道!

這讓我想起二戰後兩次著名的突襲行動。

1980年4月24日,為營救被伊朗扣壓的美國人質,經過周密計劃和準備的營救計劃——“藍光計劃”起動。計劃考慮了可能出現的各種意外情況,大膽離奇而又環環相扣,決策者唯一沒有考慮到的是所謂訓練有素的藍光突擊隊員的應變能力。成立於1978年的藍光突擊隊可謂人才濟濟,300多名隊員從各軍種的頂尖人才中選拔,但他們唯一的軟肋是缺乏實戰經驗,越戰過後,美國軍隊中的骨幹已經多年沒有實戰經驗了。藍光行動在沒有受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最終以美軍亡8名官兵,傷5名,損失7架直升機,和一架運輸機的慘狀收場。

一年以後,1981年6月7日下午14時,以色列發動“歌劇”行動 ,6架F-15戰鬥機,這6架F-15掛載著AIM-7F、AIM-9L導彈和ALQ-119電子對抗吊艙從以色列機場起飛,穿越沙特阿拉伯進入伊拉克,超低空攻擊伊拉克的核反應堆,在短短的45秒內,圖瓦薩的“塔穆茲-1號”反應堆被完全摧毀了。經過中東戰爭洗禮的以色列空軍飛行員,顯示了超強的戰鬥力。

從來就沒有天生的王牌,二戰中的空戰之神哈德曼也是從被擊落的慘痛教訓中成長起來的。經過戰火洗禮的中國飛行員,在朝鮮戰場的天空照樣讓美國“王牌”聞風喪膽。對於空中殺手而言,和平並不意味著戰鬥力的銷蝕,唯有不思進取的惰性才會磨滅軍人的血性。軍人不能坐等戰爭的到來,唯有逼近實戰甚至充滿血腥味的高強度訓練,才能磨礪空中殺手的“狼性”!(作者:徐勇淩 中國空軍試飛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