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中美關係預測10.中美國模式分析

(2019-07-25 05:12:54) 下一個

 

10.中美國模式分析

就現實來看,中國成為世界工廠,生產了世界上大多數工業產品,可以說,擁有最多的財富,應對美國發起的貿易戰,本應不費吹灰之力。然而,中國精英卻將這些財富中的大部分免費交給美國和西方,其主要措施包括,第一,優惠引進外資,讓美國和西方資本家印鈔控製中國經濟資源,掌控中國經濟成果的分配權,尤其是通過控製產業鏈,拿走大部分產業利潤。第二,低貨幣匯率,低價賤賣自己的產品,高價進口美國和西方的產品,等於免費奉送了大量經濟成果給西方。第三,出口退稅補貼西方消費者,一樣是奉送成果給西方;第四是依據低工資比較優勢理論,幫助西方資本家壓製本國勞動者收入,讓西方資本家拿走更多經濟成果。

在當今世界,最荒唐可笑的事情,就是中國精英們將手裏的財富看成是燙手的山芋,要千方百計將它們送給美國和西方,送給實際將他們當成戰略敵人的對手,唯恐這些財富落在自己手裏變成廢物,為此製定多種優惠政策,誓將它們換成西方印製的不斷自動貶值賴賬的不兌現欠條。他們心目中的執念之一就是要不斷增加貿易順差,換取西方印製的不斷自動貶值賴賬的貨幣欠條,甚至將貿易順差的增長看成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列入統計,將生產出來的產品統統換成西方的貨幣欠條。貿易戰爆發前後,美國精英要增加關稅,減少從中國進口,精英們就增加降低匯率,保持商品在美國市場上的價格不上漲,以保持對美出口量,同時讓美國不需付出任何代價,就獲得了關稅,等於中國增加向美國交關稅,唯恐減少出口物資給美國人,經濟就出大問題了。

如果將這個世界簡化為隻有中美兩家,美國就是一個不事生產,每天開動大炮和軍艦耀武揚威的惡霸,而中國則是每天辛勤勞動,生產了中美兩家需要的物資。雖然美國並非有多強大,中國在武力上完全能夠對等毀滅的能力,然而,主流的中國精英卻公開主張服從美國領導[89],甘心情願地拿生產的物資換美國人印製的不斷自動貶值賴賬的貨幣欠條,甚至將大量工廠也換給美國人,讓美國人來分配中國的勞動成果。從美國購買先進的技術,成為少數精英所看著的最重要理由,但實際上,中國技術的進步主要來自國內的努力,即使能夠買入美國的技術,也是中國在技術上的突破,讓美國無法在借助他們的技術壟斷獲利了,是為了抓住最後一點利用價值。這種中國負責生產,美國負責消費的中美國,一直在消耗中國所剩無幾的資源,是不可能一直持續下去的。然而,它卻是精英們十分欣賞的模式,通過主流媒體宣傳強製推行。

最近更是出台政策[100],要增加出口退稅,讓出口商降價出售商品給西方,補貼西方消費者。如果說,這些措施是增加出口,減少生產過剩,本就是一種錯誤的觀念,因為這會導致低價賤賣出口,減少國內市場物資供應,一樣導致物價上漲,使居民購買力下降,從而帶來生產過剩,不但不能解決生產過剩,而是加重生產過剩。最近幾年,中國每年用於出口退稅的支出都超過上萬億元,早已成為政府最大一項開支。如果將出口退稅的支出用於補貼國內低收入者,必然能增加國內消費,減少生產過剩。對比2008年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居民收入減少,第二年美國精英將70%政府收入用於補貼底層老百姓,甚至不惜增加相當於當年國民產出11%的政府債務,根本不考慮增加出口退稅來增加出口的方法。

上個世紀30年代,德國麵對貿易戰,雖然有巨大的戰敗賠款壓力,也不能向殖民地轉移生產過剩,卻因大幅度提高工人待遇,讓普通工人買得起小汽車,從而迅速擺脫危機,僅幾年時間,就從一個經濟崩潰的戰敗國成長為經濟強國和軍事強國。當時美國羅斯福新政,開始調整分配,但力度太小,使得美國難以擺脫危機。但到二戰結束時,麵對上千萬士兵複員,軍火工廠大麵積停工,失業率高達50%,加上戰爭給政府增加的巨額債務,反而通過在戰爭期間實施的分配調整而輕易解決。此時美國勞動者收入增加到占國內產出80-90%以上,美國資本所得不到國民產出的20%。致使美國稅收主要來自個人,占稅收85%以上。另一方麵,美國政府對高收入者的稅率,最高達94%,也就是說,收入達到一定額度以後,所得收入基本上交給美國政府。政府從高收入者大量收稅,不僅可以用來償還政府債務,而且可以用來補貼低收入者消費,從而極大地解決了生產過剩。這也是戰後美國經濟持續發展70餘年的重要原因。

從經濟學原理來看,貿易平衡或者通過本國貨幣進口物資的貿易逆差,才是有利本國利益的[101],也是西方各國政府真正遵從的原則[95]。如果一直對外貿易順差,我們也就沒有機會使用賺來的外匯,出口產品就等於免費奉送給西方了。如果美國對外貿易是順差,就不可能使用美元淨進口產品,也就不可能產生美元霸權,並因此而獲利了。如果各國都是貿易平衡,美國和西方也就不可能實現貿易逆差而獲利了。此次中美貿易戰,美國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不僅使相關商品在美國國內價格上漲,損害美國消費者利益,而且由於很多來自中國商品,其產業鏈利潤大都被美國資本家拿走,也嚴重損害美國資本家利益,它們都是中國低價賤賣奉送的。對中國來說,減少低價賤賣出口帶來的貿易順差,就是減少損失。隻是主流經濟界在美國意識形態經濟學指導下,追求不利中國的貿易順差,從而無原則地犧牲貨幣和經濟主權,才讓美國用它來威脅中國獲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夏微語 回複 悄悄話 你隻要看一看馬雲的下場,就知道資產絕對不能留在中國。在哪裏無法保障窮人,也無法保障富人的地方。

所以製度決定金流的去向,用腳投票,人走了,錢也散了。你能怪誰?
匡吉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精英不傻,他們知道賺的財富,換成美元,或美國債券是最保值保險的,起碼在目前和今後幾十年。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兩百年貿易戰 (2019-05-13 08:35:26) 下一個
中國近代史兩百年,大體可以這麽劃分。



1830-1860年,清英貿易戰階段被。外部壓力打開國門。

貿易順差。雖然技術上,人均上落後,大約隻有同時期英國的三分之一人均產值。但是總人口巨大,總產值世界第一。富裕人口的比例遠低於英國,但是絕對數量並不少。所以精英階層不怎麽看得上英國也是事出有因的。在進口上非常保守,開放口岸稀少。



1860-1895年,洋務運動階段。中體西用,經濟改革,政治不改革。

貿易順差。雖然被迫開放了更多口岸,進口增加,但是出口其實也跟著增加了。而進口的大宗貿易依然是官方采辦為主,所以順差雖然縮小,但是依然是順差。甚至是順差占總貿易額的比例下降,但是絕對額反而上升。



1895-1915年,中央集權尚能維持的和平政治改革階段。

貿易逆差。甲午戰敗以後,中央的經濟控製力崩塌,真正成為開放的自由市場,加上甲午庚子賠款。



1915-1950年,戰亂階段。暴力政治改革階段。

貿易逆差。戰亂導致的生產力的全麵破壞和技術進步的全麵停滯。



1950-1980年,中央集權再次閉關鎖國階段。

貿易平衡。沒出沒入的貿易平衡。生產力恢複緩慢,技術進步緩慢。



1980-2015年,改革開放階段。內部壓力打開國門。經濟改革,政治不改革。

貿易順差。雖然恐懼開放,但是實在扛不住了,不得不開放。結果中體西用(中國特色)還是挺好使的。



2015-2030年,中美貿易戰階段。

貿易平衡?雖然技術上,人均上落後,大約隻有同時期美國的七分之一人均產值。但是總人口巨大,總產值世界第二。富裕人口的比例遠低於國美,但是絕對數量並不少。所以精英階層不怎麽看得上美國也是事出有因的。在進口上非常保守,開放壁壘稀少。

不要以為今天多麽盛世。相對於1895-1980的穀底或許有點意思。但是相比1830-1895年其實實在是半斤八兩。維持就好了。別再搞一遍1895-1980.



回顧:

中學基本上不具備自我發展的能力。不論是高度中央集權階段,還是中央衰落階段,都沒有大規模自我進步的現象。換句話說,最多是技術上的追隨者,從來也不是開拓者。

強中央,保守封閉,經濟基礎還好的階段,容易形成貿易順差,超過一定程度以後必遭反彈。由於保守封閉,能力上技術上又頂不住。

強中央,保守封閉,經濟基礎差的階段,貿易隔絕性平衡。雖然不會招致貿易戰,但是自己的日子也很苦。

弱中央,全麵開放,由於技術上的落後,頂不住經濟侵蝕,容易形成逆差,以至於成為經濟殖民地。民主邦聯的體係又很難短時間內學到,因而沒有能力手段來真正把握自由市場經濟。

最合適的狀態是半強中央,一定程度的保護,但不過度,以達到貿易平衡為準。一方麵不要太多順差,除了招仇恨,沒有什麽意義,尤其還沒有內力抗。另一方麵也不能讓別人進來橫掃。就是一方麵別去招英國的防禦性反擊,又要用能力抗住日本的主動性攻擊。

就是不要老牛扮老虎,天生沒有長爪牙的能力。有個角能讓獅子不敢隨便來咬就可以了。有個角就去挑老虎屁股玩,哪就不咬都不行了。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沒有解決“傳江山”,所有都是短期胡扯。全靠
要求低(不知道是不是耄的功勞?),好死不如歹活著。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沒有解決“傳江山”,所有都是短期胡扯。全靠
要求低(不知道是不是耄的功勞?),好死不如歹活著。
心之初 回複 悄悄話 中國沒有解決“傳江山”,所有都是短期胡扯。全靠
要求低(不知道是不是耄的功勞?),好死不如歹活著。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