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在尋找真我的靈路上跋涉】

(2010-01-19 12:23:28) 下一個



---評德文作家赫曼.赫斯之英譯本《狄米昂》

1919年以青年辛克萊的故事出版的德文版此書,於1946年才首次在美以狄米昂(DEMIAN)之名出現英文第一版。我不知道是否已有中譯本。考慮到先於狄米昂之前的幾本小說可能會對讀者產生先入為主的誘導作用,赫斯在此書德文首版時沒用自己的真實姓名,而署名小說中主人翁辛克萊的名字。後來證明赫斯實在有先見之明。因為小說一出版就在讀者和評論界引起了空前的轟動。人們紛紛打聽誰是真正的作者,竟連赫斯的前輩和同時代德國著名作家湯姆斯.(Thomas Mann,也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也蒙在鼓裏。而Mann的出版代理人跟赫斯的是一人。後來小說一再重版,直到德文第十版時,赫斯才簽上自己的大名。可以說,狄米昂一書是讓赫斯在德國文學界聲名鵲氣,並奠定其在世界文壇大師級地位的作品。

狄米昂一書的大時代背景是一戰前後歐洲大陸的民不潦生、怨聲載道和精神彷惶。反映了作者的一貫反戰主張和對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的不認同。此書也是當時作者個人生活惡運迭起的渲泄。那時赫斯先是其寵愛的小兒子罹患重疾,後又出現妻子精神崩潰和婚姻搖搖欲墜之不幸。小說尤其體現了赫斯對約定俗成的社會道德體係和宗教的反叛與質疑,以致被當時的正統認為是異端邪說。小說采用非傳統的敘述故事之手段,以散文詩式的優美簡練文字,刻一個在社會認同的小資產階級光明世界和被傳統製度體係唾棄的黑暗感官世界及人性陰暗麵之間掙紮的青年之精神追求過程。

作品描述了辛克萊如何在其先後認識的兩個朋友的引導教誨下,逐漸踏上通向尋求本體、自我覺醒和自我完善的靈路。書中的狄米昂對辛克萊說:除了我們內在的自我外,並沒有真正的現實存在。換言之,現實世界是一種客觀世界對主觀意識產生的觀照和體驗。這一哲學思想大致反映了東方印度教、佛教和古代中國文化包括易經對赫斯的巨大影響。和佛教一樣,赫斯對心靈(Mind)的注重遠超過對神(上帝)的依賴。小說也折射了赫斯深受珀拉圖、斯賓諾沙、尤其是尼采的西方哲學思想之影響。幾乎所有赫斯的作品,包括這部狄米昂,都融合了東西方的文化、哲學和思想。相較之下,似乎赫斯受東方文化、哲學和神秘主義的影響比受西方哲學、宗教以及佛氏、容格(JUNG)式心理分析的影響更重些。這些影響顯然可從狄米昂一書中窺見一斑。

狄米昂中充滿哲理和反叛思想的對話閃爍著睿智的光芒和對自我、個人主義的強烈追求,尤其讓人拍案叫絕並深思。書中狄米昂向辛克萊闡述的自己對聖經中幾個故事的解釋對後者的心路求索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比如,狄米昂版本的耶和華長子該隱(Cain)殺弟亞伯(Abel)是這樣的:狄米昂認為,上帝在該隱前額上打上的殺弟標記,並非是什麽恥辱的象征。相反,這是上帝和眾人對該隱非同尋常舉動和力量的懼怕。還有一個關於聖經中牧師向兩個小偷在他們受懲罰前布道的故事,在狄米昂看來,也是一種不必要的虛偽。狄米昂說:假如你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墳墓,懺悔還有什麽用處!難道痛哭流涕和懺悔能讓一個本來是惡棍的小偷在頃刻間變成好小偷?他又說:如果讓我在那個懺悔的好小偷和另外一個拒不認錯的壞小偷(按我們的話說是死不悔改)間選擇一個朋友的話,我毫無疑問要選那個不肯懺悔的小偷。因為那個壞小偷至少有自己的個性!狄米昂對辛克萊總結到:有個性的人在聖經中都是不受上帝垂青的(原話是:Man of character gets the short end of the stick)。狄米昂還補充到:象你和我這些有點自己思想的人,就象被打上了標記的該隱一樣,很難在現實社會中被認同或與其融為一體。人類要麽不思考,一旦思考了,他就會發現,許多約定俗成的東西實在是不堪一擊。但是狄米昂認為,人應該保持自己的個性,傾聽其內在理智的呼喚,追求自己認同欣賞的精神,找到屬於自己的靈魂歸宿。最後,狄米昂認為世界上應該有一個能同時關愛並包容光明與黑暗,好人和壞人、天使和魔鬼的上帝。假如沒用這樣的上帝,人們盡可以塑造這樣一個心中的上帝為自己服務。

對精神、自我的追求,和對現實世界的惶恐、不理解,特別是青春發育期產生的一係列生理、心理的巨大變化,讓小說中的辛克萊十分孤獨、不安,一度常出沒於酒吧和朋友在酒精世界中麻醉自己。但是他對理想、自我的不懈尋求,以及在狄米昂和另一個管風琴師的鼓勵、關切下,特別是對自己無數個夢幻的解析,讓辛克萊終於慢慢看見自己精神追求道路上的曙光。同時,對自我的認識也逐漸讓他覺得自己孤獨的靈魂其實也可以和周遭的環境及朋友相交流的。小說結尾時,狄米昂走上了一戰的戰場,辛克萊懷著對靈魂知交的懷念和對未來的希望,繼續在尋求其自我完善的道路上前行。作者在書中也預示,在戰爭的廢墟和死亡的軀體上,一個嶄新的生命正在、也一定要誕生:它是歐洲大陸靈魂的複活和新生活的曙光。

最後再說一說赫斯在狄米昂一書中采用的寫作手法。他在書中用了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Jung)的非佛羅伊德心理分析法,對辛克萊的夢作了詳盡的描述和分析。可以說,小說主人翁在很大層麵是通過對自己夢幻的分析才體驗了無意識的力量,從而對自己的真正自我“(self)有越來越深刻的了解。和佛羅伊德理論的主要區別,是榮格對無意識引進了一個他稱為集合無意識(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的概念,此概念有點跟佛羅伊德的直覺(Instinct)相似,但實質不同。榮格認為,無意識可分為個人無意識(personal unconsciousness)和集合無意識。前者是潛伏在意識下麵最高層的東西, 一旦條件允許,可以以記憶的方式浮現於意識中,而後者卻是一種物種與生俱來的特質,它通過無數個榮格稱為原始模型(archetypes)的結構在人的夢中和思維中與意識間接交流,但從不直接出現在意識裏麵。象男女之間的一見鍾情,以及存在於全世界所有藝術家腦中的靈感和感受,都屬於集合無意識的範疇或受集合無意識的控製。根據一個人是否更接進、了解自己的集合無意識,榮格把人分成他認為的內向型和外向型。按榮格的理論,內向型的人更成熟些。談起卡爾榮格,不由要說起他跟其導師加同事的佛羅伊德之決裂。據說,榮格和佛羅伊德在一次去美國的旅途中,兩人以互相分析對方的夢來展示各自的理論並娛樂,隨著釋夢的進行,佛羅伊德對榮格的分析越來越有抵觸情緒,後來他幹脆對榮格說:你不要再說了,否則我的權威就要受到挑戰!榮格覺得受到很大侮辱。自此,榮格在理論上與佛羅伊德分道揚鑣。

狄米昂一書值得一讀。有興趣的人不妨一試。英譯本的句子也不怎麽灰澀難懂。全書隻有145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