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詩詞舉例介紹之(2)-- 千古佳作「花非花」
(2010-01-25 11:39:05)
下一個
簡體詩詞舉例介紹之(2)-- 千古佳作「花非花」
依據前此所討論的簡化音律原則,許多古代的詩人早已經在簡體詩詞方麵作過嚐試,隻不過那時沒有用簡體詩詞這個名字而已。李白,白居易等人都是這方麵的先驅。我想,如果不是因為科舉的影響,這種形式的詩詞作品,必定早已大放光芒。詩人們奔放的情感,高雅的意境,心中的節奏,本來不該受製於別人武斷的格律規定,因而得不到自由的發揮。可是由於功利的作用,許多讀書人隻好無奈地去服從官方定下的格律,詩詞創作也就很難跳出這個無理的桎梏。
看過了上次介紹的李白「長相思」,自然不能不談談另外一位祖師爺級的簡體詩詞作家白居易的「花非花」。「長相思」是一首樂府詩,「花非花」在全唐詩裏可以查到,但形式上比較像詞,有些詞書也把它收集在內。然而,詞譜書裏卻找不到「花非花」這個譜調。它原來就是一首「不依照詩詞曲譜但是有古典韻味的詩歌」,這,就是簡體詩詞。如果有人把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 和憶秦娥(簫聲咽┅┅)當作最早的詞(可能是李白之作,也可能是後人嫁名李白的作品),那麽白居易的「花非花」絕對可以算是簡體詩詞的最早作品之一。「花非花」看來是一首情歌,又似乎是作者抒寫自己的感觸,又好像有晚唐李商隱一些「無題」詩句的味道。要說李商隱的詩朦朧,這首「花非花」更是達到朦朧境界的最上層之作。三、三、三、三、七、七字的句子,短短二十六字,含蓄蘊藉,可以引人無盡的遐思。你可以猜,這裏描寫的是相思,是夢境,是懷念,是悵惘,也是那種來無影去無蹤,又自在又瀟灑的情感;言有盡而意無窮,這就是優美詩詞的韻味。可見詩歌的精髓不在長篇描寫(如一些語體散文詩那樣的平白累贅),妙處在於精簡傳神,能給人留下難忘的情韻;這也是我們簡體詩詞所崇尚的基本精神。
[附注]此詩在押韻上用的是去聲六禦(去,處)七遇(霧)韻,古時鄰韻可通。唐朝時期,還沒有拚音式的語音科學,所以我們不能用今韻的標準來說它是否符合現代的普通話漢語拚音。
花非花?????????作者:白居易
花非花,?霧非霧,
夜半來,?天明去;
來如春夢不多時,
去似朝雲無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