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售台“愛國者”導彈 密謀原來是搗蛋

(2010-02-06 14:51:38) 下一個

  美帝國主義者竟然要售給台灣愛國者導彈,此舉所包藏之禍心,已引起我人民之極大憤慨,我外交部有力反擊,已嚴正交涉,已嚴正表達抗議,已嚴正敦促美方立即停止,已嚴正要求美帝國主義停止該錯誤想法。

  表麵上,美國悍然欲售給台灣愛國者導彈,非常震撼。那麽美國這麽做到底要幹什麽呢?本質地講,美國售給台灣的,是搗蛋,如何搗蛋?授給台灣如何搗蛋,特別是授給台灣的“愛國者”搗蛋秘訣,那就是,售給台灣愛國者導彈。

  所謂台灣的“愛國者”,簡單的說,即是希望一手伸手要錢,一手骨子裏不論如何也不願與大陸統一或者至少是保持台灣半獨 立的現狀的那些人。他們有急獨的號稱台灣 是一個“國 家”的民進黨和深綠人士,也有對大陸心存不好印象的很少了解大陸現實的、不讚成台獨台灣社會人士,當然也有哪些經常往來於大陸,但是希望台灣維持所謂主體性,保持現狀到永遠的人。

  美國這麽做,首先是美國國內政治的需要,其次是台灣現實的需要。既然你情我願,各有所需,於是就把這事給幹了,大陸眼睜睜地看著,幹瞪眼也沒用。

  美國的政治需要,主要分為美國國內選舉的需要、軍火利益的需要、國家戰略的需要。

  民進黨下台以後,梗在兩岸之間的緊箍咒開始瓦解。兩岸之間的交流與交往相對阿扁時代有所進展。但是兩岸趨於走近並不是沒有引起美國的警惕和芥蒂。兩岸的合流意味著中國這個實體實力的全麵升級和提升,對於戰略對手的能量走向增長,並且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威脅美國今天的地位與收益,對美帝國絕對是夢魘。因此急於出手也要選擇有利時機,想搞阻擊不能光靠意氣。在現在這個環境下,賣完乖得到好處以後就該擺臉。所以,抓緊出手給中國以阻擊,是一種戰略反應。而馬英九在上次台灣縣市長敗選之後,尤其是宜蘭縣的敗選,似乎開始反省他的對大陸“開放”政策,轉向走向所謂維持台灣自主,似乎傾向於阻止兩岸往來升溫。馬英九的心思美國很清楚地看出來了,不失時機地在他退縮的時機獻上一份厚禮,使得表麵上看是美國人幹的。二者一唱一和,各取所需。但台灣隻是馬英九想要嗎?非也,民進黨在上次選舉中嚐到甜頭,似乎歸結於反抗大陸的回報,因此願意更加變本加厲,美國幹親的導彈到來,能鼓動台灣“愛國者”們的士氣,尤其是能給回光返照中的民進黨打氣。台灣“愛國者”們這樣為了一己私利如此浪費一個民族的時間和感情,可謂恒遠絕古,令後人仰慕。當然,奧巴馬選擇在這個時候翻臉不認人,還在於希冀在即將到來的選舉中,能為自己的民主黨撈上一把,畢竟,在對華政策上如果過於給美國選民留下親切友好的形象,是要丟分的。在中國吃過飯是一回事,和中國是什麽關係是另一回事。而且,對於對台灣出售愛國者這樣最重磅的武器,美國軍火商借機賺上一把,議員們的臉上,將會迎來更多的訕笑,美國輿論,可以預見,更多褒揚。

  在時下這個時候,台灣為什麽要做出這種購買的選擇?主要還是在馬英九政府的兩岸策略轉變與台灣社會的心態使然。馬英九似乎認為,搗大陸的蛋,才能贏得台灣真正的人心,台灣人的心態在於,搗大陸越多越放任蛋,才能撈到更多資本。名嘴趙少康、尹乃菁不是在電視上說了嗎,台灣選要像民進黨這樣會搗蛋的,才能為台灣在大陸的談判中爭取到更多而利益。這話當然不假,但是須有一個底線,中華民族又不是台灣說想幹嘛咱們就得幹嘛的。

  首先是馬英九方麵的抉擇因素,三方麵。第一,上次縣市長選舉尤其是宜蘭縣關鍵一站選舉的敗選,對於過於將成敗當成一回事的馬英九,對於一心想連任並將真正施政能耐展現於下屆的馬英九,一定是個不小的刺激。對於馬英九來說,執政能力或者兩岸的高明之處並未顯現,似乎有一種一切能耐要在連任以後在展露的情節。而如今危機來臨,似乎連任要成泡影,於是本能地急著否定自己,急切轉向,將失誤歸結於自己的兩岸開放之上,迎合民進黨倡導的反共反大陸,結果就要反交流,抓緊製造台灣的自主的“國家”形象,給執政政府和台灣的“愛國者”穿上皇帝的新裝。何以見得?馬英九最近在接受西方媒體的采訪時,首次明確釋放了他的兩岸關係定位信息,那就是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表麵上貼的是中華民國。第二,內心真實的想法攤牌,那就是,與很多台灣人的想法合流,絕對不輕易與大陸政府共享民族共治,而是畫地為牢,自封為王,做自己的皇帝,做個在地緣政治上左右逢源的白臉獨。第三,馬英九政府的戰略選擇開始清晰明確,即是為政政績所需,更是由於上次選舉失利的形勢所迫。馬英九上台以來,之前都是沒有清晰的觀點,一直靠著左右搖擺來平衡天平,而現在,在事態的變化之中,馬英九做出了最現實的選擇。國家民族在人性、在權力誘惑前,都是不堪一擊,何況是看不見的東西。對於很多的政客來說,或許他們隻有在上了斷頭台的時候,才會想起民族大義,高呼以博取同情。而政治人物的權力意圖,也表現在現實防禦上。台灣也希望增強武器裝備,強兵強力,縮小與大陸的差距。既能降低心理恐懼點,向民眾強化“國家主權”印象,又能在將來大陸對馬英九的白臉獨絕望而對台灣使用武力時,台灣有有力反擊的砝碼。馬英九表麵上是懦弱隨和的,但是做出的卻是陰險虛偽的。這在某一集的《康熙來了》裏麵察覺的出。一會兒嘻嘻笑笑,一會兒耳邊細語,一會兒又一本正經,但是一直遊離在本性掩蓋與表演之間。馬英九又是一個又是受選票左右的政治人物,而不是美國或者大陸。對於大陸的壓力,沒有那麽攸關政治生命的感官,於是也就變得模糊遙遠而置若罔聞。

  其次,台灣社會的心理非常現實。台灣社會對於兩岸、對於大陸、對於統一的真正行情,有誰了解?台灣社會對大禮當然感興趣,他們也需要鈔票,但同時,他們也需要選票,這個我們有沒有正視呢?選票不僅僅是手中的選票,更是心目中的那種製度或者價值觀。而這一點,目前短時期內與大陸無法彌合,尤其是政治。在台灣,不論在大陸發生的中華民族的何等大喜事,他們基本充耳不聞,是優越感難以放下身段,還是嫉妒心理難以撫平,無從可知。台灣社會口口聲聲號稱國際觀,與國際接軌,眼裏卻看不見在國際上矗立著的大陸,實在有趣。其實,他們心裏隻有自己。幾十年的民進黨、國民黨宣傳,他們認為大陸是土匪、專製、不可理喻已經成為固定思維,難以扭轉,這種固化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強化,最終演變成一種強化。在很多台灣人心目中,他們天然地認為自己是人民作主的,以民為本的,擁有世界上都有的民主光環。以為和世界走得最近,自己就最先進,而其他華人社會,多數在封建社會。盡管阿扁用幾十億有力的事實證明,他們本質上沒做到主。排斥大陸的台灣人,首先是從政治理想與現實開始的,然後延伸到大陸百姓,最後逐漸深入到對大陸人這個集體。這個你可以從大陸打工仔對東莞的台商和KTV的小姐對他們的描述管窺一二。在他們看來,大陸人民或許是水深火熱,卻充斥歌功頌德,愚得不可理喻,他們害怕將來有一天統一以後也變成這樣,所以對統一,就會條件反射,不樂意,盡管事實不盡所謂然。

  所以美國隻要一出手,台灣上下內心裏是一百個歡迎,多麽完美的搗蛋契機,一拍即合。美國這樣稍稍地教授,台灣立馬就學會了如何倒大陸的蛋,於是做起了“愛國者”導彈這門生意,兩者皆大歡喜。而這樣,對台灣人來說,才能讓台灣贏得最多的好處,付出最少的代價,讓大陸血本無歸,也不管什麽中華民族。

  這個買賣當然雙方各自得利,然而兩岸的人民呢?對於中華民族呢?美國人處心積慮授給台灣“愛國者”搗蛋,就是要將升溫的兩岸親近受挫製止,就是要將兩岸的合意離析分離,就是要將兩岸可能形成的合力勢力得到阻止,就是要將整個大中華、整個中華民族陷於紛爭、內耗、分裂的殘缺狀態,隻有這樣的中華民族對於美國才是無可畏懼的,隻有這樣的中華民族,才是受製於敵的,隻有這樣的世界,對於美國而言,才是戰略構想之內的,是他們可以高枕無憂的,而不會是一個被人挑唆忙於內鬥的中華民族的。

  這或許根本不值得大多數台灣人考慮的,因為他們更關注他們的眼前和他們的對岸,他們指望能在與大陸的無休止境、無所不為的爭取手段中,謀取到自己想要的所謂“主體性”。但是對於大陸的人民而言,或者對大陸而言,就不能隻關注眼前。否則,這樣的民族,還會有什麽希望呢?

  麵對熱情洋溢的付出,如今大 陸似乎要麵對付諸東流、顆粒無收的局麵,這是為什麽呢?又該怎麽辦呢?

  這說明大陸過往策略有以下教訓:

  第一,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特定的實體而言,一味遷就其實是對自己的殘忍。台灣的民粹化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著眼點,那就是眼前利益和現實主義,而不會考慮別人或者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對於這種狀況出台策略,不但要利誘,更要抓到台灣的弱點不斷的施加壓力緊捏。

  第二,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適合經濟優先,或者以為經濟議題就能從本本解決統一的存在難題。在一定的地區,衣食飯飽之後,人們期待更多的需求,馬斯洛的需求理論表明,在生存的需要解決以後的人們,需要的是價值實現的需要。僅僅以生存的蛋糕作禮,文不對題。在這種階段,價 值觀念是一種至關重要的需求,不但決定了人們的趣味,也決定了能夠吸引他們共識的凝聚力。

  第三,價 值觀念兩岸的確缺乏交集。不管經濟交媾何歡,兩個追求不一樣的人重在一起,不過是天空不同海拔高度的飄雲,看上去是那麽在一起,實際距離遙遠得很。台灣與大陸在曆史上當然有充分的交集,但是隻是停留在曆史事物的記憶,並不能全解現實的感情隔閡。現代人的心,就像火鍋,台灣人喜歡一個人一隻小火鍋來吃,而大陸或許隻是一個大火鍋來吃,大陸的集體火鍋,在他們那裏就沒市場了。

  第四,政 治接觸不夠徹底,兩 岸底牌互沒摸清,在渾水地帶,政 客最喜歡打擦邊球挑戰政治底線的。而這是容易造成誤判,形成風險的。對於當前形式而言,亮出地牌,非常必要。要改變策略,主動應對,才能免於被動,四處滅火。聚也好散也好,中華民族拖下去,人心散盡。當然,統一以一個怎樣的的政 治模式維持,這個才是兩岸得最大交集,也是民族興旺與否的關鍵所在。這個模式,應該是一個具有全新智慧的一個模式,而不是局限於當前兩岸模式之中的選擇題。

  最後我很想知道,所謂中 國大 陸的智 庫,你們都在忙什麽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