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台軍宣揚死戰待援,馬英九不會輕易繳械

(2010-01-22 13:45:14) 下一個
2010年01/22

近日,台灣“國防部”隆重辦理「一江山烈士殉國五十五周年紀念活動」,要求全體官兵傳承國軍光榮曆史與軍風,彰顯先烈忠誠軍魂,堅定保國衛民信念。宣傳的重點是一江山島千餘孤軍在喪失製空權、製海權之下,被5倍兵力及十倍炮火共軍圍攻,發揚“同島一命、誓死奮勇”的抗敵精神,血戰三晝夜,殺傷敵軍數倍;不但激勵了台灣軍民以弱抗強的鬥誌,更促使美國國會快速通過中美協防條約,確保台澎金馬的安全。台軍認為;在中共愈來愈有把握逐步進行兩岸統一之際,我們除了要積極強化相關軍備外,更應了解中共當局近年來對曆史的重視及對大陸民眾的教育理念,很明顯的就是要爭取對過往曆史的主導權。

早在國民黨重新執政之初,筆者就在本欄指出;台灣藍綠政權更替並不會改變以武拒統的根本立場。“死戰待援”則是台軍不可須臾離身的靈通寶玉。台灣宣稱;“這段壯烈史實不但使中共日後在發動八二三戰役時,采取「隻以炮擊不敢登陸」的戰略,亦因為王生明將軍及其部屬發揚軍人武德,選擇壯烈成仁,軍人魂浩氣長存,捍衛了台澎金馬的安全,乃有今天的民主自由複興基地。”。

解放軍對一江山島戰鬥也十分重視。據北京官方軍史記載;參戰計有步兵4個加強營3700人,海岸炮、火箭炮、高射炮幾百門,海軍艦艇、登陸船艇數百艘;空軍持續狂轟濫炸。經過2個多小時激戰就基本攻占了全島,零星頑敵直到1955年1月19日淩晨3點才被肅清。是役擊斃守軍司令王生明以下519人,俘敵567人。(北京軍科院出版物指;登陸部隊戰死416人,負傷1176人。據此敵我傷亡比例應為1比1.47)。敵我傷亡比例為1比1.23,大大高於解放戰爭,甚至高於美軍硫磺島戰役。盡管國共兩軍統計數據差別很大,但是對於美國介入與否都高度重視。

1955年1月17日,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陳賡向黨中央匯報;說前線總指揮張愛萍決心18日登陸,因為當天美國軍艦都在外地避風。總參謀長粟裕則主張推遲登陸,並質疑登陸有沒有絕對把握?張愛萍說隻要美軍不介入,把握肯定有,但絕對二字不好說。毛澤東問過朱德、周恩來、劉少奇意見後說;“國防部長在此,就請彭老總拍板吧。”

蔣介石相信誓死捍衛一江山島的政治意義,因為「堅守一天,就可使台灣人心振奮;守兩天,就能使中共對我們的看法不一樣;守三天,就把白宮翻過來。」戰後令美國國會快速通過“美台共同防禦條約”就是明證。雖然台軍隻堅守了3小時,畢竟把六艘美國航母請到大陳島。

守軍司令王生明將軍的兒子“渡海興台會”理事長王應文稱,據共軍內部及參與戰役的幹部透露,共軍在一江山之役共陣亡五千餘人。這是明顯歪曲曆史。據台灣方麵指解放軍有七千人登陸,怎麽可能戰死五千多?加上受傷的,共軍豈非全軍覆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