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浪連載的長篇移民小說《飄零的紅楓葉》連載十一
(2010-02-03 08:01:07)
下一個
“夢”碎
這年九月十一日的晚上,小慧夫婦邊吃晚飯邊看電視新聞。電視上出現了一個令人驚恐的畫麵:兩架飛機從天空中俯衝著直奔美國的世貿大廈,大樓隨著飛機一起爆炸燃燒,濃煙滾滾。美國人引以為驕傲的摩天大樓頃刻間灰飛煙滅。這就是震驚世界的“9.11”事件。
在這之前,美國經濟已經因計算機網絡泡沫破滅而下滑,而“9.11”又使之雪上加霜。
加拿大的經濟嚴重依附於美國經濟,美國“感冒”了,加拿大也跟著“打噴嚏”。經濟不好了,就業機會比2000年以前減少了許多,而且在此後相當長的時間裏,工作會越來越難找。
姚漢已在LINC學習半年了,他想抓緊時間,盡快上崗。他和小慧商量:“我想去趟DVW公司。”加拿大DVW公司在一個小鎮。小慧夫婦始終相信:姚漢到DVW加拿大公司找工作沒問題。
出發前的晚上,姚漢把寫好的簡曆一式兩份準備好,還把麵試可能要問到的問題和麵試技巧也反複熟悉了幾遍。小慧為姚漢挑選了麵試的衣服:白色的金利來襯衫,鱷魚牌的深藍色西服套裝,黑色的森達皮鞋。這些都是出國前買的,還從未穿過一次。
第二天早晨,小慧上班前又千叮嚀萬囑咐,生怕哪方麵想得不周到。上班的時候,她更是心不在焉。
終於熬到了下班,小慧顧不得步行省錢了,出了廠大門,毫不猶豫地上了公共汽車,她急切地想見到姚漢,聽到好消息。
一進家門,姚漢正在做飯,小慧輕輕地走到他的身後,側著臉觀察他的表情。他笑了,仔細看卻是苦笑。
“我被RECEPTIONIST(接待員)擋在了門外,連MANAGER(主管人)的影子也沒看到。”
小慧吃驚地聽他解釋。
“我早晨七點鍾就出發了,做了一個多小時的‘大灰狗’(長途汽車),才到DVW所在的小鎮。下車後根本找不到公共汽車站,看見周圍不是工廠就是農田,路上是飛速過往的私家汽車,見不到一個行人。沒辦法,我分辨了一下方向,隻好步行向公司走去。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到,正尋思著,突然看到不遠處路邊停著一輛車,我緊走幾步,問司機:哪裏有公共汽車?怎樣才能到DVW公司?司機是一個西人老者,他很熱情地告訴我:這裏根本就沒有公共汽車,很湊巧他的兒子就在DVW上班,他可以用車把我送到那裏。
我自然是千恩萬謝。到了目的地,我想給老人十元錢以表謝意,可他硬是不要。
送走熱心的老人後,我站在公司的門口又緊張又興奮,終於來到了向往已久的地方,但又不知會有什麽樣的結果在等著我。
在工廠辦公室的接待處,我把簡曆遞給了RECEPTIONIST,並且很自信地認為:我會被安排麵試的。誰知RECEPTIONIST問我:‘你預約了嗎?’
我說:‘我無法聯係上你們有關負責人,所以特意從多倫多坐車來到這裏,請你幫忙通知一下。’
RECEPTIONIST斜著眼睛瞟了我一眼,‘還有從溫哥華坐飛機來的呢。’
她的話就像讓我吞了個整雞蛋,噎得我喘不上氣來。她還告訴我:公司的工程部已移到了美國。現在看來去DVW工作是沒希望了。”
“那可怎麽辦啊?” 小慧的心情一落千丈。
在來加拿大的飛機上,小慧聽到有人談論在加拿大找工作難時,還沾沾自喜地想:我們用不著著急,我丈夫可以轉到加拿大的DVW工作,就好像在國內同一係統內的工作調動一樣簡單。
回到眼前的現實,小慧覺得自己當初的想法是多麽的幼稚可笑。不知道希望在哪兒,難道就在加拿大過一輩子起早貪黑的苦力生活嗎?小慧哭了,心更在流淚。
姚漢抱緊了她,半晌說不出話。終於,他想出了安慰小慧的話:“聽說CULTURE LINK 是專門為移民找工作提供服務的,我明天去看看。”
“真的嗎?”小慧擦了擦眼淚。
姚漢信心十足地點了點頭。
CULTURE LINK和CO-OP 學校
在CULTURE LINK裏,老師用兩天的時間介紹了加拿大的就業形勢,三天時間講述了如何寫簡曆,之後,為每個人指定了顧問,單獨具體地輔導寫簡曆。
姚漢的顧問是一位六十多歲的、叫蘇珊娜的白人女士, 見到姚漢,蘇珊娜女士很和藹地和他握手寒暄,關切地詢問了他家裏的簡單情況和他對加拿大的看法,然後拿過他的簡曆,仔細地審閱起來。與剛見麵時的親切相比,此時,她好像變了一個人,從格式到語法,再到內容,甚至一個標點,她都不放過,並一一點評,毫不留情地提出了修改意見,總共修改了三遍,蘇珊娜女士總算滿意了。姚漢十分敬佩蘇珊娜女士的敬業精神
姚漢的專業是電力,實際上就是火力發電。在加拿大電力市場,核電和水電占主要份額,在安省,火電隻占百分之十多一點,而且還在不斷下降,幾乎沒什麽專業工作機會。此時,北美經濟正處於低穀,失業率很高。以前,姚漢隻從國內中學的政治課本上了解一些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現在是身臨其境了。但在蘇珊娜女士的鼓勵下,姚漢決定盡最大努力找工作。
因為,CULTURE LINK提供免費上網、打印和發傳真,更重要的是能隨時與顧問溝通,所以,姚漢每天都來到這裏,通過電子郵件或傳真發簡曆,找工作。
姚漢在CULTURE LINK 培訓後發了許多簡曆,隻有兩家公司與他聯係過,其餘的都毫無音信。與他聯係的公司一聽說他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後,就沒有了下文。姚漢很是沮喪。
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就很難找到專業工作,而沒有工作,積累加拿大工作經驗也就無從談起。這個“死循環”就像一座大山,橫亙在技術移民的麵前。CO-OP學校也就應運而生了。CO-OP 學校是政府資助的學校,為技術移民提供了積累加拿大工作經驗的機會。
眾多的技術移民的到來,使得加拿大的人才相對過剩。這裏擁有世界上最高學曆的博士出租車司機、洗碗工和其他體力勞動者。很多從其他國家來的工程師,在這裏能找到一份繪圖員的工作就已經很滿足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工程師協會的一位工程師講:如今加拿大不缺工程師,缺的是技術工人和一般體力工作者,而加拿大的移民政策又限製了這些人合法入境。
姚漢聽朋友說密西沙加有一個很不錯的CO-OP學校,培訓時間是六個月,其中三個月在課堂上學習,三個月在工廠做VOLUNTEER(誌願者),學校負責幫助學生聯係實習單位,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在實習單位留下來,轉為公司的正式職工。密西沙加屬於大多倫多地區,從多倫多到CO-OP學校往返需要四張車票。
這一天,姚漢滿懷希望地去了學校,通過了語言測試,可被告知:最近開課的新班名額已滿,隻有等到2002年9月份了。他隻好一邊等、一邊找工作,同時到LINC學校繼續提高語言。他無奈的對小慧說:“我現在這是狡兔三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