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優莎納

分享在優莎納(USANA)事業中的點點滴滴,期待一個健康、富足、快樂的人生旅程。歡迎交流haohanway@gmail.com
正文

財富第五波:獲取巨大財富的新契機

(2009-12-30 09:23:23) 下一個

本書作者保羅·皮爾澤(Paul Zane Pilzer)曾在克林頓、布什兩界總統政府中連續出任美國總統高級經濟顧問一職。
  
本書一出版,就立即風靡歐美、並掀起新一輪觀念的革命。書中給您展示了如何選擇值得信任、適合自己的生活生存方式,改變原有生活狀態,並得到最大值的回報。同時,這本《財富第五波》會告訴我們,舊的生活狀態將怎樣被顛覆,明天的我們應建立一個怎樣的嶄新觀念,以應對新的生存和生活。

本書為讀者揭示了繼蒸汽機引發機械化時代以及後來的電氣化時代、計算機時代和最近的第四波信息網絡時代之後,已經到來的健康保健時代將怎樣衝擊並改變人類生活生存觀念,並由此引發新一輪資本財富投資方向轉移的大革命,即財富第五波革命。

這是一本揭示今後十年內兆億元商機的財富書,它將給您打開通向財富第五座金山的金鑰匙,給您點醒在這第五波財富革命中獲得巨大財富的契機。

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38664

(本書節選)

未來十年商機

  亨利·福特(Henry Ford)率先以大量生產的方式製造人人都買得起的汽車,當時許多人都不看好汽車市場。因為當時的路麵大多顛簸不平,也沒有加油站,而且多數人隻要步行即可到達上班地點。但隨著汽車產量地增加,需求也隨之增加,搬遷到郊區的人們需要汽車代步,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來。不久,汽車已經成為工作、購物和生活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如果時光倒流回到福特推出Model T車款的時代,有人說汽車不隻是項新產品,更將是開啟全球數兆億美元商機的新產業,你會讚同嗎?你可曾想到短短一百年間,全球有將近5億輛的汽車在道路上奔馳,並帶動加油站、道路、輪胎、郊區住宅和快餐產業的興起?

  當時不但缺乏平整的道路,沒有加油站,而且人人都在住家附近上班,員工每周工作六天,薪資微薄,星期天也沒空開車出去遊玩。你能料到日後員工每周隻要工作五天四十小時,而且生活日益寬裕嗎?你會相信汽車將帶來龐大商機嗎?

  如果你相信日後汽車業將發達,且帶動其它數兆美元相關產業的蓬勃興起,身為企業家或投資人,該如何搶占一席之地?是要押注在汽油動力的汽車,還是電力或柴油動力的汽車?或者該投入修築道路、生產汽車零組件,或開發休閑住宅?更重要的是,一旦決定投入某個產業,究竟該怎麽做才能鴻圖大展?

  1981年,IBM的個人計算機與蘋果(Apple)的競爭機種和無線電音響城(Radio Shack)共同催生了龐大的個人計算機產業。大多數人同樣沒有料到,這不隻是一項新產品,而是為世界經濟創造另一個數兆美元產業的先驅——個人計算機市場,到了1991年,短短10年間,計算機的銷售額就已經超越美國汽車的營業額。

  從當代經濟史看來,以往需要一百年才會完成的重大改變,現在已經縮短為不到十年。你能像比爾·蓋茲(Bill Gates,微軟,軟件業)、邁可·戴爾(Michael,戴爾計算機,硬件業)、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亞馬遜,通路)那樣有先見之明,預見個人計算機數兆美元的商機嗎?你又會踏入哪一塊個人計算機領域?

  汽車和個人計算機出現時,都被視為矛盾產品(oxymora)。畢竟,在習慣以馬和馬車代步的年代,社會大眾很難相信交通工具可以是自動的。同樣地,在需要騰出一個房間裝置主機計算機的時代,誰又能預見計算機有朝一日會“個人化”?

  環顧曆史,一些革命性的新產品都是因為科技上的突破,降低製造成本而日漸普及的。

  人類並不需要汽車和個人計算機,除非買得起——就像我們今天對星際旅遊的需求。但是,隻要這些新產品的價格大眾化,很快就會從一項單純的新產品搖身成為日常工作或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汽車和個人計算機究竟憑什麽因素迅速崛起,席卷全球市場?這當中可有脈絡可尋?了解這些普及化產品的特性,也許有助於預測其它前景看好的新產業。一項新興、大眾化的產業通常具有五項特性,這點稍後再談。在此先透露如何認真看待保健產業,並了解其必將成為未來明星產業的原因。

    保健產業 兆億商機

  下一個兆億美元的產業正在萌芽,這個產業將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層麵,並在十年內創造一兆美元的商機。但我們今天渾然不知,就像不知道1908年的汽車業或1981年的個人計算機會帶來龐大的商機一樣。汽車業由於化學、冶金和金屬科學上的突破而蓬勃發展,個人計算機業則得力於物理學和二位數學而欣欣向榮。

  下一個兆億美元產業,將歸功於生物和細胞生化科技的突破。

  保健產業麵對的是人類生命中最奧秘的難題——老化和生命力,科技在這方麵迄今仍未有突破性的進展。在明確定義保健產業和指出其商機之前,應該先界定其和另一個利用相同科技產業的區別——現今達到15千億美元的健康醫療產業。美國的經濟體約有七分之一,總計15千億美元是來自健康照護(healthcare)產業。健康照護這個字眼並不恰當,仿佛整個經濟體的七分之一是用在疾病(sickness)產業上,字典中的疾病定義是“身體不適、不健康、虛弱或罹患某種疾病”。

  疾病產業是被動性的產業,雖然病痛的嚴重程度不一,但人們隻有發生特別狀況或罹患疾病時才會成為疾病產業的客戶。

  沒有人想成為病人。

  美國下一個十年將興起的兆億美元商機,是目前尚未普及的保健產業,字典中的保健定義是“健康良好的品質或狀態,尤其指以主動積極方式達成的身體狀況。”

  保健事業是主動積極的產業。人們心甘情願成為顧客,想要更健康、降低老化的現象和避免成為疾病事業的顧客。每個人都希望預防勝於治療,成為保健客戶。

  我對疾病和保健產業的定義如下:

  生病事業,是指事後對罹患一般病痛到惡性腫瘤的病人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目的不外乎治療疾病的症狀或治愈疾病。

  保健事業,是指事前對健康人們(沒有疾病纏身)所提供的產品和服務,讓他們更健康、健美,並延緩老化現象或防患疾病於未然。

    商機指南

  第一章將和各位分享我對今後十年保健事業遠景的看法。當我著手搜集資料撰寫此書之初,認為現有的保健事業如健身俱樂部、維生素等在美國的營業額或許已達數十億美元之譜。然而,讓我詫異的是,事實上這個營業額接近2000億美元,包括700億的維生素和240億元的健身俱樂部。現在隻有少數人具有保健的概念,想想看,當愈來愈多的人了解保健對提升生活品質和延年益壽的功效時,保健事業前途必不可限量。

  第二章將介紹需求的概念,以及保健需求的演變和控製性需求的成長如何發生。讀者將發現,現今2000億美元的保健需求不過是冰山一角,這些保健新產品和服務(和現有農業或醫藥等產業的衍生產品有所區別),隻是經濟體中新興兆億美元產業的開端而已。

  第三章描述現有以超重和肥胖人士為目標的農業和食品業,產值也達兆億美元,而且金額還在不斷竄升中,結果造成美國人口現有61%超重、27%病態肥胖,人民的健康亮起紅燈。這些數字自1980年以來增加了一倍,在過去四年則增加了10%。其它已開發國家,尤其是歐洲共同體也是類似的情況。

  第四章將指出,這種不正常現象創造了這個時代最龐大的商機之一:教育消費者保健知識、供應健康食物和提供現今食物所缺乏的維生素和補充品。

  過去的健康和疾病產業有一大部分和保健息息相關。上一個世紀初,由於疫苗接種和抗生素在技術上的突破,使得千年來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得到了預防與控製(例如天花、傷寒、肺結核、小兒麻痹)。不過,這些已經都是陳年往事啦。

  美國現有約七分之一的成年人口從事健康醫療產業,絕大部分著重於治療疾病而不是預防疾病。

  第五章將探討專業醫療人士在保健事業中可掌握的商機。

  第六章將說明為什麽現有雇主付費的保健製度正瀕臨崩潰邊緣,該如何應對以求自保。雖然美國過去十年的經濟呈現前所未有的繁榮,但個人申請破產的案件,從1990年的75萬件遽增到1999年的150萬件,增加了一倍之多。其中大部分是因無力承擔家人龐大的醫療費用所致。

  今天若幹產業的發展前景似乎讓人振奮,但比起即將來臨的保健產業可就小巫見大巫了。正如1908年的汽車和1981年的個人計算機,其實最好的新產品和服務尚在實驗室裏發展,往後幾年中將陸續問世。今天,隻要在口腔內輕輕一刮,就可以檢測出一個人的DNA,推測出罹患某些疾病的可能性。一個機靈的保健企業家就可以利用這些信息發展特定的運動、食物、維生素和補養品以預防疾病。

  以新科技為重的產業,能真正從中攫取龐大利潤的是經銷商,而不是原始的發明人。部分原因在於日新月異的科技領域中,就像今天的CD-ROM就是明天的卡式錄音帶,隻有經銷商不會迷戀某種科技,能隨市場變化及時推出更新和更有效的產品。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第七章探討的:

  今天多數零售產品的配銷費用約占成本的七至八成,正足以說明,為什麽自1970年到1990年間世界級的富翁,都是掌握配銷通路,而不是製造產品的人。

  第七章同時也指出,近年配銷通路的本質已有很大轉變,從純粹銷售產品的實體經銷,轉換成傳播產品訊息的知識經銷。威名百貨(Wal-Mart)的山姆·華頓(Sam Walton)是1991年的世界首富,他利用實體通路販售商品給需要的顧客。亞馬遜公司(Amazon)的貝佐斯,因為販售連客戶自己都不知道的商品,而榮登1999年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

  新興的保健產業恰恰符合這種特性:產品和服務的多數成本在配銷,且大部分的潛在客戶尚不知道這些產品已經問世。假設我在1845年告訴你,加州在1849年將掀起淘金熱,就算你有滿腦子的發財夢,抵達加州後辛苦賣命工作,除非你知道礦脈所在,否則仍將一無所獲。事實上,大半輩子尋求黃金,希望一夕致富的礦工很少如願以償。

  在加州淘金熱中致富的人,都是利用自己在其它領域的技術和關係,提供淘金客所需的產品和服務,例如亨利·威爾斯(Henry Wells)和喬治·法戈(George Fargo)就是設立威爾斯·法戈公司(Wells Fargo Company)專門提供礦工金融和快捷運輸服務而發財致富的。我們每個人活了大半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專業技能和人際關係。第八章將告訴你,如何利用自己的老本行,在這即將來臨的兆億保健產業中搶占一席之地。

  不管是提供保健服務、配銷產品,或直接投資保健產品,都可以說是商機無窮,但我們應該致力於最能發揮手中現有資產的層麵。

    經濟助長營養失調

  社會大眾都把肥胖和營養失衡怪罪於行銷。上兆美元產值的食品業撒下大筆銀子,利用精心設計的廣告信息,對大眾進行疲勞轟炸,引誘大家吃下愈來愈多的垃圾食物。

  有意加入保健革命的企業家,應該先認識今天的食品業運作模式。

  通用食品(General Foods)和寶堿(Procter& Gamble)這類包裝食品公司都雇用一批最優秀的人才,專門研究消費者心理和人文特性。他們在推新產品上市前,總是恪守一條不成文的法則:相同的產品,推銷給現有的客戶比新客戶容易。換言之,找一位每個月吃四包洋芋片的常客買一包新的洋芋片,比說服一位從未吃過的客戶買一包,容易多了。

  像Hostess Twinkies、奧利奧(Oreo)餅幹和麥當勞歡樂餐(McDonalds Happy Meals)這類加工產品的銷售量大都遵循業界所謂的“洋芋片行銷法則”,也就是90%的產品銷售量都是靠不到10%的客戶消費。然而加工食品業中10%的受用者,大都是體重超過兩百磅和年所得低於35千美元的人。以超重客戶為目標的生意的確有利可圖,因為這群可憐人每餐的消費量大約是正常體重者的兩倍。

  每家食品公司都會把這10%的客戶當實驗室裏的老鼠般仔細研究,也就是所謂的目標行銷(target marketing)。他們利用消費者調查找出客戶的喜好、厭惡、希望、夢想、偶像和欲望,偶爾也找來一批高消費的客戶加入焦點團體,請他們試用新產品、觀看廣告片和提供意見。

  隻要能觸動目標市場的心理因素,廠商絕不吝惜撒下大筆鈔票。如果該客戶群喜歡某位演員或歌手,不久這位明星就會出現在收音機或電視上促銷產品;如果該目標市場喜歡某種外觀、感覺或生活形態,一群風格大師和設計師就會駕臨攝影棚帶動風潮。消費者就像被獵人在近距離內以望眼鏡看得一清二楚的馴鹿,毫無逃脫的機會。

  有時候,這些年薪20萬美元、負責行銷的主管會因為參與這種殘忍的過程而良心不安。有些人不願意出席焦點團體訪談、直接麵對未來的受害者,寧可選擇仔細閱讀鎖在辦公室保險箱裏的報告。不妨想象這些主管在家裏的閑聊內容:“我今天訪談十位幾乎沒有體力參加焦點團體的200磅婦女。”或者他正和家人吃著晚餐:“如果我能讓這組人再多吃一些公司的洋芋片,4月份每個人胖到210磅時,我就可以達到第一季的銷售目標,到時候就可以領一筆獎金帶全家到巴貝多斯(Barbados)度假了。”

  這位主管說這番話時,嘴裏可能正吃著健康餐。

  垃圾食物文化中最讓人不恥的是廣告代言人,他們在屏幕上是產品的受用者,私下裏卻從不碰這些食物。另外,今天許多人飽受情緒和疾病之苦,不管是脾氣暴躁、憂鬱症或癌症,都和冷凍比薩、低脂餅幹一樣,都是垃圾食物公司的產物。

  這些食品公司的惡劣行徑還不隻是將產品瞄準低所得、不健康、超重的消費者。一旦目標群體上釣成為產品的顧客後,公司裏的化學家就有本事讓這些消費者絕不會淺嚐即止。舉例而言,我給你一個蘋果、一根香蕉、一根蘆筍或其它的天然食物,當你吃下兩三口的蘋果或香蕉後,你會想嚐嚐其它食物,因為每咬一口,味蕾感覺的樂趣就減少一些。但如果我給的是巧克力、麥當勞的炸薯條、可樂或其它加工處理過的食物,你就會渴望吃下更多同樣的食物,因為這是化學添加物的作用,讓人想一吃再吃。這種化學變化導致飲食過量、助長肥胖,並且破壞味蕾尋找多樣化食物的天性。

  人體每天約需攝取十三種重要的維生素,其中多數是體內無法自行製造的。這些維生素和若幹礦物質是維持身體每天數百萬種化學反應不可或缺的要素。隻要每天吃下多種新鮮蔬果,就足以供應每天所需的營養素,而且人體自然設定尋找所需的各種天然食物。但多數美國人因為吃加工和快餐食品的化學變化,使身體連每天所需的最低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都達不到。

  人體一旦缺乏這些營養,短期內會出現心神不定、體力不濟、關節痛、視力減退、聽力喪失和其它種種疾病,這些都是醫學上告訴我們年紀增長必須接受的事實。長期而言,則可能導致心髒病和癌症等重大疾病。

  美國的煙草公司在20世紀改變產品的化學成份以增加消費量,讓青少年沉迷於特定品牌的加工煙草,創造終身的顧客。最近立法限製煙草大廠利用這些手段促銷香煙,但他們不會辜負自己累積多年的專長,他們購買知名品牌的加工食品。全球最大的煙草公司菲利浦·摩裏斯(Philip Morris)於2001年買下幾家最受孩子們喜愛的加工食品品牌,包括奧利奧餅幹、瑞滋餅幹(Ritz)和Life Savers糖果。如此一來,菲利浦·摩裏斯生產的產品包括奧斯卡梅爾培根(Oscar Mayer)、波斯特(Post)麥片和費城奶油起司等,成為全球僅次於雀巢公司(Nestl*, Inc)的食品公司。

  行銷誘發疾病

  我研究醫療產業後才發現,和大型跨國醫療公司的惡形惡狀比起來,這些食品公司簡直是小巫見大巫。我深刻體會認識到,經濟學家有責任寫文章宣導如何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和健康生活所需的食物。

  對於有誌加入保健革命行列的企業家來說,認清今天醫療(也就是“疾病”)產業的運作模式也很重要。

  病人看病時,總認為醫生會針對他們的病情開最好的藥或給予最好的治療,其實不然。就像胖子是食品公司的目標市場,醫生則是醫療和製藥公司的目標市場。病人所吃的藥或接受的治療,通常都是對廠商、保健公司,甚至醫生本人最有利可圖的治療方式,未必是最好的醫療方式。美國各地醫生對相同疾病開出的處方截然不同,完全取決於哪一家藥廠在他們的區域有絕對的市場占有率。

  今天的醫療科技和藥品可以說一日千裏,往往醫學院的學生還沒畢業,原有的醫學知識就已經過時落伍了。在現實生活中,執業醫生是從一種稱為“說明員”(detail person)的特殊銷售員身上學得最新藥物和治療方式。所謂“說明員”就是“迷人、高薪年輕異性”的委婉代名詞。“說明員”大方地送出免費試用品,並按照醫生和其同仁指定該公司產品的金額多寡,提取一定的比例做為巨額回扣。醫生和家人經常獲邀出席高級餐廳、遊輪和免稅的觀光旅遊招待。他們在那裏利用納稅人的錢“學習”新的產品。

  雖然全球各地處方藥的藥廠振振有辭地指出,藥品價格昂貴是因為研發成本所費不貲,但實際上藥廠的行銷推廣費用遠高於研發成本。再者,藥廠推出新藥所需的研發費用,有一大部分來自聯邦政府透過對大學、醫學院和國家健康局(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補助。

  一般病患所付出昂貴的處方藥藥價中包含了廠商的行銷費用。廠商用這筆錢利誘醫生在處方箋的格子勾上“DAW”——按所寫配藥(dispense as written),意思是說這帖處方要用比較貴的品牌藥(brand drug),而不是其它90%處方常用的價格較低的學名藥(generic drug)。藥廠的利潤通常來自過時的品牌藥,這些都是病人多年前第一次發病時所開的,而後長期服用的藥物。藥廠絕不會主動告知客戶和醫生,市麵上最新的改良新藥,因為藥廠擔心病人要求醫生更換處方內容時,會將現有的客戶拱手讓給競爭品牌。學名藥有時候比品牌藥更安全或更有效,因為學名藥使用普遍,因此包含最新的改良配方。

  教育消費者如何正確服用處方藥就蘊含龐大的商機:如何取得更有效、更便宜、副作用最少或三者兼具的不同處方藥。

  近年來,藥廠仿效食品公司聘請相同的廣告公司,以形象廣告直接訴求消費者。這些廣告的處方藥雖然隻能依照醫生的處方合法調配,但病人已經被直接洗腦,認為這種藥品是救命仙藥,而要求醫生開“DAW”處方,如果醫生拒絕,這些被洗腦的病人大不了找另一位願意配合的醫生。

  可悲的是,多數醫生已經淪為大型跨國醫療公司的產品和勞務的“技術藥劑師”,這些公司在利潤和病人權益的天平上,總是利潤至上。以上種種行為導致美國的藥價節節升高,以致於每年約有22%的處方藥是病人無力負擔的。美國65歲以上老年人每個月要花300美元在處方藥上,已經成為最大的個人開銷,數百萬人被迫在買食物或藥物之間做抉擇。一般保健給付看診費,但通常不涵蓋處方藥。

  以上種種現象都是已開發國家醫療照護製度所麵臨兩個難題的後遺症,這兩個難題幾乎都是經濟麵而非科學上的問題:

  一、對醫療提供者而言,生產消費者一生都需要的產品,比隻使用一次的產品更有利可圖。這代表研發經費將用在治療病症而不是根治病因的產品。

  二、支付醫療費用的第三者——保險公司和真正付錢的雇主,和員工的健康沒有長期的財務關係。幾乎無須直接負擔醫療費用,而且幾乎所有預防疾病的費用(例如健身、維生素、營養補給品)都不在理賠範圍內。

  正如我將在第六章中指出的,美國健康保險製度的付費方式設計不良,而且機能不夠周延,整個製度可以說是劫貧濟富。

    無知的消費者

  我研究愈深入就愈覺得心煩。麵對困擾全國多數人口的肥胖和健康不佳的困境,眼前似乎找不到任何答案。

  雖然,一兆美元的食品產業(多數問題的根源)和一兆五千億美元的醫療產業(隻治療病症,好讓目標顧客返回工作並繼續消費),並無直接共謀圖利的行為,但兩者共生共利,攫取龐大的經濟利益,仿佛事先串通好讓美國消費者掉入這最凶險的漩渦中。

  就個體經濟麵而言,隻要消費者每次獲得控製健康的真實信息時,食品和醫療產業為了保障既有利益,就會不擇手段,玩弄這些對他們不利的訊息。

  例如,早在1990年之前,消費者就已經知道攝取過多的熱量是肥胖的主因。當社會大眾認知飲食中的脂肪含量是熱量的主要來源時,食品業者於是推出誘人的低脂和脫脂食物反擊,利用廣告告訴消費者現在高興吃多少就吃多少,不必擔心發胖。食品業者更進一步重新包裝絕不含脂肪的產品,像是裹糖衣的糖果、椒鹽餅幹,藉此標榜他們推出全新、健康、不含脂肪的新產品。

  業者五花八門的廣告中,並沒有告訴消費者,這些低脂和脫脂的產品含有高量的糖和碳水化合物,一旦被人體吸收後還是會轉換成脂肪。至於添加更多化學物質的“健康食品”,長期所造成的傷害更甚於“發胖”產品。整個九十年代,肥胖和低脂與脫脂食品的銷售量同步穩定增加。

  總體經濟麵似乎也擺脫不了業者的魔掌。

  食品業者的說客已經遊說成功,強製規定學校營養午餐和牛奶計劃,但這隻會讓孩子們更難脫離加工食品的誘惑。藥廠也推動由政府出麵的讚助計劃,把數百萬兒童暴露在危險的藥物之下,以對抗飲食不當的結果。政府甚至曾經威脅父母,如果孩童有所謂失常的舉動,卻拒絕強迫他們服用治療過動兒的立得寧(Ritalin),會喪失孩子的監護權。

  當初設立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的原意是要保護消費者,避免吃下有礙健康的產品。現在卻以排除競爭和延長藥廠某些藥品的專利年限為手段,保護原本要規範的廠商。原本新聞媒體為了本身的利益,在兼顧社會大眾和收視率的情況下,應該向社會揭露這些惡形劣跡,但媒體在這方麵的表現乏善可陳。至於消費者本身、廣告業者受限於信息不完全,大部分對問題所在渾然不知,而且食品業和藥廠還是廣告媒體的大戶,特別是電視網的廣告大金主。

  舉例而言,醫界幾年來早已知道飲用乳牛的牛奶有害健康(見第四章),但每年從美國乳品協會(American Dairy AssociationADA)廣告賺取大筆廣告費的媒體對此幾乎隻字未提。想想看,虛偽的名人拿著豐厚的廣告酬勞,在電視上俏皮地弄個牛奶胡子,但自己卻隻喝豆奶製品。

  更令人憤慨的,不僅這些靠著臉蛋每年撈進大把鈔票的大牌演員、歌星和模特兒從不碰自己代言的產品,而且他們的飲食也大都是不含加工和添加物的素食。然而,這些被社會視為健康、美麗典範明星的經紀人卻警告他們,千萬不可把精致的飲食習慣透露給媒體,以免受到電視製作人的抵製,因為加工食品業和快餐店可是電視台得罪不起的廣告大戶。

  雖然明知時下年輕人不隻崇拜影視名流的專業才能,但今天這些知名人士大都小心翼翼避免在爭議事件表明立場,以免影響前途。就像一位好萊塢經紀人說的,沒有人希望成為“健康飲食的珍芳達”(Jane Fonda)——這位知名女星在上個世紀70年代因為爭議的左傾政治立場而被影迷抵製。

  在自由經濟的體製中,如果人們無法從營利組織中得到想要的東西,就會轉向政府(最後手段的提供者)求助。20世紀70年代,消費者要求政府限製企業破壞環境的行為,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

  但政府對這件事似乎無能為力。我們選出的官員其實和媒體一樣,都是信息不全的消費者,對於健康議題也是懵然無知。如果你有興趣知道政治人物對食物和健康的想法,隻要看看他們的腰圍和飲食內容就明白了。我們的政治人物長期以來被食品和藥品業者操控擺布,所以政府現在已是問題的根源,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求救對象。

  有件事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雖然民主觀念已漸漸成為普遍認知,但卻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一半以上人民生活形態受到束縛的情形,無異於獨裁政府或獨裁者鉗製其日常生活、夢想和幸福。

  構成美國1兆食品業和1.5兆醫療業的幾千家公司,依照一般的經濟法則行事,結果仿佛是沆瀣一氣龐大犯罪陰謀的共犯結構。

  根據我對1996年到2000年間的調查發現,美國超重和肥胖人口增加10%,也就是有27%的人肥胖和61%的人超重,而且醫療成本從1兆美元遽升到15千億美元。想到這些飽受折磨的人口數,心情就不免沮喪,這7700萬個病態肥胖和1.84億超重和不健康的美國人,隻因為缺乏資源、訊息和動機,而無法捍衛他們最珍費的資產:養生保健。

  革命種子

  從數字看來,似乎每個美國人遲早都會超重,而且半數以上的人口將是肥胖和不健康。我決定密切觀察這39%的健康、體重標準美國人的變化,看看我們還剩多少時間。

  當我開始檢視這39%未超重的人口時,意外發現保健革命的種子已經悄然撒下。

  在我仔細檢視這39%沒有超重的人口後,發現有一群幾百萬的美國人吃的和活的比以前健康。這群注意保健養生的人,包括社會上的一般平民百姓和靠外貌謀生的名人。這群人已經悄悄地擁抱革命性的保健方法——飲食、運動、維生素、營養補給品、醫療照顧和最重要的老化過程。

  古希臘時代,體力、健康和美貌是一個人的美德(artre),就和創造天賦、聰明、勤勉或道德感一樣是“優越”的要件。事實上,他們認為外在美是內在美的表征。今天真正致力於這種“美德”是靠健康和外表謀生的“專業美麗”人士。影視明星、脫口秀主持人、娛樂界的名人和許多政商名流都居住在神秘的世界裏,那個世界的基本生理需求(食物、運動、維生素、營養補給品、醫療照顧和老化)從某個角度來看完全異於常人。

  這些人在乎的是每次疲累運動的幾小時後是否覺得身心舒暢,或是午晚餐吃什麽食物後會變得神清氣爽。因此,旁人眼中苦不堪言的差事,對他們卻是一種立竿見影的愉快體驗。

  起初,我以為事先考慮食物對健康影響這種革命性的方法,隻是好萊塢或西洛杉磯才有的現象,但進一步研究後即發現,這將是席卷全球的革命性運動。

  理由很簡單,每個人對健康或健美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絕不會滿足現狀。每個人都希望不管是外表容貌或實際感覺都更年輕有活力。然而,在此之前,隻有少數有錢人才有能力購買市麵上稀少、有效的保健服務和產品。現在,這些東西的價格已經不再高不可攀而且日益普及,企業家迫不及待推出各種保健產品和服務嘉惠社會大眾,以經濟手段解決一個本質是經濟的問題。在我的成長過程中,餐桌上的話題總是離不開個人的經濟問題,而現在餐桌上的對話則愈來愈圍繞著保健話題,該吃何種食物、服用哪些補給品、怎麽運動和如何避免生病、延緩老化的症狀。這隻是一波強大保健潮流的開端。

  第一個兩千億

  我寫本書之初,有兩個心願:揭發食品業和醫療業的惡形劣跡,教育大眾如何才能更健康和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告訴大家一個賺大錢的機會並非我的初衷。我愈深入研究肥胖和疾病,就對現況愈覺得憤怒。愈是憤怒,愈覺得大家對健康、飲食和醫療的思考模式需要革命性轉變。我預見這場革命終將爆發,但從最初研究中赫然發現這場革命其實已經頗有進展。

  雖然發展中的保健產業在二、三十年前並不起眼,但2000年的年銷售額已近2000億美元,約當美國車輛銷售金額的一半。

  當我看到保健產業已經達到這種營業規模時,就知道保健產業已經不再是少數有錢人或“美麗專家”的專利了。我開始觀察社會上什麽族群是這兩千億美元的主要客戶,以及未來消費的潛在需求。

  毋庸置疑地,保健產業的產值在往後10年將達到1兆美元以上,而且保健事業將孕育新世紀的驚人財富,這筆財富甚至連20世紀90年代末期網際網絡的億萬富豪也相形失色。

  為什麽要跟隨財富第五波趨勢?


1.了解當今環境,飲食和醫療所麵臨的問題
2.捕捉互聯網時代的新變化
3.透析嬰兒潮概念,洞悉財富第五波
4.尊重財富第五波客觀的統計數字
5.認識神秘的慢性病,關愛自己和家人
6.熱愛生命,珍惜健康,把時間和金錢花在關鍵位置
7.請與智者同行,我們將成為智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