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5月22日 詩篇四十三篇

(2010-05-22 01:56:20) 下一個

帶領我回家罷

詩篇四十三篇一至五節

        1上帝阿,求你伸我的冤,向不虔誠的國,為我辨屈。求你救我脫離詭詐不義的人。

        2因為你是賜我力量的上帝,為何丟棄我呢?我為何因仇敵的欺壓時常哀痛呢?

        3求你發出你的亮光和真實,好引導我,帶我到你的聖山,到你的居所。

4我就走到上帝的祭壇,到我最喜樂的上帝那裏。上帝阿,我的上帝,我要彈琴稱讚你。

        5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裏麵煩躁。

        應當仰望上帝,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上帝。

    有些學者相信這篇短短的詩曾經與詩篇四十二篇相連。可能有這種情況,詩篇四十二篇可被看作兩次求助的呼喊,是由一個孤單的人所發出。第一段是四十二篇一至五節,第二段是四十二篇六至十節,第十一節是副歌。這樣,或許四十三篇一至二節是這首詩的第三部分。假若是這樣,它可以用這繼續的呼喊作為結束:“主阿,為什麽你不帶領我回家?”

    我可以請一個辯護人為我辨屈。當審判官要聆聽雙方的辯論時,他會站在我旁邊和代我辯護。但是在舊約,我們遇到一種特殊之處,與我們想像中法庭應有的組織不同,因為在舊約中,上帝同時是審判官和辯護人!當然這是一種方式,說明他在同一時間中是審判官和救主。

    這裏(甲)上帝作為辯護人,替我申辯,但是(乙)上帝作為審判官,仍然未作任何的回應,他保持沉默。在約伯記十九章廿五節,約伯以完全的確信宣告這位救贖主,或者如標準修訂本注腳所翻譯的“伸冤者”,因此是辯護者,是活著的。結果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上帝,我將要看見他在我身邊(譯者注,和合本將最後一句譯作我自己要見他)。這段經文的希伯來版本是殘缺的,但是最低限度我們可以從中看到上帝愛的兩方麵目的。因此,詩人說:主阿,向不屬於你立約成員的國民,就是不知道十誡或公義的意思的國,為我辨屈。當我起來,反抗以自己為律法的未信者,你為何丟棄我呢?

    最後的答案。從第三節開始,我們看到這樣一段可愛的經文,它在眾多世紀中被重複或誦唱。當人類被趕出伊甸園後,他們發現不可能回轉和再次進入(創三24)。隻有上帝能帶領我們回家,回到他那裏。除此之外,上帝在他的聖山和他的居所(希伯來文是眾數)可以尋見。(正如今日我們說的,他在任何信徒的團契中都可以尋見。)詩人宣告:這樣,當我回到家中,我會隨著感受一個快樂和興奮的體驗。但比這意思更多的是,上帝不隻給我們喜樂,他自己是我們的喜樂!他是我們的狂歡!無怪乎我們最後聽到興奮和激動的突然叫喊:“上帝阿,我的上帝!”

    當撒母耳詹遜博士(Dr.Samuel Johnson)作他曆史性的訪問,由他忠心的秘書,蘇格蘭人波士維(Boswell)陪同往蘇格蘭時,在一個主日,後者帶領詹遜去聽一個地方教會用韻律唱出這篇詩:“為什麽你用使人惱怒的思想使我不平靜?”對於此,詹遜博士說:“一些人沒有這惱怒的思想。”波士維對此回答說:“至於我,自從我在孩童時唱這篇詩時起,它們實在是非常真實的。”

    肯定地我們會同意波士維。生命不會常常是一張玫瑰的床。正如潘霍華(Bonhoeffer)在伯林的監牢中所發現的,在生命中有這樣的時刻,我們明顯的在生活,但是感覺不到上帝的同在,另一方麵,最後詩人將他的疑慮除去。在古代米所波大米——我們從一個亞卡得圓柱形印鑒上得到這資料——有兩個較小的神靈,他們在向偉大的神懇求。詩人使用這古代的圖畫,但是用其他兩樣東西取代兩個異教神靈,他稱這兩樣為光明和真理。他祈求上帝差遣這兩者,它們會帶他回到上帝處。但上帝是光明,上帝是真理。因此,用另一個神學的圖畫,我們看見上帝,他以辯護者和審判者兩個身分,看顧他所愛的人。

    我們曾描述一個情形,它很可能是在很久以前發生在迦薩的奴隸市場中,或是在遠離耶路撒冷的外族土地上。但是詩篇的精粹就是它們的信息也能適合每一個人,甚至適合於今日我們每天的生活。有很多不快樂的環境會使我們感到疏離和失落。有些人受到家庭遺棄的痛苦,他們發覺生活在孤單和痛苦中。有些人會驚奇,懷疑在他們骨中的癌病是否因上帝審判他們的罪而來。有些人經年都帶著深深的罪疚感,好像在心裏有一塊大石,一切的原因隻是對一些信任他們的人作了一次不忠誠或可怕的行動。有些在信仰中長大的人,他們將生命的年日放在積極尋找財富、成功、名譽、或有權力的位置上——因而失卻尋找到唯一能給予生命的,就是天父親切的同在。後來,或許在他們年老的時候,一位知心朋友問他們:“你的上帝在那裏?就是當你在孩童時學習認識的上帝。”(四十二3),那樣,你要厚顏無恥的藉著向上帝求問來回答:“你為什麽忘記我?”(詩四十二9)事實上,在任何時間你都忘記上帝。這樣,隻有上帝的恩典(因為你不能為自己作什麽),才能帶領你說像浪子所說的話,“我要起來,回到父家。”我知道,當我走上帝的祭壇,我會找到他,最後我會說:“上帝阿,我的上帝”(第四節)。

    盼望是知道上帝在那裏!所以盼望的意思是“等候上帝”。但是當我們看來失卻人的蹤影時,盼望引發我們讚美那位我們等待的上帝。除此以外,隻這樣作的意思,是將我們的手放在黑暗中,並且發現它被另一位所緊握著。詩篇四十二至四十三篇的呼喊(看看四十二5在四十三5如何重複著)就是肯定上帝會回答,因為這一個禱告者,不是要從上帝那裏收取什麽,而是表達一種期望,再回到上帝那裏,好像一個孩童回到父親的家裏。
學習材料來自神家,感謝主的恩典!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