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再生醫學和幹細胞領域的現狀與進展

(2010-01-13 18:16:30) 下一個
2008年中國幹細胞領域科研人員在國際專業雜誌上共發表了1116篇文章,這些科研人員中許多都在北美或歐洲的大學裏接受過訓練。相比之下,2000年隻有37篇文章發表。這些現象顯示,中國正迅速崛起成為再生醫學領域中的主體。多倫多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認為,在病變組織和器官修複的研究領域中,中國現在已經超過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成為世界排名第5的有顯著貢獻的國家之一。

多倫多大學麥克勞夫林-羅特曼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的德斯坦道媞說:中國通常被西方描述成為“失控的,無序的東方幹細胞治療體係”。幾千名患者,其中包括許多外國患者-既所謂的“醫療旅遊者”已經接受了或經曆了這類尚存爭議和尚未證實療效的胎兒或胚胎細胞的注射。中國的一些臨床單位把這種細胞注射,提升做為治療從脊髓損傷到帕金森氏病等各種疾病的療法。對允許將這類療效尚未明確的方法用於臨床治療的批評和譴責,早已指向中國,這使其再生醫學領域的工作的嚴謹性和合法性蒙上了陰影。為完成一項研究課題,德斯坦道媞和她的同事麥克馬洪專程來到中國,會見了將近50個包括醫生,醫療政策製定人員和研究人員。他們之中許多人擁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設施與房間,引人注目的科研基金和顯赫的工作地位。德斯坦道媞說,盡管中國政府去年5月頒布了相關規則,這些規則要求所有幹細胞治療要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證據。然而療效尚未確實的治療仍在臨床上廣泛使用。麥克馬洪則認為,新的規則一旦實施,應該有助於改善這個國家在幹細胞領域中的信譽,進而對有關幹細胞工作的合法性與正規性方麵集中更多注意力。

在中國幹細胞研究領域,也有一些正規的和顯著的進展引人矚目。上海的一家醫院的醫生成功地培養了一名腦外傷患者的腦組織,並給該患做了重新植入。中國的一些實驗室正在進行血管,骨,軟骨和肌肉的組織工程學方麵的工作。上海組織工程中心的一名科學家在小鼠背部,建立一隻類似人耳形狀的軟骨組織。目前,中國研究人員也已建立了25個人胚胎幹細胞株。利用這類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心髒病變,肝髒和神經疾病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麥克馬洪說,中國正在成為這一領域的主要參與者,應該被納入製定再生醫學標準和規則的國際論壇。

多倫多大學全球健康中心研究組的報告說,中國的法規製定和臨床幹細胞治療應用之間存在分離的現象。盡管頒布了新規則,仍有200多家臨床單位使用這類療效尚未明確的幹細胞治療。北科生物技術公司提供將幹細胞注入脊髓腔液的治療。該公司宣稱已經治療了5000多名患者,其中包括900名外國患者。北京天壇普華神經科醫院附屬的一組醫生,提供胎兒神經幹細胞和其他幹細胞的腰穿和腦注射的治療。北京香山神經再生和功能恢複研究所治療了將近1500名患者,采用注射來自流產胎兒的幹細胞方法治療脊髓損傷和其他不同類型中樞神經係統疾病。對此多倫多大學全球健康中心主任辛格指出,那些絕望的,無可選擇的病人,為了尋求能使他們的生活質量獲得少許邊緣性的改善,最終找到了這類的治療。每個臨床治療單位,提供給種種不同的疾病以不同的治療方法。然而沒有係統性證據證明這些療法有效果。因而規勸任何打算考慮接受此種治療的患者,先去資詢醫療專業人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