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20多年前的希臘印象 - 雅典

(2020-03-14 08:06:24) 下一個

巴黎一遊後感覺有點刹不住閘了,想去看看世界其它地方的念頭不時地冒出來。於是攢銀子,瞄準下一個目標!1994年夏末早秋,我和先生計劃著去意大利和希臘看看,這兩個國家比鄰,正好湊一次旅行。科裏一個同事聽說我們要去希臘,立刻激動得臉上放光,驕傲地告訴我那是她的祖國老家。提起古希臘,確實值得驕傲的東西太多太多。

我們的行程計劃是兩周,意大利和希臘各一星期,時間比較緊,但玩得很開心。參照資料還是當時流行的《Rough Guide》。 從旅行社買了由倫敦去羅馬往返機票,到羅馬後可以去任何地方,然後從羅馬返回倫敦,所以我們從羅馬轉機直奔希臘,第一站雅典。

九月底的雅典出乎意料的熱,氣溫在37-39攝氏度,也就是華氏100度左右,每天都是太陽高照,也好,可以充分利用時間逛景點。雅典古老著名的景點基本都成了廢墟,星星點點,與當今百姓居所混為一體。

希臘的曆史文明人人皆知,世界文明的老祖宗之一,不必多說了。雅典城市比較大,可看的東西也多,最好看的景點是那些古老的廢墟,最主要的景點是Acroplis,為首的是位於Acroplis山頂的雅典娜神廟Parthenon,遊人必去的地方。我們的時間不充欲,隻能細看重要景點而粗略其它,Parthenon當然也是我們重點要看的地方之一。天氣酷熱,我倆各摟著一瓶兩升的礦泉水,邊吭哧吭哧地往山頂上蹬邊持續地補著水,山不算太高,但沒爬到山頂就已經汗流浹背,熱懵。展現在眼前已成為廢墟的神廟,仍然是那麽頂天立地的壯觀,不愧為世界著名的奇跡之一。

神廟周圍聚集著眾多遊客,修神廟的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修補著無數需要修補的細節,看似永無盡頭的工程。

記得Acroplis山腳下有條街道,很像北京的秀水街,整條街道布滿吸引遊人的小商小販,主要是販賣紀念品。我們在那裏逛遊了一圈,琢磨著買個紀念品,賣壇壇罐罐的店主熱情地走上前來,中年男人,甜甜的笑臉,說著比較流利的英語和我們打起招呼。我們邊打招呼邊看著一個古色古香的花瓶似的小罐子,看看標價雖不比西歐的貴,但還是挺宰人的。正在我們猶豫之時,店主立刻說,如果我們喜歡,他隻收若幹若幹銀兩。看看標價,好嘛,就在我們猶豫的當口,那老板自己整整給砍下標價的一半!在英國一般沒有侃價這麽一說,所以實實在在不懂討價還價,實打實地付錢,也自然見不到“砍”的。這回見識了,他們那裏小販標的商品價格和實際賣出的價格有相當大的差距,留下很大侃價的空間。你如果不侃,付錢拿貨走人。你如果猶豫,店主自動幫你砍,這等事當時真真的感覺新鮮。買下罐子,還真的在家裏擺過若幹年。嗬嗬。

雅典的公共交通主要是汽車和摩托,地鐵當時隻有一條線。公共交通極為便宜,從城市的一頭乘車到另一頭,隻需要一兩個drachma,那時還沒有統一的歐洲貨幣, 即歐元。根據當時的匯率是一美元對換230多Drachma,那一英鎊就能兌換更多個Drachma,所以除了旅遊紀念品外,那當地的物價是相當便宜。市區的摩托車似乎比汽車多了很多倍,到處是摩托的廢氣和噪音,加之天氣燥熱,感覺那燥熱和噪音與古巴的聖地亞哥有一拚。到現在一想起1994年的雅典市區,印象是古典美和現代噪亂的結合。

雅典有個大露天市場,規模很大,氣氛好比北京以前的天壇廟會,裏麵的東西應有盡有,空氣裏回響著希臘音樂旋律,市場裏人生嘈雜,小販的叫賣聲此起彼伏,我和先生倆人說話用英國那種低調門完全不靈關,隻好放開嗓子互相嚷才能聽見對方說話,真是太好玩了。數年後,我們來到多倫多,買了房子,同街有個希臘鄰居,和我們隔著兩個房子。夏天時,他們老兩口在後院乘涼,做著花園的活兒,用希臘語開心地聊著天,嘻嘻哈哈,那聲音之大四鄰五舍的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每每聽到他們的嗓門就聯想起那個雅典市場。

露天市場裏還有一部分是跳騷市場,包括古董攤子。希臘的古董應該是相當的多,隻是不知道市場裏那些東西真正有多老,所以隻能望而觀止。其實說起來,希臘的古董應該遍地都是,一小塊石頭都可能是古董。

古希臘人戲劇文化也是相當有名的,相當有名的Dionysus和Atticus兩個大劇場就在Acroplis地區。當時我們住的旅館就在Acroplis山下的市區,所以就近看了這兩個大劇場。

Acroplis 山腳下 The Theartre of Dionysus,據說是西方世界第一個劇場,以古希臘酒神Dionysus命名,建於元前5世紀,能夠容納1萬7千人。遺留下來的劇場廢墟的規模足以可見戲劇是古希臘人生活中的大事,想像一下17000人坐那看戲該是哪般陣勢。。。。

坐落在Acroplis上坡下的阿迪庫斯劇場 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建於公元2世紀,比上麵那個劇場年輕4-5百年,也已成為廢墟。20世紀50年代雅典人在廢墟上重建了露天劇場,現代人可以坐在這裏欣賞戲劇,觀著台上的悲喜生活劇,瞄著台後的石頭結構廢墟,再遠遠透望著雅典城裏現代火柴盒式的建築與民居。。。。簡直就是一段古今融合的交響曲!幸虧我隻是站那看景點,要是真的坐那這樣看戲好像有點太分心了哈。:)

提起雅典,也自然聯想起奧運會創始國的榮耀曆史,時間再緊也要去看看那裏的體育館場。果然不負之盛名,雅典的多功能體育場,Panathenaic Stadium,全部大理石建造,牛!

雅典總統府前的衛兵換崗儀式很是特別,腿抬得特別高,手甩得更是高過頭,顯得很誇張。小夥子們那一身裝束極為有趣,瓜皮小帽,迷你短裙,特別是那雙靴子頭上帶個毛絨絨的大球,腿上帶著個大穗子,耍起來別具一格,真是哪有哪的戲。

雅典的賭博賭到了街上,獎票用涼衣服夾子一夾固定在酷似簡易床架子上一串串地開賣起來,足以見得雅典的城市安全應該是不錯的。

在雅典總共玩了三天,安排非常緊湊,整個是行去匆匆,總的感覺希臘人很熱情友好,比較隨意。當時預訂了一家市區Acroplis山腳下的旅館,住了兩夜,旅館的小息比較舒服,整天忙於外麵瘋跑觀景,也沒注意旅館住著什麽人,平平靜靜,印象不深,自然沒故事可講,這旅館的的確確成了呼呼的地方。隻記得門口天天似乎總坐著個穿黑衣服的女人,黑衣服如連衣裙那麽長,不算年輕也不算太老,個子不高,當時感覺那是個典型的希臘老太太。後來在西方國家住久了,感覺五,六十歲的人都不能稱之為老頭兒老太太,七老八十也許能那麽稱呼,所以現在想想她可能將將可以歸於年輕老太太一族。“老太太”很安靜,從來不講話,很是一個謎。就這樣,兩宿旅館住下來雖然沒有故事,卻留下個迷。

聊了半天,還沒來得及聊聊希臘的飯。

在英國住著,一日三餐變得再簡單不過,三明治和素菜沙拉成了主食,自然而然也就入鄉隨俗了。英國人不講究吃是有名的,當時在倫敦,其它民族的餐館不能說沒有,但相當邊緣,因此對希臘飯印象如同白紙一張。對希臘飯真正更深的了解還是來到加拿大以後,多元化的優勢大大彰顯出來,從而對希臘飯也逐步見識。

話說我們當時到了雅典後,感覺特別好吃的便餐就是Gyros, 麵餅掀開一個口子,裏麵夾上蔬菜,奶酪,新鮮烤製的大肉滾子上削下來的片片香肉,最後澆上一些味道濃濃的酸奶。。。咬一口,那叫一個香!餅裏麵的肉菜量大,實惠,價錢和英國相比幾乎像是白吃不要錢。

印象特深的還得是那一頓Acroplis山下的晚餐。由於天氣熱,當地的商店餐館從中午12點到下午五點全部關門休息,這個時間段兒整個城市近似是死一般寂靜,除了四處晃蕩的遊人,當地人煙少見。晚上五點以後整個城市忽然恢複了生氣,到掌燈時分,各條街道火熱之極,與白天儼然不同。我們坐在山腳下熱火朝天的餐館露天就餐區,伴著夕陽的晚霞,感覺那晚餐別有味道,樣樣好吃,特別是那一盤子烘烤的奶酪茄子,非常之美味。害得我回到倫敦後嚐試著做過幾次都沒有做出那個口感和味道。

雅典的旅遊進入尾聲,來張著名的lycabettus 山腳下的新型露天劇場吧,也很奪目,我們的時間緊,不過還是去看了一下,紅黃相間,獨具一格。

風風火火遊了雅典三天,我們告別真充滿曆史的古城,乘上長途車北上直奔山城Delphi,之後是東北的海濱島嶼城市Corfu一遊。


謝謝各位瀏覽!特別抗疫時期,祝各位朋友身體安康,逃過病毒一劫。

微笑加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