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遷徙

我不太會寫文章,但是很愛讀網友們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以摘編為主,從他人的文字裏尋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聆聽春的腳步 2011-03-06

(2022-11-25 11:22:42) 下一個

       
                                       窗外的雪
                聆聽春的腳步
 
  前幾天,氣溫突然轉暖,屋頂上陽麵的雪漸漸融化,屋簷上的水珠,一串串像珍珠般撒落下來,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
 
  剛暖和兩天,又下雪了,一下就是一天一夜。第二天起來,平台的欄杆上,路邊停放的小車,都裹上一層厚厚的棉絮,平台的桌子上的雪足有20cm厚。隻有路旁的小樹,暗紅色光禿禿的枝條在微微的擺動。鬆樹上也掛滿了朵朵白雪,嫩綠的鬆枝在白雪的映襯下,不畏嚴寒,嫩綠依然。

       

                          小路可在看雪呢!
  
  每逢下雪,小路可總是十分欣奇的將小鼻子緊貼著冰冷的玻璃,看窗外那大朵大朵的雪花夾帶著碎片,紛紛揚揚,時而旋轉,時而斜飛,時而急促,時而緩慢,揚揚撒撒間,太陽出來了——那眩目的光線將銀白色的大地,抹上一層淡淡的微紅,飄揚的雪花晶瑩閃亮。這奇妙無比的景象,他看得那樣認真,那樣出神!說真的,在溫暖如春的客廳裏,憑窗而坐,和小路可一起,看雪花飄落,看聖潔無比的大千世界,不知不覺就沉醉在無邊無際的遐想裏。
 
  在北京,冬季下雪很少,即便下雪,也隻是薄薄一層,很快就化掉了。那時一見下雪,就特別的高興,還興致昂揚的步行到頤和園賞雪,那冰封的昆明湖麵,像鋪了一層白色地毯一樣,一眼望去,潔白淡藍交相輝映,給人一種十分虛幻的美好感覺。湖對岸的柳林,白茫茫撲朔迷離。遠眺西山,碧藍雪白像身著迷彩服般蜿蜒起伏,格外峻美。不少老年人,三三兩兩相互攙扶著,在湖麵上蹣跚而行。說是冬天能在昆明湖麵上走一回,一年都腰不疼腿不酸。我腿關節不甚好,本想下去練練,老伴說,拉到吧,摔一跤可得不嚐失!
 
  有一次,還興致勃勃的沿著萬壽山的崎嶇小路,到山後去雪裏尋梅,如此附庸風雅之舉,如今想來,實在可笑。
 
  這裏的雪,連綿不斷。雪景盡管很美,可整個冬天,白雪皚皚,寒氣襲人,一冬天出門都難,自然就少了那份興奮和激情。小路可卻是看著窗外的積雪,拍打著窗戶,非要破窗而出,到雪地裏滾滾不可。有一天,不太冷,把他放出去到外麵平台上玩,他又是鏟雪,又是掃雪,勤快的很,拉都拉不回來。每逢我在外麵鏟雪,就哭著鬧著,非要出去不可。為此,還感冒了一場,室內外溫差30多度,大人都受不了,更別說小孩了。
 
 雖然冬天尚無退去的意思,可你還是感到雪層下麵的小草已經醒來了,悄悄地在伸展,在萌動。院裏的那棵櫻桃樹,枝條漸漸泛紅,葉蕾也一天天鼓了起來。南飛的雁也陸續的飛了回來,積雪的邊沿已開始融化……春天的腳步聲依稀可聞,嚴冬終將過去,鮮花就要盛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