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遷徙

我不太會寫文章,但是很愛讀網友們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以摘編為主,從他人的文字裏尋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修平台,建圍欄 2009-04-30

(2022-11-20 11:28:00) 下一個


修平台,建圍欄 2009-04-30 

                           
                     修平台<deck> 建圍欄<fence>
 
  陽春三月,風柔雨細,是春遊的最佳時節。或賞花,或郊遊,盡享大自然的恩澤。童年時在農村,一到這時,小河邊的柳絲,吐出了新芽,伴著清澈的流水,激蕩著‘叮叮咚咚’的吟唱;院裏的兩棵杏樹開滿粉粉的花,蜜蜂來來往往;老槐樹也換上了淡綠色的春裝,各種鳥兒也像回家一樣,在樹上嬉戲歌唱;村頭的梨樹,一樹樹雪白晶瑩的花,襯以嫩綠的葉,那高潔那素雅,每當想起都讓人心動。整個小村變得婀娜多姿,如詩如畫。
 
  這時,媽媽那雙眉緊鎖的臉,也露出了笑容,帶著我捋榆錢,擇柳芽,洗淨用麵一拌,蒸蒸菜,蒜汁一調,味道特好。村裏的人們,對眼前花紅柳綠的美景,並不在意,不像現今人們對春天的到來那樣欣喜。家家戶戶像往常一樣去管理自家的麥田了,有的施肥,有的鋤草。這時麥苗泛青了,綠油油,散發著淡淡的青香。人們一邊用摟鋤在麥壟間鬆土,去除雜草,期望麥收時有個好收成,一邊談笑著。應該說這時的田間勞作是最輕鬆了,微風輕拂,藍天上白雲朵朵,遠處的太行山,時而紫,時而藍,小北頂隱隱約約,白雲繚繞,頗顯神秘.聽說這裏如今已成了知名的景點了。
 
   兒時的感覺,都是那樣美好,又是那樣撲朔迷離,還是回到現實中來吧。
 
    這裏的冬天總算過去了,前幾天,氣溫一下子升到17ºC,這幾天又降下來了,前天還紛紛揚揚下了一陣大雪,乍暖乍寒,還不宜郊遊。趁這個時候,把後院的平台<deck>和圍牆<fence>建好才是正事。
 
  建平台所需的板材、方木、螺釘、連接件等材料在<home depot>建材商店都可買到,費用大約1600加元,如果外包,人工費為1000加元,是一項不少的開支。自己動手,就省了1000元,施工所需工具,像電鑽、電鋸、螺釘緊固器等家裏都有,商量後決定自己幹。孩子們都是學建築的,我是農村長大,又在工廠滾了一輩子,幹這點活應該算不了啥。孩子負責設計、指揮、主幹,我搭把手就是了。
 
  平台的標準規格有16FX16F、12FX12F,如果選用非標準的,材料就需要現場搭配,既費工又費料,我們選16FX16F。
 
  事情原本都是這樣,想的簡單,真的幹起來,就全然不是那回事。就說工具吧,手槍鑽,螺絲緊固器,當年在工廠都用過,可今天拿起來,手直抖,螺絲怎麽也擰不進去,腿也蹲不下來,連個孔也打不正,電鋸更不敢用了,心裏真不是滋味,不由的問自己:真的如此無能?孩子笑著說:
 
   “不行了吧?”
 
  心裏雖有點不服氣,可事實擺在麵前,也不能不服老,真是好漢不提當年勇。好在孩子能幹,僅用一個雙修日,就大體上幹好了,隻剩下欄幹和梯子了。
 
  盡管我沒做什麽事情,不過還是學了不少東西,對施工的程序清楚了,用多少材料也有了點數。我將修平台的程序寫在這裏,也許誰再修平台時用得著。
 
  平台施工程序:平整地麵——做立柱基礎——鋪一層塑料布——鋪鵝卵石<2cm>——固定立柱——做主梁——裝縱向支撐板——鋪麵板——裝欄幹——做梯子。
 
  整個過程中,主梁的加工製作最為重要,就像國內農村蓋房上大梁一樣,它既是承重主梁,又是其它構件的參照,必須做得牢固,還要橫平豎直,馬虎不得。主梁做好後,其它部件就有了參照,以次安裝就是了。
 
  平台做好了,圍牆做起來相對簡單許多,隻要將周圍立柱固定好,用木板連起來,再將一塊塊豎板釘上去,圍牆就建好了。
 
  建好了平台,修了圍牆,就有了一個約90平米的小院,鋪上草,栽兩棵果樹,辟出兩畦地,種上茄子、西紅柿、草莓,我就可在田園生活中尋找樂趣了。
 
  累了,坐在平台上的遮陽傘下,沏上一壺香茗,慢慢品來,或一書在手,任情感起伏。望著悠遠的藍天,變幻飄動的朵朵白雲,觀日出,看落霞,看雁去雁回。興致好時,打開notebook computer 寫點心得,瀏覽一下時政要聞,讓思緒神往於藍天白雲之上,心智像溪流一樣在已走過的溝溝坎坎上汩汩流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