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遷徙

我不太會寫文章,但是很愛讀網友們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以摘編為主,從他人的文字裏尋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薩大工程學院一瞥 我在薩市過聖誕 2009-01-04

(2022-11-19 12:03:25) 下一個

1、 薩大工程學院一瞥  我在薩市過聖誕 2009-01-04

         學校電腦室             

                                        

  來到學校,出奇的安靜,諾大的一所大學,連個人影也看不到。在國內可不是這樣,即便放假,在學校裏處處都有保安守護,依然有人來來往往。說真的,來這裏兩個月了,也去了不少地方,連警察保安啥樣都沒見過。

   我們首先瀏覽建築工程實驗室。進門一看,儼然是一所水泥構件加工廠,各種建築型材整齊地碼放在兩旁,中間是一5米寬,10米長的水泥橋,是YF用了半年時間,由圖紙設計,到構架,模具製作,水泥澆灌,親自完成。如此大的工作量,要完成這樣多的工序,對一個學生來說,其難度可想而知。然後,在橋上做各種力學試驗,從而取得相應技術數據,為寫論文積累素才。

  女兒指著牆邊一堆園柱型水泥試件說,這200餘件,是她整整一個學期的傑作。這樣的試件,是在水泥裏添加不同種類的纖維,攪拌均勻後,倒在特定的模具裏,放在一定的溫度,濕度下幹燥成形,再逐一測出每個試件裂紋大小,抗壓,抗拉強度值,進行分類比較,從中取得最佳選擇。由於有了這種實際操作的摔打,在日後的工作中才會應對自如。

  操作間隔壁是實驗課教室,有各種試驗設備,前麵講台上有投影儀等教學用具。不遠處一間房子裏,有幾台電腦,書架上擺放著工具書和零散資料。我問女兒這裏做啥用,女兒說是技術處理室。如此功能完善的實驗室,據我所見,在國內不少工科院校都沒有,更不要說投入這樣多的材料設備供學生做實驗了。

  離開實驗室,來到與它連通的教學大樓。樓道十分寬敞,地麵一塵不染,第一眼看到在樓道邊案子上是一台怪模怪樣的汽車,駕駛員躺在那裏開車,也許這樣車身更低,在高速奔馳中更安全。樓道每隔一段就有飲水機,有沙發,供學生課間休息;旁邊有電腦,可隨時上網;樓道裏還有一排排更衣櫃,是學生儲放衣服的地方。一個個教室,電腦室門都敞開著,都很整潔,有的燈還開著,我們還在電腦室坐了一會,隨便打開電腦瀏覽一下,感覺挺好。在樓道的牆上掛有各屆畢業生的照片,1920年的畢業生,都是西裝領帶,油頭粉麵,神氣的很。我在諸多照片中仔細的尋找女兒的照片,看了半天,也沒找到,問女兒才知道隻有本科生才有如此待遇。再就是退休老師的照片也都掛在牆上。由此可見學校對本科教育的重視和對老教師的尊重。

  樓中間是圖書館和閱覽室,像國內四合院的天井一樣,寬敞明亮,一半書架區,一半閱覽區,盡管我不知道它藏書多少,以及資料涉及的範圍,僅從感覺上還是滿好的。在樓道拐角處的一個房間裏,擺滿了沙發,還有健身器材,自動購物櫃,女兒說這是學生考試前因加班勞累,休息放鬆的場所。如此周到的人性化考慮,實在讓人感動。

  我們又到三樓老師辦公區,每人一間。每個辦公室門邊,都有一個方型紙盒,對此頗感蹊蹺,一問女兒才知道這是收交作業的地方。此法值得效仿。我女兒還說,老師都十分嚴謹,對學生的作業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放過,比國內老師負責多了。

  整個大樓我們看了一遍,隻見到兩個學生,還都是中國人,他們都在電腦前修改自己的論文,其中一個我女兒認得,還聊了幾句。他們遠離母親深情的懷抱,在知識的海洋裏辛勤耕耘,他們深知一分辛勞,一分收獲,來不得半點虛假。好在這裏的老師,雖很嚴謹,也很體諒學生,允許學生一邊讀研一邊工作,卸去了他們的經濟重負,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如今在這裏讀書的中國學生逐年增多,看看這裏的教育,對國內的現行教育,盡管我知之甚少,就所見所聞,也深深憂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