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遷徙

我不太會寫文章,但是很愛讀網友們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以摘編為主,從他人的文字裏尋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午夜的雪 2007-03-15

(2022-11-17 11:24:16) 下一個

午夜的雪 2007-03-15 
       
                 

             午夜的雪

  07年正月十五的夜裏,我在看電視裏的元宵晚會,窗外雨淅淅瀝瀝下著,下了整整一個下午了,仍沒停歇的意思。這是入冬來,北京下的僅有的一場像樣的好雨。

 據氣象預報,夜間將轉為雨夾雪,直到晚10點了,還是隻有雨落,未見雪飛。約莫到了11點,看見有像羽毛一樣的東西貼在窗戶的玻璃上,我驚喜的說:“下雪了!天氣預報還真準。”,杉隨即來到窗前,看著那零零落落在雨中飄動的雪,高興地說:“下雪吧,潤雪年豐,今年的春天會更美麗。”

 看了一會,依然是雨多雪少,覺得沒勁,就睡了。

 也不知是幾點,一陣鞭炮聲,把我從夢中驚醒,下意識的看了看窗外,好大的雪,一團團,一片片,紛紛揚揚,窗外的樂家花園,懸掛在樹間的各色花燈,在飛雪中搖曳閃爍,鵝毛般的雪花環燈起舞;樹枝上,假山上,高高矮矮的房頂,鋪了一層厚厚的白雪,一眼望去,灰朦朦,白茫茫,看著、看著,一個個仙女手持花燈,在雪中翩翩起舞,美不勝收。再細細看來,那大大小小的花燈,在舞動的雪花中閃閃爍爍,不曾想正月十五雪打燈竟如此美秒神奇。

 清晨醒來,臨窗一看,房上、樹上、車頂上,一片銀白。雪濾過的空氣,明徹、清新,遠眺西山,白皚皚,起起伏伏,像巨龍一樣盤居在京都的西方,到北京後,從未見過如此聖潔、壯美的西山。

 早上,匆匆吃了點早飯,就奔頤和園去了。雪霽初晴,站在昆明湖邊,近處結了一層薄冰,在陽光下一閃一閃的,湖的深處,碧波蕩漾,水光粼粼,西山銀裝輕裹,仿佛就在湖的對岸;看著那山、那水、那塔、那橋,和岸邊的柔條千縷,在如此詩情畫意的美景中,若不是天冷,兩人乘上小舟,蕩槳於如鏡的湖麵上,劃至湖心,靜靜地仰臥船中,目視藍天,任其漂蕩,沉浸在自由的,沒有使命驅使的,甜蜜的遐想之中,定會忘卻所有煩惱,那是何等美好!就會真的像神仙一樣,在如此仙境中忘我陶醉。我想這一刻定會到來。

  在湖邊照了幾張西山晴雪,我們就向萬壽山走去,想領略一下踏雪尋梅的美好心境。那知上山道路已被公園管理人員掃得幹幹靜靜,僅林間山坡的草地上,仍有片片積雪,和反青的綠地相襯托,也別有情趣。順著林間石徑,拐了幾道彎,就到了半山腰,林間清心甜美的空氣,讓人心曠神怡,又向上走了一段,一股幽香撲鼻而來,未見梅花,先聞其香。當我們走近花前,已有尋梅人在品花拍照。

  去年,也是這個時候,我們在這裏拍照賞梅,花雖相似,花香依然,可人非往日,平添了多少白發。這裏一排古房,在房前的台階上,有六株梅花,是園內一景。每逢此時,樹樹金黃,香氣怡人。臘梅說不上豔麗,奇在它不畏嚴寒,傲雪開放。細細看去,淡黃油亮的小花,如臘作的一般,那如豆的花蕾在紫紅的花托上,像一粒粒鑽石,在陽光下閃閃,那幽香更讓人迷醉。

  枝頭上的雪,已被陽光吻去,也吻去它眼睛的睡意,它金黃的麵頰,滿含歡笑,一位深情的老者,將一撮雪小心翼翼的放在花枝上,有雪便不同,臘梅頃刻精神了許多,越發素潔高雅,一次次被攝入鏡頭。

  臘梅的高雅、靈秀品質,隻有你親近它,它才會和你娓娓敘談,就像小草沐浴甘露,你的心也會倏然清亮,你在細細品味中,方能悟出曆代文人吟詠梅花的深情。

  最後,讓我以陳亮的一首詩來描述對梅花的讚美吧。

     疏枝黃玉瘦    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變    百花皆後香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