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的遷徙

我不太會寫文章,但是很愛讀網友們的博客,所以我的博客就是我的讀書筆記,以摘編為主,從他人的文字裏尋找自己的感慨。
正文

又一年 2007-02-08

(2022-11-17 10:58:19) 下一個

又一年 2007-02-08 
                     
 
                  又 一 年
 
 小時候盼過年,盼得人心急火燎,總盼不到過年,好不容易挨到過年,那感覺真好。穿上媽媽早已準備好的新衣,吃餃子,放鞭炮,竄親戚,趕廟會,說多新鮮就多新鮮。
 如今怕過年,可時間的腳步如飛的一般,剛過了06年春節,一晃,07年春節就接踵而至,感覺十分無耐,除了頭發又白了許多,本來就皺巴巴的臉又添幾縷皺紋,能有甚麽?該吃的,平時都吃了,老年人,天天讓你吃大魚大肉,又能吃出什麽味道,還不是玉米糊糊,燒青菜,半個饅頭年就把年過了。你可能不信,反正我是這樣過年,且感覺很好。
 不盡想起蘇東坡的名句:
“人強健,清樽素影,長願相隨,念來去,歲月如流,徘徊久,歎息愁思盈。”
 他說得多好啊,人強健,清樽素影,長願相隨,至尊境界。想一想已去的一年,我都去過哪裏,看了哪些沒有看過的景點,說來還可以,雖未遠行,在北京也算去了不少地方,除了那幾處全國知名的景點外,我和老伴先後看過:八大處、望兒山、大觀園、白雲觀、法原寺、白塔寺、廣化寺、文廟、孔廟、新建的永定門、北二環公園、皇城根公園、徒步西便門到東便門,看了明城牆遺址,魯迅故居、恭王府等。不說走萬裏路,讀萬卷書,還是長了不少見識。
 往日,在街頭漫步,遇見老北京人,總是抱怨:老北京成了啥樣了,再也看不到老祖先留下的東西了!我總是十分不解,心想國家拿那麽多錢,擴寬了街道,建起了高樓,修了花園,美化了環境,怎麽還不滿意,這在別的城市是無論如何也享受不到的。可當我徒步於西便門,經崇文門至東便門,竟沒找到一個門,連門的影子也沒看到;看到的是令人眩暈的立交橋和流水般的車流,在花市大街,再也看不到那鱗次櫛比的絨花小店,街道兩邊都是城堡一樣蜂窩狀的居民樓,我如夢初醒,知道老北京人抱怨的緣由了。
 新的一年該看啥,我想應是到京郊周邊看看,如有機會,遠行一次,走著說著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