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小時候很朦朧, 甚至帶些疙疙瘩瘩的記憶, 一些怨恨卻有些甜蜜。好像是全然投入的那種情感。
還有一些小時候關注的, 先在也不錯。就感覺是一輩子的記憶和惦念。
可能是特別需要靈魂的伴侶。後麵遇到的感覺都很淺。沒有早期的默契。說是友誼也帶點特殊感覺。我非常需要和某係人聯絡。有個是青春情感, 也有相互激勵一同成長的那種兩小無猜的在進入社會之前的單純情感, 不沾塵俗和利益的那種感覺。
我在美國上的中學, 當年因為亞洲人多, 就覺得也別有競爭力。很多人也是排擠競爭的厲害。我也很有個性。當時有兩個男孩對我很好, 幫助我和讚譽我, 令我感動。就覺得非常的幸福和被珍惜。因為孩子有誌向和希望成功, 有態度好的異性朋友就特別激勵自己。
有個男生讓我多年不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那雙敏銳又堅定的眼神給我力量, 是個榜樣。還有一位與我誌趣相投非常有豐富的思想和才華, 浪漫不羈的藝術家性格。這兩個多年我都掛念著。一可能這真的心裏需要人來做精神依靠。
而且發現很多同學出乎預測的成功。就真的覺得當年眼神兒敏銳會看。那種從小認識的感覺多年過後依然不走樣兒, 和後來認識的不一樣。永遠相伴的那種帶點親情的感覺。
聯絡起來真的很難得的, 讓人覺得一生有底有精神依靠。
說說以前高中身邊幾個二代的同學在美國成長的結果
我有個高中同學,12歲在美國長大的一個上海人,她就是老想去北大。在國外長大的也會把國內學校當做夢校。上海姑娘喜歡學北京話和北京文化。喜歡老舍,梁實秋。當年她和我也算是有共同興趣,都熱愛中國文學。她很想去北京大學讀書。其實國內應該也是有給外國學生的PROGRAMS,應該相對容易申請。
不過現如今她研究歐洲哲學。現在也應該是準備當大學教授。曾經他學習經濟學,是為了自己父母學的。但是真正熱愛的是文史哲。後來這個同學讀博研究希臘曆史。雖然她從事經濟的薪水肯定更高,但是她還是不放棄自己的夢想。
我高中目前有兩個大學文科教授,都是華人。其實中國人做人文方麵的也還是有的。關鍵是要有自己的追求,尋找適合自己東西。所以年輕人還是不用隻是把目的隻是鎖定在掙錢上。當然這個成功的追求不一定是金錢,很可能是有自己的建樹。大學畢業父母就可以不用幹涉了,讓年輕人自己尋找自己的方向。
還有一個成為詩人。這個男生是個台灣ABC,但是他現在是文學家,耶魯法學院畢業的。後來放棄高薪水的律師工作,著重文學研究和創造,竟然成為一位詩人。而且還和他媽媽翻譯過李後主的詩詞。他主要是研究和關注亞洲美國人的生活經曆和文化認同以及他們的文學。曾經也討論過這種話題,目前感到真的太巧合了自己高中校友竟然是做這個的。
我目前感覺自己在這個ABC或者一點五代圈裏看到很多驚喜。我目前覺得這些有點中國知識的二代真的是非常有思想的,其實都很內秀,都很有境界。隻是經常在身邊卻不曾察覺。
還有兩個猶太同學。以前並沒有看出他們那麽熱愛自己的文化和群體,也沒有看出他們對以色列那麽有感情。因為在學校裏大家的交往的環境都是當地為主。其中一個是建築師,經常做一些猶太人宗教的建築。這個同學曾經很讚賞我的才華,當年我也很高興有一個和我學一樣專業的人。當年我學習建築也是喜歡某些宗教建築和一些社會理念。家裏覺得我特別不接地氣,但是年輕時候有理想確實也是很可貴的。
還有一個律師現在是CEO,公司老板,自己掙錢之後都捐給以色列。真的沒有看出他那麽愛過。雖然都是在美國出生的。沒有想到在美國出生還那麽熱愛以色列,而且真的有行動。
以前在小時候沒有覺得,沒有看出他們這麽有熱誠。長大一看都那麽有成就。
以前在高中我以為他們很冷漠,完全就是美國人的認同。但是他們長大之後我發現他們都非常關注自己的文化和一些社會問題,並且很有責任感。所以有的時候小時候認識的人和現在差別很大。小時候認識的現在很多因為接受良好的教育的職業訓練,發揮了自己的潛力,展露出完全不知曉的一麵。
我比較關心美國的少數民族的成長的自己的很多選擇。所以我因為從小看到大,見到他們後來的成果,也都覺得十分驚喜。而且也給了我很多啟發。我比較關注他們在美國本地社會之外的自己的原文化認同的事情,我覺得這是更深的內涵。也是構築了美國文化和曆史的一部分。
以前在高中我很不喜歡那種和同學之間感覺,那種很不成熟的而且都在競爭的環境。現在他們長大了,感覺真的越來越立體和豐滿了。所以也是給我帶來一些驚喜。關鍵他們真的很有情懷,這種情懷應該值得尊重。想起他們,我真的不孤獨。隻要有和自己類似的人就好。因為現實當中很多過於物質的人,鮮有有特殊追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