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Windy2009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亞美文學“喜福會”來看一看在美國體會人生的難得特殊性

(2021-05-21 19:26:04) 下一個

從亞美文學“喜福會”來看一看在美國體會人生的難得

 

我大概是14-5歲的時候看的JOY LUCK CLUB.那會兒這個片子剛出來。 那是我的TEENAGE時候的記憶。

那個時候我正在美國東部的城市上高一高二。就覺得很新奇,講美國的老一代的中國移民。後來搬家到加州居住切身體驗了一些以前出來早那一代華僑的精神感受。很多人是解放以前出來的,有很多故事。

這個片子是美國亞洲文化的一種講述。曾經風靡了一陣時間。

以前在東部居住,沒有什麽中國人的COMMUNITY,看了看這個片,還覺得挺有意思。結果可能是個兆頭,之後我湊巧就遷徙到了加州,在那裏度過我的少年到青年的很多歲月。我感覺我是在主流美國文化和亞裔之間來回徘徊的那麽一種成長經曆。

AMY TAN就屬於亞美文化第二代廣東華僑的一個代表。西海岸這個的人很多。那邊很多那種解放以前出來的人,加州很多人也是這樣。和大陸出來的很多想法不一樣,但是也有著一種邊緣文化的記憶。我本人作為大陸大城市出來的人並不習慣舊金山唐人街那種風格。因為本來是國內大城市出來的,就不習慣那種慘調的為生存掙紮海外移民圈。但是那部電影又讓在當年的我了解了很多各類華人的生存狀態。

這部作品就是把ASIAN-AMERICAN的文學給立起來了。雖然很多人不喜歡作者的自恨的心理,但是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複雜和不標準才會折設出人生百態,生活是有很多的矛盾性。在國外時間久了,就了解了AMY TAN筆下的人生百態以及各種故事確實是存在的。她寫的主要是早年華人的各類的狀態。雖然有一些誇大,或者一知半解的一外國人的角度看中國。但是也確實把一些小角落的故事疏理的一次。

憤怒和宣泄其實也是健康的。人是有各種複雜情感,這些文學就是寫的是真實的人生,有自己的價值。

我周圍很多加州的朋友都是老一代華裔,他們的長輩都是解放以前出來的。有時候覺得沒有什麽話,但都是亞裔,都有過一些酸甜苦辣的共同成長記憶。

我雖然是大陸人,但是也是中國人在美國長大。覺得大家不管出國早晚,還是多少有點共性。我雖然是大陸人,但是我基本也是在美國長大的,周圍同齡的大陸人其實不多。也是各種影響,不同民族的人給你各種探究和讓自己好奇的事情。

國內人成長是在自己的家鄉有固定性的環境,但是我多年接觸的人其實各國移民成分很多。都是匆匆過往,但是都各自有各自的特性和獨特感受。其實有時候想想,雖然精神上漂泊不定,但是又覺的是另外一種狀態,眼界比較開闊,接觸各種文化,各種不同國家人的精神體會。我和一般的追求所謂的美國夢的大陸人還不太一樣,我喜歡去觀察各類人,比較開放的角度去了解不同的文化,宗教,生活環境就是一本活的曆史記錄,在美國這個移民國家,錯綜複雜的把以前都連接到一起。

這個環境讓我們這些有過移民經曆的人看到一個大的景象,BIG PICTURE。老話說,讀萬卷書,行萬裏路,生活給了我很多的切身的體會。你見的越多,就會越有興趣去思索這個時間到底是怎麽樣的。美國就是一個萬花筒,你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你想要了解的。所以說如果能多接觸不一樣的事情還是多了解能夠讓自己的眼界開闊,並且精神世界更豐富一些,也可以以包容的角度去了解和學習很多東西,接受不同的文化價值。

這些經曆也是讓人生並不容易,但是經曆多了,其實也可以看做是一種財富。精神上的財富和對社會的開闊認識以及思考上的縱深的影響。其實有的時候坎坷,磨難也是一種曆練以及難得的人生積累,到了一定階段回想一切,突然能夠感到所有事情事情的關聯,明白人生。在一般的單一的社會裏已經是這個樣子,而在一個移民的社會牽扯到更遠的事物,開闊自己的世界觀。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Windy200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格利' 的評論 : 有很多的人生感觸,能記錄都記錄下來分享給有興趣的讀者。很多細節都是見證的很多移民的故事以及心理變化。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很高興看到這樣關於華人移民的分析文章。
Windy2009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漂亮姑娘' 的評論 : 早年很多人是窮苦人,但是AMY TAN應該還可以。而且一開始是學醫的。但是因為不懂中文,沒有很多基本的人文修養,就對自己文化背景因為生疏,再加上國外的負麵宣傳而便的很偏激。

所以說教育非常重要。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樣培養出來的人看世界才識會全麵的。

無論中國人很多還隻是在生計的節奏了。忽視了對第二代的文化教育和熏陶。現在有文化的家庭好很多。
漂亮姑娘 回複 悄悄話 我們是同輩人,但是你大城市生長,可能沒有吃過什麽苦,你說作者自恨,那應該是最初的無知感受,隨著作者長大,我感覺作品中有很多作為ABC的無奈,雖然他們長著中國人的麵孔,在學校都已經是美式教育,說著流利的英文和蹩腳的中文,在家裏雖然不能認同父母輩那種傳統中國思維和文化,即使認為自己是美國人,但因為皮膚麵孔和社會歧視,也不能完全被美國社會接納,一種文化三明治的心態。但我從來沒有因為受到歧視和感到無奈而後悔是中國人,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曆是一種鞭策我健康成長的財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