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局氣”及其它
聽說,北京人講究個“局氣”,這局氣聽著不像當地土語,更像是流行語,一種近年的流行詞兒。但是這意思所含內容的現象還是有存在性的。
北京人確實很仗義講義氣的。對朋友沒有太多的算計和耍心機。不是缺心眼兒,是重義,做人準則。但是有別於為了自己利益的那種拉幫結夥,不是一點事不合就趕緊打擊對方。而且和人接觸大多時讓著別人,從來也沒有非得動不動把人壓下去一碼的,像話嗎?有禮讓得風範,這種都屬於自古以來我們傳統文化裏的教養。我們待人接物辦事很有規矩,所謂禮儀,對人尊重懂得如何保持局麵和諧,這就是所謂的顧全大局。厚德載物的人格理想和社會風尚是我們崇尚的。京城它因為是官方文化,必須得遵守規矩,必須得大氣,說話辦事拿捏到位恰到好處,這種東西時大環境和家族環境的耳濡目染形成的。北京整個環境就是大氣,因為它是個首都啊,皇城主要目的是政治中心,秉公執法的地方。因此我們才更有這份責任感,主持公道和正義,路見不平,敢於挺身而出拔刀相助這是北京人的特點。北京人確實不慫,他不慫在哪兒呢,遇到一些事情他會全力以赴的挺身而出,也許會強硬。但是這種挺身而出的硬度和膽量有別於喜歡鬧事製造是非。但也不是死擰,在具備準則的基礎上,也是靈活隨機應變的。
外界覺得北京大妞個性張揚,其實未必都如此,北京姑娘也有端莊傳統型的,並不是所有人都是大颯蜜那一類的,也不是所有人都一叉腰一副姑奶奶不好惹的架式。北京丫頭有脾氣大的,也有有耐心的。人家也有大姑娘小媳婦性格穩重大方。特別是這一代的孩子都是老輩兒人給帶大的,你說老輩兒人會不給孫輩立規矩嗎?肯定會教,其實很多還是有點傳統傳承的。真正的老北京是非常知書達理的,很守規矩。其實真正你看看北京的老旗人,漢族老世家,和過去官宦,書香門第的孩子都是非常懂禮貌有規矩的,商人也是儒商,人那叫詩禮傳家。即使平民百姓都是很有規矩的,很少有無法無天的。其實真正的老北京的後代一點都不野,非常有教養的,老輩北京人其實是慢條斯理的,還有他們帶大的子孫也是繼承了這種作風,辦事說話很穩。這不僅僅是受都城功能的影響,主要也是基於更古老的中國北方地區的淳厚古風。凡事要從根兒上找根源,中國北方之所以適合建立龐大安定的基業主要是來自於它非常古老的時代已經存在了比較成熟的宗法和禮法製度,禮儀秩序那都是有傳承的。別忘了我們是一個具有幾千年曆史的厚重積澱文明國家,由早期茹毛飲血的階段進化了幾千年的文明,最不該學的就是輕浮和淺薄。這個問題基於什麽呢,就是因為這些人他們學西方,但是學的是表麵的,沒有學根兒上的東西。外國有外國的規矩,一樣的,任何社會都有一套合理的倫理與法則。人家有民主但是也有憲法,契約。有自由但是也有道德規範,一樣的。任何外來的文明如果借鑒要深入完整地了解才能深刻借鑒。
說道這兒咱還必須得特別說明一下,很多人覺得京罵正常屬於日常口頭語,一出口就各種“三字經”不離口,什麽你丫你丫的,很多外地朋友覺得這就是北京地麵文化還覺得酷,咱得負責任地告訴大家: “錯了,不是!別學!”。有調教的人沒人說這種,拿不上台麵兒,這是不正常的現象。別說了,特別是文化工作者千萬別說,特別在年輕人跟前兒別帶壞了風氣,別誤了別人,別讓孩子們碰釘子。咱還得萬代千秋呢,你沒個規矩哪兒行?年輕人小毛孩子你可以呈口舌之快發泄幾句無妨,歲數大了你就不能隨便說說話,還是得對社會負責,為全局考慮。“敢說”不是什麽難的,更重要的時什麽呢,關鍵是什麽呢?要言之有理,能說到點子上內能解決問題。其實你們觀察這些年許多過去二三十年走紅的文藝家,他們都開始穩重,開始走大眾正統路線,一反當年我那些青春張揚意氣風發的自我行為開始收斂。因為動蕩的歲月結束了,全民開始建立和維護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