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家的窯洞

(2009-11-17 18:01:04) 下一個

我家的窯洞

四月三十

。。。米酒油饃木炭火, 團團圍定炕上坐。 滿窯裏圍得不透風,腦畔上還響著腳步聲。。。。羊羔羔吃奶眼望著媽, 小米飯養活我長大。。。賀敬之的詩《回延安》真實地反應了陝北的黃土高原生活。我家妞妞的大名叫瞿箴堯,取自諧音,Q的老家儀征,正是指我們陝北的窯洞。

很多人都知道窯洞,一說起窯洞就自然而然地和毛主席的延安鬧革命聯係在一起。那是艱苦貧寒的象征。窯洞在大家的印象裏是在山裏挖個洞,隨時都會倒塌。照片中的窯洞已經有五十年的曆史,是我爺爺年輕時一塊一塊背回去的石頭砌起來的。可以說這是他一生的心血了。九零年的時候翻修了一下,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樣子。這是Q零四年結婚時拍的。按照我們的風俗,女婿在嶽母家不能和女兒住一起,Q去了我家就和我分在兩孔不同的窯洞裏睡。事實上砌窯洞很不容易,以前都是一家三代住在同一盤炕上。以前村裏很熱鬧,每家都不夠住。尤其是誰家結婚辦喪事,總要借宿人家。但現在這些窯洞都沒人住了,農村也退耕還林,大家都跑城裏打工去了,隻剩下老弱婦孺留下來。Q說不如我們老了回去住吧。其實我小時候的心願就是嫁一個有三孔窯洞的人家。

窯洞一般修在朝南的山坡上,向陽,背靠山,麵朝開闊地帶,少有樹木遮擋,十分適宜居住生活。窯洞並不是象大家想象的在山裏挖個洞。要先打拱形的樁,然後用上好的石頭和水泥圍著樁砌一圈,砌好後,把土挖出去。需要很大的占地麵級和石料。麵上的石頭更是很有講究,然後再鑿出花紋。窯洞頂叫做腦畔。有扁平的方石砌成屋簷擋風遮雨。為了防止雨水的衝積,腦畔上有很重要的水路分部,相親們很容易因為水路爭執,打架。

一院窯洞一般修3孔或5孔,中窯為正窯,有的分前後窯,有的13開,從外麵看4孔要各開門戶,走到裏麵可以發現它們有隧道式小門互通頂部呈半圓形,這樣窯洞就會空間增大。窯洞一般窯壁用石灰塗抹,顯得白晃晃的,幹爽亮堂。窯洞內一側有鍋和灶台,在炕的一頭都連著灶台,由於灶火的煙道通過炕底,冬天炕上很暖和。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那口大鍋,不知道一頓得做多少。炕周圍的三麵牆上一般貼著一些繪有圖案的紙或拚貼的畫,陝北人將其稱為炕圍子。炕圍子是一種實用性的裝飾, 它們可以避免炕上的被褥與粗糙的牆壁直接接觸摩擦, 還可以保持清潔。為了美化居室, 不少人家在炕圍子上作畫。這就是在陝北具有悠久曆史的民間藝術--炕圍畫。陝北窯洞的窗戶比較講究,窗戶分天窗、斜窗、炕窗、門窗四大部分,都有剪紙裝飾。它們根據窗戶的格局,把窗花布置得美觀而又得體。窗花貼在窗外,從外看顏色鮮豔,內觀則明快舒坦,從而產生一種獨特的光、色、調相融合的形式美。窗格疏朗,陽光可以自由地透進 來。

  深達一二百米、極難滲水、直立性很強的黃土,為窯洞提供了很好的發展前提。同時,氣候幹燥少雨、冬季寒冷、木材較少等自然狀況,也為冬暖夏涼、十分經濟、不需木材的窯洞,創造了發展和延續的契機。由於自然環境、地貌特征和地方風土的影響,窯洞形成各式各樣的形式。窯洞是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的有機結合,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之情。
     
魯迅說我家門前有兩棵樹,一棵是棗樹,另一棵還是棗樹。我家也是這樣。大紅棗是陝北的特產,由於幹旱加日照時間長,棗子又大又甜,非常可口。我小時候就在棗樹上蕩秋千。等到深秋棗子成熟了,我奶奶就把所有的棗都收集起來,然後用一個兜平均的分給每家。新鮮的棗是放不了很久的,就做成酒棗或者曬幹。棗子補氣養血,是上好的營養品。可以和豆沙一起做成包子,或者煮成稀飯,都很美味。以前我家一道道梯田,滿山遍野的果樹,最喜歡的事就是從一級一級的梯田跳下來,或者在樹上和小朋友玩耍嬉鬧。冬天時山上都覆蓋著積雪,但是可以找到幹草,就把幹草放火烤山芋。在山上勞作的相親們哼著信天遊,我從小也是聽著那個長大,我爸最喜歡的就是嗩呐,晉劇,陝北名歌,阿寶唱得那個山丹丹開花紅豔豔正是我以前的代表曲目。九零年以前都沒有電,過年時我爸就用發電機發電,高音喇叭對著全村唱信天遊。

我奶奶用高梁在家裏自製醋和醬油。一口很大的缸,看著發酵的醋一滴一滴從裏麵流出來。院子裏一盤碾子和一盤磨。都是用來磨小米的。小米粥是我迄今最愛吃的,我們家到現在還離不開它,每天都要喝。冬天就自己磨豆腐,夏天就自己打涼粉,生活很愜意。三月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奶奶就用麵捏成小燕子,晾幹,串起來掛到我們脖子裏。臘八就把五穀大棗串起來掛在脖子上。

家家戶戶都住在高山上,要從山腳挑水吃,所以大家很注意節約用水。以前有人一生隻洗三次澡,出生,嫁人和死後。其實也不算很誇張。現在大家都用泵抽水,也很方便了。我們那裏缺水,村裏隻有一條小溪,很小,剛蓋過腳麵。但有水就有生氣,最重要的還有灌溉農田。有點積水的地方就會有小朋友去遊泳,婦女們在河裏洗衣,拉家常。冬天的時候可以滑冰,自製的冰車在冰麵上飛馳。初夏時去抓蝌蚪,看著蝌蚪的小腳長出來逐漸變成青蛙。我喜歡夜深人靜時的蛙叫聲。奶奶喜歡晚上盤腿坐在炕上給我們講鬼故事或者各種迷信,還用鬼火嚇唬我。所以我從小就怕鬼,怕黑暗,更加迷信。大家都不知道外麵的世界是怎麽樣的,因為交通很不便。有人要是從外地來,大家總要問這問那。我叔叔見了一次火車,回來就吹火車有多長,看不到盡頭。那時對乘火車充滿憧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