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黃埔軍校】

(2017-07-27 21:34:24) 下一個

 

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別稱黃埔軍校,簡稱陸軍官校陸官,是中華民國軍校

成立於1924年6月16日,

因創校於廣東廣州黃埔,故世人也稱它叫「黃埔軍校

廣州市長洲島黃埔港是中國華南地區第一大港。自古稱黃埔鎮扶胥。

陸軍官校創立時,命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1927年,陸軍官校遷往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市,改為隸屬國民政府

並更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是國共合作的產物,有著刻畫很深的發展軌跡,經曆了各個特殊的曆史階段。

黃埔軍校在大陸共辦23期,本校(總校)畢業學生計有52438人。

由於這一期間處在特殊的戰爭環境,前線急需基層指揮員,黃埔軍校在各地還開辦了多所分校,學員、學生受訓時間普遍較短,學期比較靈活,有的甚至僅有兩三個月,在學會某一項兵科技術、戰術後即算是畢業。因此,從分校畢業的各種學員、學生、軍官超過了總校畢業生的數量,計有125500餘人。

本校(總校)和各地分校畢業學員、學生共計約18萬人。

黃埔軍校從1924年創辦到1927年大革命失敗的3年時間裏,共招收了6期學生,1萬餘人。

其中除了第5、第6期是在蔣介石公開叛變、大革命失敗後畢業的外,

其餘1至4期共4971人都是大革命時期畢業的。

1924年初至1927年4月,在校史上常稱為是黃埔本校時期。

 

第一期學生1924年5月入學。學期僅半年,相當於速成班,科目也僅有步兵科。正式招收的4個隊於11月底畢業,由程潛的湘軍講武堂合並到軍校的學生即第6隊於1925年初畢業。

 

他們除一部留軍校外,多數被分配到軍校教導團,也有少量學生被派往海軍等單位。

 

第二期學生於1924年8月、10月、11月相繼入學,學期原本也為半年,但因各地學生隨到隨入校的原因,延遲至10個多月,畢業於1925年9月。學生大多被派往國民革命軍第1軍。

 

這一期科目分為四個:步兵科(兩個隊)、炮兵、工科,輜重科(各1個隊),但學生人數比第一期少180餘人,也就是少了湘軍講武堂這種學校半路合並加入。

 

第三期學生於1924年12月相繼入校,學期為1年,1926年1月畢業,大多被派往國民革命軍第1軍,也有部分被派往其它各軍。本期學生分為9個隊和1個騎兵隊,有1225人。

 

第四期學生於1925年7月至1926年1月,分7批入校,學期1年,1926年10月畢業,計2314人(不含潮州分校)。設有步兵、炮兵、工兵、政治、經理四科。學生畢業時國民黨正準備通過《國民革命軍北伐宣言》,以8個軍10萬餘人進行北伐戰爭,他們大多被派往部隊,隨軍參加北伐。

 

第五期學生於1926年1至3月入學,學校名稱因國民革命軍各軍所辦的軍校與黃埔軍校合並而改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分步、炮、工、政治、經理5個科,組成6個大隊、17個中隊、53個區隊。

 

他們畢業時,國共已經反目成仇,軍校也分為了兩部分:

 

1700名政治、炮兵、工兵科學生由中共領導人惲代英主持畢業典禮,於1927年5月和7月在千裏之外的武昌畢業;

 

約1400名留在長洲島的步兵、經理科學生,後來奉蔣介石之召前往南京,由何應欽主持畢業典禮,於1927年8月15日畢業。

 

第六期學生於1926年7月至10月相繼入學,分步、炮、工科。他們入校時,不僅校長蔣介石和多數教官已經離開軍校,開赴北方前線,基本上沒有了與他們結識從而獲得重用的機會,不久還因蔣介石“清黨”,國共合作破裂,經曆了種種慘烈的陣痛。

 

因此,黃埔學生以第1至第4期學生成就最大

 

這幾期的黃埔學生,無論黨派信仰如何,在1927年4月蔣介石“清黨”前後的幾年時間,如果在蔣介石嫡係部隊以外的地方“混”得不夠好,甚至流離失所,都不要緊,機會之門仍然給他們留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