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雲 中共聖壇上的完人聖人~?】

(2017-01-29 01:46:53) 下一個

 

陳雲是中共黨內一個重要人物

一個近乎奇跡的人物。

陳雲生於1905年

鄧小平生於1904年

林彪生於1907年

他仨都比毛劉周朱 小10幾歲,命裏的後梯隊。

 

陳雲資格很老,1925-6年入黨,1931年任中央委員,1934年任政治局常委。

=============

1962年一月北京七千人大會時

政治局常委都應表態發言講話

毛澤東3次請陳雲發表意見

陳雲說還在調查,考慮不成熟,不講。

 

對於此舉有幾種看法:

1,符合黨性黨章黨規,肚裏不同意毛等的意見,但不反對,隻是保留自己的意見

2,不對當時大會大多數人的發熱傾向潑冷水,不讓毛澤東難堪

3,怕與毛澤東的意見不合,被整

4,讓全黨大多數幹部包括毛澤東在內,吃吃教訓, 付付學費

5,黨性 人性差,在最大的一次黨代會上,異而不語,知而不言

5,尖滑 圓滑 滑頭

6,虛偽 陰險

7, 您認為呢?

===================

 

 

 

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開的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陳雲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王明在六屆四中全會上,在共產國際東方部副部長米夫的支持下,

不是中央委員的王明不僅被補選為中央委員,而且成為政治局委員。

從這時起, 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領導機關內開始了長達四年的統治。   

向忠發背叛後的1931 年6 月至9 月,米夫以共產國際的名義指定王明為中共中央代理總書記

進入9 月,上海的白色恐怖越加嚴重,中央機關開始分批轉移,前往中央蘇區。

周恩來赴蘇區任中共蘇區中央局書記。

王明為躲避國內的恐怖環境,決定離開上海到蘇聯擔任瞿秋白離任回國後一直空缺的

共產國際中國代表團團長的職位。

周恩來認為他自己不適合擔任黨的總書記。

當時政治局常委盧福坦要當總書記,王明和周恩來都不同意,

於是定下來不設總書記,而叫“總負責人”。

王明臨赴蘇前,作了機關來控製他去蘇後的國內中央最高領導層,

以保證中央總書記的職位,永遠給他留著。

即 成立臨時中央政治局,決定由 博古、張聞天、盧福坦、李竹生、康生、陳雲六人組成,

博古、張聞天、盧福坦為常委,博古任總負責人。

1931年9月22日,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開第一次會議。

會上,博古宣布共產國際來電,批準成立臨時中央政治局

陳雲為臨時中央政治局九名委員之一。

1931 年10 月10 日,共產國際批準上述任命。

1925年11月入黨的,不是中央委員的黨員 博古 成了臨時中央的總負責人。

 

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由

博古、張聞天盧福坦李竹生康生陳雲黃平劉少奇王雲程等九人組成??

博古、張聞天、盧福坦為常委

同年10月18日,陳紹禹、周恩來相繼離開上海,

24歲的不是中央委員的博古擔任中共中央代理總書記,

其領導的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接受 共產國際駐上海的代表直接指導。

 

1932年3月14日,陳雲任中共臨時中央常委、全國總工會黨團書記,

1934年1月15日—18日中共六屆五中全會在瑞金召開,

29歲的陳雲被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治局常委,在中央蘇區的四名書記之一。

毛澤東時為政治局委員。

 

至於陳雲為何能成為那時的高級領導之一,與向忠發為何能當總書記同理

可能原因:片麵強調  店員 工人 出身,當時的共產國際代表在滬--- 樓台月

海歸派 包括 周恩來 等等同理。

而在江西瑞金紅區戰火中拚搏的朱毛陳彭等 則遠離上海。

 

 

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最早選出中央書記處。

最早提出設立中央書記處(同時即是中央常委會)的,是上海中共“臨時中央”。

據查1932年12月27日共產國際收到上海“中央的意見”,提出“書記處由6人組成”,

即秦邦憲、張聞天、陳雲、周恩來、任弼時、項英。“改組將在蘇區全會上進行。”

1933年10月7日共產國際給中共“臨時中央”電報稱:

“你們關於政治局和書記處組成人員的建議,總的來說,我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

“中央書記處……我們建議由以下五人組成:

莫斯克文(周恩來)、項英、王明、張國燾和波戈列洛夫(秦邦憲)。請盡快討論並告訴我們。”

同年11月4日,中共“臨時中央”致電共產國際:

“同意政治局和書記處的組成人員……我們還建議

伊思美洛夫(張聞天)和廖陳雲(陳雲)參加書記處。請電告。”

1934年1月中旬,在中央蘇區瑞金召開的中共六屆五中全會,改選了中央政治局,委員13人。

選出了中共中央機關第一個中央書記處,書記7人,

即:秦邦憲(博古)、張聞天(洛甫)、周恩來、項英、

陳紹禹(王明,在蘇聯)、張國燾(在川陝蘇區)、陳雲。

全會並未選舉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亦未選出中央政治局及常委會主席,

而是中央書記處開會推舉由博古主持工作,負總責。

六大黨章明白寫著是“常務委員會”,而非“中央書記處”。

由於五中全會選舉合乎組織原則,又獲得共產國際同意批準,

因而中央書記處同時即是中央常務委員會。 


  中央紅軍長征後中央書記處的變動。

1934年10月中共中央與中央政府率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中央書記處決定書記項英留在中央蘇區領導蘇區堅持遊擊戰爭,

中央書記處書記秦邦憲、張聞天、周恩來、陳雲隨軍行動,領導長征。

1935年1月召開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糾正了“左”傾冒險主義錯誤,

改組中央領導,即增補毛澤東為中央常委,由張聞天取代秦邦憲負總責,

主持中央書記處工作。從此在黨內、文件上出現了把

“書記”稱為“常委”,兩者並存的現象。

 

=========

 

印象中,抓捕四人幫,陳雲事先不知情。

另一版本:據說,據說,陳雲也參與了粉碎“四?幫”的策劃過程。

1976年9月 毛澤東逝世後,華國鋒、葉劍英等開始考慮解決“四人幫”。

當時,可供 選擇的隻有兩個辦法,

1是召開中共10屆三中全會,用表決的手段把“四人幫”搞下去;

另1個是采取特殊手段把“四人 幫”抓起來。

采取何種方式,頗費思慮。 根據《黨史博覽》後來的報道,

當時的葉劍英想到了長於謀略的陳雲。

葉劍英請王震多次(??)找 陳雲商量。

陳雲覺得中央委員中 “造反派”不少,

“四 人幫”  打著毛澤東的旗號,掌握全部宣傳工具,若投票表決基本沒有把握。

經過反複思考,陳雲才讓王震轉告葉劍英:

“看來,隻有采取抓的辦法。不過,黨內鬥爭,隻這一次,下不為例。”

 

根據《陳雲年譜》的記載,陳雲當時還說:“這場鬥爭不可避免。”

在陳雲的推動下,“中央”下了決心,采取斷然措施抓捕了“四人幫”, 還有不沾邊的毛遠新。

 

在之後公審四人幫的“曆史審判”中,

在“國人皆曰可殺”的氣氛 中,中央政治局開會討論對主犯江青的量刑,

許多同誌主張判江青死刑。

但陳雲認為:

“黨內鬥爭不能開殺戒,否則後代不好辦……如隻我一票反對,也要記錄在案……

你們堅決要殺,請在會 議記錄中寫上‘陳雲同誌不同意’。”

最終,根據陳雲的意見,最高特別法院特別審判庭對林彪、江青集團的審判名單,

由原來的100多名集中到10個主犯。 在判決中,

江青也隻被判處死刑緩期2年執行,後改判無期徒刑。

此後,陳雲頂著政治壓力,在1977年3月中共中央工作會議上挺鄧小平複出,

 

http://www.wenxuecity.com/news/2016/02/19/4984740_print.html

 

---------

 

對以上傳聞,餘下不能判斷真偽,留待讀者自斷。

 

陳雲  還在會上 提出 : 警惕和清理“三種人”

看似不溫不火的 三個字,將文革新派勢力借此名譽一掃而光,可謂釜底抽薪。

 

Image result for 陳雲打算盤,老謀深算 趙樸初題詩

老謀深算

 

 

File:People's daily 13 Aug 1958 .jpg

File:People's commune Nursery school.jpg

人民公社的幼兒園

毛澤東身後,所有罪責都是毛澤東的

其實

Image result for 毛澤東 河南

1952年10月31日,毛澤東在鄭州邙山頭上遠眺黃河

 

大躍進是由周恩來等提出部署的,毛澤東大力支持的。

大鍋飯 大食堂 是劉少奇的傑作,他親自提倡布置的。

 

Image result for 毛澤東 河南

1958年8月河南省委書記吳芝圃對當時在河南農村視察的毛澤東說:

"馬克思創建了巴黎公社,這裏的農民自發地成立了人民公社是件新生事物,

省委給以了肯定和支持。" 毛澤東聽後很感興趣,頻頻點頭說:

"好嘛(麽),人民公社好。"

他是毛主席麵前的第一大紅人,沒有他,就沒有井岡山會師

http://www.mzfxw.com/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18&id=52319

 

=====================

 

1962-01 七千人大會上

5人

 

6人

6人

7人

 

---------------------

 

 七千人大會上,中央領導人大都在大會或小組討論會上發了言。

毛澤東 劉少奇 鄧小平 林彪 周恩來 朱德 都先後講了話

陳雲,中共中央副主席,是中共第五號人物,也是中共中央七大常委之一。

七千人大會前,毛澤東曾布置中央常委都要在會上講一講。會議期間,

毛澤東也曾親自請陳雲講話,陳雲都以

“在做工業調查,還沒有調查完,現在還沒有把握來講”為由,婉絕了。

據說:毛澤東問他哪一年可以講,他說過半年以後。

  陳雲是唯一在大會、小會上都沒有發言的黨中央常委,副主席。

當時會議民主氣氛之濃厚,是與會者公認的。

作為分管經濟工作的中央領導,陳雲為什麽大會、小會都不講話呢?

7千人大會後次日(2月8日), 毛澤東南下武漢。

大會閉幕後,僅隔13天(並非陳說的半年),就在中南海西樓會議講話,一口氣講了兩個多小時。

陳並非胸無成竹,而是時機未到。

毛澤東 當然事後也是知道了 陳雲西樓會議講話和內容的。

陳雲所說“現在還沒有把握來講”,不是他真正的理由,而是一種婉轉的拒絕。

  時隔26年後,1988年5月21日,陳雲在一次談話中說出兩個原因:

“一九六二年七千人大會,毛主席要我講話,我不講話,

主要是和稀泥這不是我陳雲的性格,同時不能給毛主席難堪。”

(據說 這是與陳雲關係很近的 經濟學專家  薛暮橋透露的,見之於《陳雲傳》?)

==========

西樓會議即於1962年2月21日至23日在北京中南海西樓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

會議由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家主席劉少奇主持,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因在武漢,未出席這次會議。

政治局常委中除毛澤東和林彪之外共有十六人參加的後來習慣上被稱為是“西樓會議”

的此次政治局常委擴大會議。

會議的中心是討論1962年的國家財政預算和整個經濟形勢等問題,

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陳雲做了“五個方麵的困難和六項解決措施”

的長篇講話。

對當時的國民經濟調整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會後,劉少奇、鄧小平和周恩來曾到武漢向毛澤東報告會議情況。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6%A5%BC%E4%BC%9A%E8%AE%AE

陳雲在“反冒進”問題上,受到毛澤東的批評後,一直比較謹慎。據說,“大躍進”正熱的時候,

經濟學家薛暮橋曾私下對陳雲說,希望他找毛澤東談談對“大躍進”中的一些問題的想法。

陳雲說:

“現在不是毛主席一個人熱,全國許多領導都熱,

不吃一點苦頭,這些話是聽 不進去的。”

在“大躍進”運動中,不少領導人隨聲附和跟著發熱,陳雲也熱,但沒有狂熱,基本保持了沉默。

鄧小平回憶那一段曆史說:

“‘大躍進’,毛澤東同誌頭腦發熱,我們不發熱?

劉少奇同誌、周恩來同誌和我都沒有反對,陳雲同誌沒有說話。”

http://www.shz100.com/article-1214-5.html 

鄧僅僅是 沒有反對嗎?

林鐵 劉瀾濤 於彤軒 鄧小平 楊尚昆

 

時任人民日報社長兼總編吳冷西的相關回憶。他說:

“在大躍進運動中,開始自己因毛主席的再三盯矚,還是比較慎重,但到了6月份就‘隨大流’了。

因為當時的形勢是:把宣傳口關的這批中央領導‘思想解放,敢想敢做’的呼聲壓倒一切。

而毛澤東的留有餘地或壓縮空氣的聲音微弱。在當時中央領導層中,他是少數者。

所以我隻好‘隨大流’跟多數中央領導走,特別是跟把宣傳口關的主要領導人xxx、xxx走。

對於1958年《人民日報》和新華社鼓吹‘五風’的錯誤,應是把宣傳口關的中央領導xxx、xxx等人負責。

當然,雖然不能說《人民日報》和新華社應對1958年的‘浮誇風’和‘共產風’負有主要責任

但我主持這兩個單位的宣傳工作,在這期間造成的惡劣影響,至今仍感內疚。”

(見吳冷西《憶毛主席》72頁)  

到底是誰“頭腦發熱”?看了吳冷西的回憶,大家恐怕已經很清楚了吧?

讓我們再來看看發生在大躍進時期的兩件事。  

第一件: 1958年8月13日 ,毛澤東去天津新意村參觀稻田,有關領導匯報說,畝產可達10萬斤,

毛澤東聽後搖頭撇嘴,表示不相信。毛澤東說:不可能的事。

他指著一位領導說,你沒有種過地,這不是放衛星,是“放大炮”。吹牛,靠不住的,

我是種過地的,畝產10萬斤,堆也堆不起來麽!

(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第138頁,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年版)。  

第二件:毛澤東視察到湖北省,省委第一書記王任重講,有一塊實驗田,水稻畝產上萬斤。

毛澤東搖頭說:我不相信。一位外國朋友問毛澤東,畝產萬斤糧的奇跡是怎樣創造出來的,

他一笑置之,說:不要相信這些騙人的數字。

(許全興:《毛澤東晚年的理論與實踐》,第138—139頁)  

看了上麵的回憶文字,再看看那兩張老照片,我們什麽都不需要說了。

這難道還不能證明誰的“頭腦發熱”嗎?這難道還不能看出誰是騙子和小人嗎?  
 

 

http://www.wyzxwk.com/Article/lishi/2013/12/309947.html

在已收入到了《陳雲文選》之中,但日期卻標注為了是一九六二年二月八日的

陳雲在“七千人大會”期間出席陝西省參加“七千人大會”的全體幹部會議上所做的

《怎樣使我們的認識更正確些》的講話中,

陳雲以黨中央副主席的身份這樣批評和告誡參加會議的全體同誌:

“這幾年我們黨內生活不正常,‘逢人隻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這種現象是非常危險的。

一個人說話有時免不了說錯,一點錯話不說那是不可能的。在黨內不怕有人說錯話,就怕有人不說話。

有些‘聰明人’,見麵就是‘今天天氣哈哈哈’,看到了缺點、錯誤也不提。如果這樣下去,

我們的革命事業就不能成功,肯定要失敗的。   這次大會取得了非常大的勝利,不要低估了。

隻要我們有勇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這一條,堅持真理,改正錯誤,我們共產黨將無敵於天下。”

=========

 

----------

據說:

1958年4月的漢口會議,毛澤東說了這麽幾句話:

有些人可能是“觀潮派”、“秋後算賬派”。他說:如果今年得不到豐 收,還會有人出來說

“我早就有先見之明,還是我的對”。到那時又要刮台風的。

黨內中間偏右的人是“觀潮派”,他們是“樓觀滄海月,門對浙江潮”。

 

-----------

 

出席遵義會議的政治局常委,除博古、張聞天、周恩來、陳雲四人外,

會議結束後又增加了毛澤東

毛澤東出席會議時是政治局委員,會上他被補選為常委。這是遵義會議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出席遵義會議後不久,在紅軍隊伍中便不見了陳雲的蹤影。

其實,陳雲是奉中共中央之命,擔負重要任務,秘密離開了紅軍,前往上海……

派陳雲作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上海,是在1935年5月29日紅軍奪取瀘定橋當天晚上召開的會議上決定的。

據陳雲1985年2月回憶,參加此次會議的有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張聞天、王稼祥和陳雲等人。

會議主要做出了兩項決定:

關於紅軍的前進線路,紅軍向北走雪山草地一線,避開人口稠密地區,

與在岷江流域一帶活動的紅四方麵軍會合;

再者就是派陳雲到上海恢複黨在白區的組織,並與共產國際取得聯係。

一路風險不表,陳雲於1935年6月底到達上海。

陳雲在上海秘密會見了孫中山夫人宋慶齡,請求她幫助安排赴蘇。

  宋慶齡安排陳雲搭乘一艘蘇聯貨輪,由潘企之護送。

與陳雲同行的有中共“一大”代表陳潭秋,瞿秋白夫人楊之華,還有何叔衡的女兒何實楚。

  這樣,陳雲一行於1935年8月5日離滬赴蘇聯

1935年8月20日(半月後),陳雲到達莫斯科之際,正值共產國際第七次代表大會剛剛結束。

  共產國際“七大”舉行時,雖然還不知道中國共產黨召開了遵義會議,

但是毛澤東和王明、張國燾、朱德均被選為共產國際執行委員,王明被選入主席團。

季米特洛夫受命直接負責處理中國問題。

王明、康生、王榮(吳玉章)、梁樸(饒漱石)在大會上發言。

  就在共產國際“七大”期間,出於對斷了線的中國共產黨的關注,

共產國際派出一位重要的密使前往中國,尋找中共中央。

  此人是資深的中共黨員,作為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成員在莫斯科已生活了近3年。

  在莫斯科時他叫“李複之”,受命回中國時臨時取了個化名“張浩”。

回到中國後,在中共內部,他又使用“林育英”這名字。然而,在他赴蘇之前,

國民黨曾以高額賞金緝捕此人,而懸賞布告上卻寫著他的化名“林仲丹”——

其實,他的本名叫林育英,字祚培,湖北黃岡人,是林彪的同鄉、堂兄(林彪本名林育蓉)。

他的母親姓張,因此取名張浩。

 

  林育英的名字如今鮮為人知,可是當他作為共產國際特使回國後,曾起過重大作用。

  就在林育英剛剛啟程離開莫斯科時,陳雲和潘漢年到達莫斯科。

共產國際正急切地想知道中國共產黨的近況,陳雲和潘漢年的到來,可謂“及時雨”,把斷了的線接上了。

  當時,在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之中,王明任候補書記,康生、毛澤東等為常委,陳雲等為執行委員。

陳雲在莫斯科一邊參加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團的工作,一邊在列寧學校學習。

 

1937年11月29日,

毛澤東、張聞天、周恩來、朱德、博古、張國燾等中國共產黨領導人,

齊集延安機場,靜候著一架專機的降臨。

  一個黑點在天際出現,隆隆機聲由遠而近,一架蘇製軍用運輸機終於降落在機場。

  這架飛機來自莫斯科。隻是由於續航能力有限,不得不中途在新疆迪化

(今烏魯木齊)和甘肅蘭州降落、加油。

當時,正處於抗日戰爭時期,根據蘇聯政府和國民黨政府簽訂的協定,開辟了西北航線,

從蘇聯運輸軍用物資來中國,幫助中國抗日。

這樣,蘇聯運輸機就不定時地在莫斯科、迪化、蘭州之間飛行。

這架運輸機在飛抵蘭州之後,原本要返航蘇聯,卻從蘭州秘密地飛往了延安……

 

從機艙裏走出一位個子矮小的人物,那雙高統發亮的黑皮靴顯得格外醒目。

他擺著一副領袖的架勢,在機艙門口站了片刻,頻頻向歡迎的人們招手,留下充分的時間給攝影記者拍照。

  此人便是王明——陳紹禹。自從1931年10月18日和妻子孟慶樹在上海登上赴蘇海輪,匆匆6個春秋過去了。

和王明同機來延安的,還有 陳雲 和 康生。

 

 

 

仔細看 周公身右 正好遮擋了 另一人

周恩來身旁為 齊燕酩 國務院副秘書長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Related image

 

------------------

 

毛澤東 與 警衛員 陳長江

陳長江曾回憶,20多年裏,如果有那麽10多天看不到他,毛澤東就會問“長江,他到哪裏去了?”

在警衛毛澤東的25年裏,陳長江曾親曆毛澤東接見紅衛兵、九一三事件、周恩來逝世等多個重要曆史時刻。

1966年,毛澤東曾先後8次接見紅衛兵。據陳長江回憶,在某次接見前,

毛澤東笑著說:“今天我又要罰站去了……”

陳長江說:“主席,你可以坐下麽,何必一定要站著呢?”

毛澤東認真地說:

我哪裏能像你們有那樣多的自由,想坐就坐在那裏。

不行,每次我還得站著,不然人家大都是從外地來卻看不到我,就不高興,

我就過不了關!”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前排左起:項英、凱豐、王明、陳雲、劉少奇;

後排左起:康生、彭德懷、張聞天、張國燾、林伯渠、秦邦憲、周恩來、毛澤東。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1945年,產生了中共“五大書記”,即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毛主席和周恩來去重慶談判時,為了以防不測,任命了兩位“候補書記”,就是 陳雲和彭真。

1950年10月27日任弼時病逝後,陳雲作為繼任者,成為“五大書記”之一,與毛主席、周總理等人並列。

建國後,陳雲擔任政務院副總理兼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

薄一波,馬寅初,李富春,鄧小平,李先念等為副手。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Image result for 鄧小平 陳雲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Image result for 鄧小平 陳雲

1950年代毛主席和陳雲在北戴河看海

1966年毛主席和陳雲在天安門城樓上交談。

 

彭真和毛主席的鬥爭 彭真晚年談毛主席圖 彭真與陳雲的關係圖

Related image

陳  與 鄧  謙讓 誰先行

----------

Image result for 鄧小平 陳雲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陳雲晚年多次提到延安時期毛主席要他讀哲學,使他終身受益的事情。

陳雲的座右銘是:

不唯上、不唯書、隻唯實。

交換、比較、反複。

 

1980年11月上旬,陳雲在接見《若幹曆史決議》起草小組成員時,

對毛澤東的評價作出指導性意見,他說了三點:


(1)對毛澤東的錯誤,主要講他的破壞民主集中製。要著重寫這個,其他的可以少說。

 (2)毛澤東的責任在黨中央占什麽位置?就整個黨中央是否可以說,

毛澤東的責任是主要的。黨中央作為一個教訓來說,有責任,沒有堅決鬥爭。

假如中央常委的人,除毛澤東外都是彭德懷,那麽局麵會不會有所不同?

作為一個黨中央的集體,應該把自己的責任承擔起來。

(3)對毛澤東的錯誤,地方的同誌要負一定的責任。毛澤東老講北京空氣不好,

不願呆在北京,這些話的意思,就是不願同中央常委談話、見麵。

他願意見的首先是華東的柯慶施,其次是西南,再其次是中南。

就是說,對毛澤東所犯的錯誤,有些地方領導人也是有一定責任的。



以上意見經過核對當時陳雲同誌的講話並且核對記錄人胡喬木的筆記以後,

被載於中共中央為紀念陳雲同誌誕辰一百周年的《百年陳雲》一書的382頁上。??

(該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2005年1月第一版)

Image result for 毛主席 陳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