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下奇跡 趙州橋 還真不是 凡人 修建的!】

(2016-04-07 20:09:27) 下一個

 

 

File:Quarter circle bridge.jpg

趙州橋 傳說1400多年前 魯班爺修的

確鑿 的 是 匠人 李春 設計和建造的

古代的李春 讓現代中國橋梁專家  茅以升 和 建築學家 梁思成  驚歎稱奇

甚至 百思不得其解

更驚奇了日本和西方的 建築家和橋梁家 !

 

 

安濟橋是目前世界最古老的現存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圓弧拱橋。歐洲到19世紀中葉才出現類似的敞肩空撞券橋。

安濟橋上個部件的裝飾也十分精美,頂部,塑造出想像中的吸水獸,寄托大橋不受水害、長存無疆的良好願望;欄板望柱上雕刻著精美的石雕群像,各式蛟龍、獸麵、花飾、竹節等,尤以蛟龍最為精美。蛟龍或盤踞遊戲,或登陸入水,變幻多端,神態極為動人。雕作刀法遒勁有力,藝術風格新穎豪放。

 

 

與安濟橋同時期河北井陘縣615年建成的樓殿橋,扁平率更低,隻有0.32,但跨度小許多,隻18米。河北省還有其他兩座1/4弧形拱橋,1130年建成的宋代趙縣永通橋,跨度25.9米,扁平率0.23,為扁平率之冠,還有1175年建成的金朝灤縣淩空橋,跨度20米,扁平率0.3。

 

西方直到13世紀,跨度在24米以上的大跨度弧拱橋,扁平率都在0.70-0.83之間,基本上屬於半圓拱橋。例如古羅馬前62年的 Fabriccius 橋,跨度24.8米,扁平率為0.83,與圓心夾角為159°,基本上是一座半圓拱橋。1187年法國聖貝內澤橋,跨度33.7米,扁平率0.70。 歐洲現存最早的圓弧拱橋建於2世紀的Alconétar多孔橋遺跡,扁平率0.5-0.6(高寬比為0.25-0.3),但跨度很小,第一、二拱跨度僅僅為6.72米,7.28米。扁平的大跨度圓弧拱橋在14世紀初在歐洲始露端倪,例如1306年法國羅拿河上的 St Esprit橋,跨度34米,扁平率為0.51,無論跨度或扁平率都不及安濟橋。要到14世紀中葉開始,大跨度1/4圓拱橋才在歐洲流行。歐洲到了1345年才出現跨度29.9米,扁平率為0.37的大跨度扁平1/4圓弧拱橋——佛羅倫薩老橋

 

 

年代 地點 跨度(米) 扁平率 高跨比 圓弧半徑 圓弧角度 弧長/跨度
前62年 羅馬 Pons Fabricius 24.8 0.83 0.42 12.6 159 1.41
2世紀 西班牙 Alconétar橋 6.72 0.5 0.25 4.2 105 1.16
300年 土耳其 利米拉橋 12.87   0.16      
610年 河北省趙縣 趙州橋 37.5 0.38 0.19 28 84 1.1
615年 河北井陘縣 樓殿橋 18 0.33 0.17 15 73.7 1.07
1130年 河北趙縣 永通橋 25.9 0.23 0.12 29.5 52.2 1.04
1187年 法國 聖貝內澤橋 33.7 0.83 0.42 17.1 159 1.41
1345年 佛羅倫薩 老橋 29.9 0.37 0.19 22.8 82 1.09

 

趙州橋又稱安濟橋,坐落在河北省趙縣洨河上,橫跨在37米多寬的河麵上,因橋體全部用石料建成,俗稱“大石橋”。

建於隋朝年間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師李春設計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

是當今世界上現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單孔敞肩石拱橋

趙州橋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結晶,開創了中國橋梁建造的嶄新局麵。

約1397年(也有些資料為大約700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石拱橋。但此前歐洲已有三層石拱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