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楊靖宇 趙尚誌 陳翰章 三位被日軍梟首的抗聯英雄將軍】

(2016-02-29 00:58:10) 下一個

 

說起 抗聯英烈  楊靖宇 趙尚誌 趙一曼 李兆麟 是我們熟知的民族英雄

楊靖宇 趙尚誌 陳翰章  是三位被日軍梟首的抗聯英雄將軍

據不完全統計,東北抗日聯軍在14年的抗日戰爭中(1931~1945)共斃敵偽18.37萬人

有力的 打擊 和牽製了日寇對全國其他地區的侵略力量 

1939年10月 陳翰章 孤軍猝遇日寇於鏡泊湖畔,與敵人殊死奮戰,英勇就義,年僅27歲。

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楊靖宇 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

1942年2月12日,趙尚誌 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年僅34歲。

 

 

 

 這是一張81年前的合影。照片上身著“協和服”(日本殖民者別有用心設計的偽滿官員服裝)的兩個人

實際上是兩位東北抗聯英雄。左為 陳翰章,右是 郎殿甲

1939年 陳翰章與郎殿甲在敦化“日新寫真館”合影留念。


陳翰章

滿族,吉林省敦化縣人,1932年1月加入吉林救國軍,任前方司令部秘書。同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5年,被委任為東北抗日聯軍第五軍第二師參謀兼中共師黨委書記。

1936年4月,調任抗聯第二軍第五師師長。

1938年5月,任抗聯第一路軍第三方麵軍指揮兼中共東南滿省委委員。

 1939年10月,在日寇第三階段的圍剿中,陳翰章孤軍猝遇日寇於鏡泊湖畔,與敵人展開了殊死戰鬥。

因寡不敵眾,年僅27歲的陳翰章英勇就義。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將軍因叛徒出賣戰死殉國,而率部包圍他的,正是將軍曾信任的部下。友軍的覆沒,使得陳翰章的處境更為艱難,在他犧牲的前夕,部隊僅剩下了幾十人。

  據日本檔案記錄,

1940年12月7日夜裏,陳翰章率部從灣溝村西麵的鷹蟒山,向小灣溝的東南方向前進。一名女戰士因為忍受不了饑餓,離開隊伍到灣溝村尋求食物,被村自衛團員捕獲。自衛團員將她押解到村內的偽警察分駐所,得到了陳翰章部行動的情報。日偽軍隨即將陳翰章藏身的山林圍得水泄不通。

  12月8日13點20分,討伐隊在灣溝村附近與陳翰章部 15人遭遇。13點30分,雙方開始交戰,擁有兵員優勢、裝備精良的警察大隊打散了陳翰章部,陳翰章壯烈犧牲,年僅27歲。

  陳將軍被擊中後並未當場犧牲,而是用日語痛罵日軍,恨其入骨的敵人將他的舌頭割去,口不能言的陳翰章則怒目相視,敵人又剜其雙目。最後日軍將陳翰章的頭顱砍下帶走,並將遺體放在村裏震懾群眾。

  陳翰章與楊靖宇的遺首被日軍浸泡在福爾馬林中,作為戰利品存放在長春的關東軍醫學部內。日本戰敗投降後,1948年遺首被長春地下黨發現並設法偷出。

2013年6月13日,應將軍親屬請求,將軍的遺首在故鄉敦化章烈士陵園舉行了“身首合葬”儀式。在莊嚴的國際歌聲中,禮兵在將軍的靈柩覆蓋上了黨旗、國旗。

這位傳奇抗聯將領,終於在犧牲73年後獲得了安息。

 


  郎殿甲

滿族,吉林省吉林市豐滿區烏拉街鎮學古村人,1931年從軍。“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隨所部沿鬆花江北上。1932年投奔陳翰章部,同年參加了攻打寧安城的戰役,並在戰鬥中負傷。,,,

1939年6月11日,參加了陳翰章指揮的寒蔥嶺伏擊戰,擊斃了日寇“討伐隊”鬆島部隊長,給日寇以重創。戰鬥結束後,日寇懷疑郎殿甲是抗聯成員,遂將其逮捕,拷問審訊未果。郎殿甲被保釋出獄後,跟隨陳翰章參加了敦化牛心頂子“詐降”戰鬥,獲得成功。

回到敦化後,為共慶勝利,永誌紀念,陳翰章與郎殿甲在敦化“日新寫真館”合影留念。 

 

 

日偽軍擁著 炫耀楊將軍的身體

 

在冰天雪地,彈盡糧絕 四麵受敵的危急情況下,楊靖宇 孤身一人與大量敵人周旋戰鬥幾晝夜後壯烈犧牲。

由於叛徒和漢奸的出賣,1940年2月23日下午4時30分,楊靖宇被敵彈射中胸膛,壯烈殉國,年僅35歲。

楊靖宇為國捐軀後,日本侵略者剖開了他的遺體,發現他的胃餓得變了形,裏麵除了尚未消化的草根和棉絮,連一粒糧食都沒有!壯士喋血,為爭民族之氣,連殘暴的侵略者也震驚和折服了。

當年參與“圍剿”的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穀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認:

“雖為敵人,睹其壯烈亦為之感歎:大大的英雄!”並特意為楊靖宇舉行了“慰靈祭”。

 

1949年5月,郭沫若先生在黑龍江參觀東北烈士紀念館後寫下了歌頌靖宇將軍的詩篇:

頭顱可斷腹可剖,烈愾難消誌不磨。碧血青蒿兩千古,於今赤旆滿山河。

 

 

 

 1957年8月20日靖宇縣人民移送將軍遺體往通化

 

 

參加楊靖宇公祭安葬大會的原東北抗日聯軍部分同誌在楊靖宇靈堂前合影。(自左向右)前排:

於天放、周保中、馮仲雲、張林、王鈞、王一知。二排:徐光、馮詠瑩、伊俊山、 ...

 

 

抗日英雄楊靖宇犧牲後為何要三次安葬才入土為安

1958年2月23日,在楊靖宇殉國18周年之際,

通化市楊靖宇烈士陵園將楊靖宇的遺體與遺首對接起來

舉行了“楊靖宇將軍公祭安葬大會”。

    在楊靖宇將軍的靈堂上,烈士的遺體覆蓋著鮮紅的五星紅旗。靈堂前懸掛著烈士的巨幅遺像,

兩旁放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 及中共中央、國務院、內務部、國防部、總政治部、總參謀部等敬獻的花圈

 

朝鮮領導人金日成、崔庸健、金一、金光俠、崔憲敬獻的花圈緞帶上寫著:

獻給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熱烈的共產主義者和英勇抗日鬥士楊靖宇同誌

上午10時,公祭安葬大會在哀樂聲中開始,中共中央代表康生向楊靖宇將軍敬獻花圈。

中共通化市委書記趙明勤宣讀祭文,中央書記處書記康生代表中共中央致悼詞,

國防部代表鄧華上將介紹了東北抗聯和楊靖宇艱苦奮戰的經曆。

靖宇將軍的兒子馬從雲代表遺屬感謝黨和政府對烈士家屬的關懷和照顧,要繼承父親的遺誌,

為社會主義奮鬥到底。

朱德總司令為靖宇將軍題詞“人民英雄楊靖宇同誌永垂不朽”。

楊靖宇的家鄉河南省政府確山縣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及東北各省、市以及楊靖宇的生前戰友

家屬等送來的鐵質花圈42個、紙質花圈122個,挽聯66幅。

這是新中國 真正隆重浩大的第一次國葬, 甚於 任弼時之

 

 

 

 

中共在抗戰中犧牲的高級將領盤點,致敬緬懷!

 

1942年2月12日,趙尚誌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趙尚誌犧牲後,敵人將他的遺體用卡車送到佳木斯偽三江省警務廳特務所5處。

日本鋸割斷了趙尚誌凍得僵硬的身軀,留下頭顱邀功領賞,屍身被日寇拋進了鬆花江。

趙尚誌與楊靖宇齊名,在東北抗聯史上合稱“南楊北趙”。

1934年,他手中的第三軍,有十個師,6000餘人,是東北抗聯人數最多、建製規模最大的部隊。

http://m.wanhuajing.com/d52022

 

 

趙尚誌將軍殉難後遺首照

 

趙將軍的頭顱在沉迷62年後終於於2004年6月2日 在長春 般若佛寺 尋得

經專家和公安部鑒定為確實

http://news.sina.com.cn/c/2005-04-19/01176423401.shtml

趙尚誌將軍遺首 尋得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91bc41d0102vidc.html?

 

http://news.sohu.com/20050419/n225254538.shtml

 

長春般若寺  (般(bō)若(rě)寺)寺院建於1928年

1932年開光,正值日軍入侵東北之時,寺院被當作偽滿洲國的國寺。

該寺院門額上的“護國般若寺”五個字,出自溥儀之手。

澍培法師,是 倓虛 在沈陽辦佛學院時的弟子

倓虛法師於一九二二年在長春創建般若寺,工程斷斷續續,建了十年猶未完成。

一九三二年二月,朱子橋居士約倓虛到西安講經,倓虛就召澍培到長春,把般若寺的工程交給澍培照料。

在倓虛老和尚的推薦下,澍培出任般若寺首任住持。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三日,舉行升座典禮。

另說:

1932年,澍培法師來到般若寺,接替倓虛法師主持建寺工程,

直到1936年 舉行了開光典禮,倓虛法師任首任主持。般若寺第二任住持是澍培法師。

1941年日偽時期,由於長春市偽國都城市建設計劃的實施,原寺廟被拆除

在現址重建新寺,重建後正式更名為護國般若寺。

1942年2月12日,趙尚誌犧牲,此後 般若寺主持說動日寇將 趙尚誌的頭顱葬於寺廟內。

是誰在當時極其危險的條件下保護了趙尚誌將軍的顱骨?目前存在兩種說法。

一是長春護國般若寺創建人倓(tán)虛法師,

二是他的弟子  長春護國般若寺第一任住持澍(shù)培大師。

也有說 是這二位法師 聯手 保護了 安葬趙尚誌的頭顱於寺內的。

 

 

趙尚誌將軍顱骨複原石膏像--朝陽紀念館館藏珍品

 

趙尚誌犧牲後,遺體輾轉運到佳木斯三江省警務廳,警務廳長田中要次下令,警備科一警備員殘忍地割下了趙尚誌的頭顱。屍體扔入鬆花江冰窟,頭顱裝進一隻特製木匣,由興山警察署特務室主任東城政雄坐飛機運到長春,在滿洲國治安部內部巡展,之後下落不明。

1987年,從事戰爭史研究的日本朝日新聞社記者山崎枝子(林鬱)找到了東城政雄。東城政雄告訴山崎枝子:當初,趙尚誌的頭顱被運送到長春後,被掩埋在般若寺內。2004年6月1日,沈陽軍區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編導薑寶才為拍攝東北抗日聯軍文獻片來到般若寺,一位僧人告訴他,寺院修繕圍牆時,民工在後院北牆下挖出一顆無名頭骨,後又埋到了淨月潭公園山坡上。薑寶才迅速將此事告知遠在哈爾濱的抗聯老戰士、曾任黑龍江省省長的陳雷及其夫人李敏,以及趙尚誌的胞妹趙尚文。第二天下午6點2分,薑寶才等人在一片遮天蔽日的鬆林中,找到了趙尚誌的頭骨。

趙尚誌顱骨被發現後,東北三省都在積極爭取英雄顱骨的安葬資格。在遼寧省及朝陽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雷鳳祥拿著夜以繼日起草的顱骨安葬及紀念館修建方案,趕赴黑龍江。趙尚誌的胞妹趙尚文老人一頁一頁地仔細翻看,終於被家鄉政府和人民的盛情所感動,同意“三哥”回家鄉安葬。

 

2008年10月25日,朝陽市隆重舉行趙尚誌烈士顱骨安葬儀式和趙尚誌紀念館開館儀式,抗日英雄終於魂歸故裏。

朝陽縣尚誌鄉黨委書記雷鳳祥感慨道:

“趙尚誌將軍功勳卓著,其地位與戰功在抗聯中極其突出。但他的結局,在中華民族的曆史上,卻是少有的悲壯!趙尚誌為革命兩次入獄,一隻眼睛在戰鬥中負傷失明,另一隻眼睛因手術不成功也受到影響。他腳掌中彈,瘸了。因受刑過重,肋骨的肉都沒了。一生未婚、無子。這位當年令日寇聞風喪膽、大名鼎鼎的民族英雄,因抵製王明錯誤路線,遭受不白之冤。兩次被開除黨籍,直到1982年才恢複名譽。無論環境多麽危厄艱險,縱使四麵重圍,他也絕不畏懼,永遠戰鬥在最危險的第一線!無論遭受多少不公平的待遇,甚至被誤解,但他對黨的忠誠,對革命的信仰至死不渝,是一位鐵骨錚錚的純粹的共產黨人!”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jindaishi/detail_2013_06/23/26704374_1.shtml?

 

 

“我作為哈爾濱人似乎感到一絲恥辱,那就是從小父母就給我講述楊靖宇、趙尚誌、李兆麟、趙一曼的故事,從那時起總是感覺他們時刻在我身邊,他們是哈爾濱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和我們息息相關,是哈爾濱這座城市永遠的驕傲。

     趙尚誌將軍是生於朝陽,成長哈爾濱,戰鬥在黑龍江,將軍短暫而驚天地的生命裏程,大部是在黑龍江度過的,將軍革命的一生,也是戰鬥在黑龍江這片熱土上的,在可是我們黑龍江和哈爾濱為將軍做了些什麽?真的愧對將軍在天之靈。

     其實我們不止愧對一個趙尚誌將軍,我們愧對所有的東北抗聯將士,因為我們弄丟東北抗聯的精神!”

 

http://www.bf8848.com/bbs/thread-12393-1-1.html

 



楊靖宇,出生日期1905年,逝世日期1940年,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次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是共產黨優秀黨員,革命家,軍事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