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第一條自己的鐵路 - 京張鐵路 - 詹天佑公】

(2015-12-23 19:26:56) 下一個

 

 

碑文最後一字 其實白了, 當為 像

由時 明國大總統 徐世昌 撰文並書石

 

京張鐵路為詹天佑主持修建並負責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它連接北京豐台區,經八達嶺、居庸關、沙城、宣化等地至河北張家口,

全長約200公裏,1905年10月2日動工,1909年10月2日通車。

京張鐵路建成時,詹天佑(前右第三)

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投入營運的鐵路。這條鐵路工程艱巨。

詹天佑(1861年4月26日—1919年4月24日),漢族,字眷誠,號達朝。英文名:Jeme Tien Yow。

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上饒市)人,生於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現廣州市荔灣區恩寧路十二甫西街芽菜巷42號),

他12歲被清政府官派留學美國,同來30學童,1878年他考入 耶魯大學謝菲爾德學院  民用工程係CE,主修鐵路工程。

1881年 畢業並獲得 耶魯學士學位,幾個月後 這30名學子被清廷召回國,中斷學業,其中僅他和另一位學生完滿畢業。

他是中國近代鐵路工程專家,被譽為中國首位鐵路總工程師。其負責修建了京張鐵路等工程,

有“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之稱。

1905—1909年主持修建我國自主設計並建造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創設“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震驚中外;

在籌劃修建滬嘉、洛潼、津蘆、錦州、萍醴、新易、潮汕、粵漢等鐵路中,成績斐然。著有《鐵路名詞表》《京張鐵路工程紀略》等。

詹天佑是建設京張鐵路的總工程師,後兼任京張鐵路局總辦。

 

京張鐵路青龍橋站,豎立著詹天佑的銅像。

少時 乘車經過兩次 每次都看到 都要看 這座銅像 那時不知名的銅像

車廂裏的人們都聚在銅像側的窗口一睹致敬,有知者 說 此乃 詹天佑 我們乘車鐵路的修建人

是我今生看到的 第一座雕像 銅像 自那時起 他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他不單是智慧 還是意誌和毅力的結合體

多年後 有幸成為他的校友   豈非緣

我曾在校園裏 尋找 他的足跡 未得, 也許太久遠了,也許母校不知道 或者忘記了他

。。。。。

 

贛籍 粵人 戰於斯 葬於斯

1919年 詹天佑 病故 享年57歲   遵其遺願 就長眠於 京張鐵路的 青龍橋站旁

 

 

詹天佑采用南北兩頭同時向隧道中間點鑿進。但隧道實在太長,後加上在中部開鑿兩個直井,

分別可以向相反方向進行開鑿,如此就有六個工作麵同時進行。他運用“折反線”原理,修築“之”字形路線降低爬坡度,

並利用兩頭拉車交叉行進。有人稱之 “人”字型鐵路,在那一段 兩個車頭 一拉一推地上坡。

 

京張鐵路的“人”字形道口。

 

  從北京城出發的這條鐵路要翻越猶如這個城市“太師椅”一樣的燕山山脈,在八達嶺一帶,鐵路要爬上高坡完成對大山的跨越。當年清廷的公文中說“車行三十尺高一尺”,用鐵路專業語言說此處是33‰的坡度。這是修築京張鐵路的最大難點。

  那時候展線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出現,但是被稱為“人”字形的鐵路技術手法得以讓詹天佑成功。北上的火車到了昌平南口站以後,就用兩台蒸汽機車來牽引,一個在前麵拉,一個在後邊推。列車過了青龍橋站向東北方向進入了“人”字形鐵路,走到“人”字的頂頭時,原先推的火車頭改成拉,而原先拉的火車頭又改成推,列車沿著“人”的另一筆向西北前進,列車以此實現了爬坡上山。

以上這一段話中,對於“人”字形鐵路走法的描述,我想絕大多數人都是了解的。而這一段話中的另一個重點是,修建“人”字形鐵路的目的是:上陡坡。而且通過描述可知,這個坡非常陡,人字形鐵路的迂回路線都達到33‰,,,,,,。

 

 

1906年10月24日,他在給他在美國求學時的一位老師的信中表明了他的決心和信念:

“中國已經醒過來了。中國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師和自己的錢來建築鐵路,我好像是列在最前線的中國工程師。所有中外人士都在注視我所主持的京張路工程。如果京張路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個人的不幸,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將會帶給中國很大的損失。在我接受這一任務前後,許多外國人露骨宣稱中國工程師不能擔當京張線的石方和山洞等艱巨工程,但是我堅持我的工程,現第一段工程已經完工……。”

京張鐵路通車典禮

 

 

 中山視察京張鐵路

 

京城近旁修築鐵路,常要付出意想不到的“代價”。鐵路要經過一個前任道員家的墳地,他是皇室的親戚,在朝野均有勢力。此人率眾鬧事,阻止工程,私下又許以重賄,要求改道。可是北麵、南麵、西麵都是權貴的墓地,要大改道不知要造成多大的浪費。詹天佑忍辱負重,花費許多時間跟權貴周旋,終於讓鐵路從墓牆外通過。但為保持“風水”,答應另修一條河,派官員拈香設祭,路成後,再立碑紀念。工程人員忿忿不平,但詹天佑表示,隻要鐵路能修過去,其他小事都可容忍。

1912年9月6日,躊躇滿誌的孫中山從北京乘坐火車來到張家口考察。

在視察張家口火車站時,孫中山發表演說,高度褒揚了詹天佑創造的這一為民族增光的驚世之作,並與群眾合影留念。

2009年是京張鐵路建成通車100周年。

 

File:Jeme Tien-yow 詹天佑.jpg

張家口南站豎立著詹天佑雕像 (近建的)

 

詹天佑認為,“京張鐵路,沿途民戶亦繁,口外貨車更源源不絕。此路早成一日,

公家即早獲一日之利,商旅亦早享一日之便安,外人亦可早杜一日之覬覦”。

 

 

 

提到晚清政府,人們一直以來的印象和看法是腐敗無能,賣國求榮,好像一無是處,不過京張鐵路是個例外。

在修建京張鐵路這件事上,卻不失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值得借鑒,

那就是晚清政府在修建京張鐵路上所體現出的難能可貴的人才觀。

一是鼓勵人才幹大事,支持人才幹成事;二是論功行賞,助才成長;三是不拘一地用人,天馬行空展才;

孫中山先生就講“人能盡其才則百事興。”

晚清政府能夠修建京張鐵路,離不開詹天佑這個關鍵性人才,

甚至也不能缺少像袁世凱這樣的薦才、助才的功臣,袁是詹的支持和領導。

 

 

 

File:ZTY2.JPG

詹天佑 廣州 舊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