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出處 探】

(2015-08-22 21:36:48) 下一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民諺,最早出處 幾不可知,稍後出處 廣而泛之  有說 大約 自  清人 章回小說《何典》。

《何典》係清朝乾隆、嘉慶年間上海才子張南莊所著的諷刺性滑稽體章回小說,共十回,十二萬字左右。

《何典》一書 雖在光緒五年(1879年)由上海申報館出版過,但真正流傳開來卻是在民國時期。

而這主要歸功於劉半農、魯迅等的全力推介。於1926年6月發行。

1926年,時局混亂,身為教授的劉半農生活陷於窘境。他無意中得到四十七年前的《何典》印本,當即決定標點刊印,

期望賣書賺錢以解燃眉之急。他做了頗具煽動性的廣告,居然一年之內印製了兩版。應劉半農之請,

魯迅於1926年5月25日一天內寫下了《題記》和《為半農題記〈何典〉後作》兩篇文字,足見他對《何典》之推崇。

在《題記》中,魯迅自認對《何典》

“向來也曾訪求,但到底得不到。現在半農加以校點,先示我印成的樣本,這實在使我很喜歡”。

他認為《何典》的情節既然從世相的種子出,開的也一定是世相的花,正所謂“談鬼物正像人間,用新典一如古典”。

 

1932年,日本編印《世界幽默全集》,魯迅應日本友人增田涉之托,把《何典》作為中國八種幽默作品之一推薦給他,

並在5月22日致增田涉信中說:《何典》一書“近來當作滑稽本,頗有名聲”。

 

張南莊書法歐陽,詩宗範陸,著作等身,而身後不名一錢,無力付梓。鹹豐初年太平軍占上海時,

張南莊的其他著作盡付一炬,獨《何典》一本幸存,為後世留一抹書香。雖是吉光片羽,但亦足顯其才情。

《何典》的語言獨樹一幟,全書用吳語方言寫成,原生態的俚語村言活潑俏皮,有的甚至失之油滑,讀來饒有興味。

至於題材構思,更是匠心獨運。全書寫的全是鬼的世界。作者主要通過三家村財主活鬼一家兩代的不同際遇和禍福,

嘲笑了陰曹地府中的閻羅王以及妖魔鬼怪的嘴臉。在那裏,到處也是“有錢能使鬼推磨”、“殺人不怕血腥氣”。

張南莊以“過路人”的化名在自序中述說了自己的語言風格和構思方法,稱《何典》是逢場作戲,隨口噴蛆;

見景生情,憑空搗鬼;“新翻騰使出花斧頭,老話頭箍成舊馬桶”;

天殼地蓋,講來七纏八丫叉;神出鬼沒,鬧得六缸水淨渾”。

 

《何典》一書是用地道的吳語方言寫成的,俚語土言隨處可見,甚至極土極村的字眼也全不避忌。張南莊自稱全書:“全憑插科打諢,用不著子曰詩雲﹔詎能嚼字咬文,又何須之乎者也。”如此行文,在讀者並不覺得蠢俗討厭,反而感到別有風趣。比如書中寫活鬼臨死的一節:“那活鬼躺在床上,隻管一絲無兩氣的半死半活。雌鬼見他死在頭上轉,好不著急!就像熱煎盤上螞蟻一般,忙忙的到鬼廟裡去請香火,做野團子謝灶……忙得頭臭。看這活鬼時,漸漸的一麵弗是一麵,眼睛插了骷顱頭裡去,牙齒咬得鏽釘斷。到得臨死,還撒了一個狗臭屁,把後腳一伸,已去做鬼裡鬼了。”

 

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卷二“天要落雨娘要嫁人”條雲:“天,純陽無陰,要落雨則陽之求陰也;

娘,孤陰無陽,要嫁人則陰之求陽也。如矢赴的,如漿點腐,其理如是,其勢如是。”

 

 

毛澤東大約最晚是在1941年就讀了《何典》,那時他曾托人為遠在莫斯科的兩個兒子從中國帶去一些書,

其中就有《何典》。毛澤東薦賞 張南莊 的靈活語言。

毛澤東曾在幾個場合化用或者直接引用過《何典》裏的言辭。這在“林彪事件”中表現得尤為突出。

林彪出逃時,周恩來曾請示毛澤東是否要攔截林彪的飛機,毛澤東鎮定地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由他去吧。”

所謂“娘要嫁人”,便可從《何典》一書中找到出處。(?)

另,有說 自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見上)。

餘下 未讀過 何典,不知 雨 娘 之說 是否真的出自 何典

倒覺得 出自清人王有光《吳下諺聯》更證據些。

 

據說(?)在1972年林彪9-13事件後,在北京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談到林彪時,直接引用了《何典》中的許多言辭。

首先是“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就是把“九轉還魂丹像炒鹽豆一般吃在肚裏,隻怕也是不中用的”。

然後,毛澤東又引用了《何典》中的兩句:“說嘴郎中無好藥”,“一雙空手見閻王”。

 

謠傳(?)吳法憲回憶錄裏 :

記得在毛澤東南巡前(1971-8月),他曾通過中央辦公廳,給每個政治局委員發了本名叫《何典》的書,這本書隻是薄薄的一本。

當時我看了以後,隻覺得事情有些蹊蹺,因為其中幾句話特別耐人尋味。

比如 書中說:“藥醫不死病,死病無藥醫;說嘴郎中無好藥,一雙空手見閻王。”

12萬字的書, 不會是 “薄薄的一本”吧?

 

-------------------------------------------------------

 

上世紀初,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嬉笑怒罵的文章名重一時,他自稱做文章的範本就出自《何典》。

放屁,放屁,真正是豈有此理!”吳稚暉在讀到《何典》開頭的這句話後,大徹大悟,於是力主文風口語化,

成為新文化運動時期的風雲人物。吳稚暉對《何典》說過一段話:

“我隻讀他開頭兩句……從此便打破了要做陽湖派古文家的迷夢,說話自由自在得多。

不曾屈我做那野蠻文學家,乃我生平之幸。他那開頭兩句,便是‘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

用這種精神,才能得言論的真自由,享言論的真幸福。”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是句民諺。這句民諺還帶有一段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個名叫朱耀宗的書生,天資聰慧,滿腹經綸,進京趕考高中狀元。皇上殿試見他不僅才華橫溢,而且長得一表人才, 便將他招為駙馬。“春風得意馬蹄疾”,循慣例朱耀宗一身錦繡新貴還鄉。臨行前,朱耀宗奏明皇上,提起他的母親如何含辛茹苦,如何從小將他培養成人,母子倆如何相依為命,請求皇上為他多年守寡一直不嫁的母親樹立貞節牌坊。皇上聞言甚喜,心中更加喜愛此乘龍快婿,準允所奏。朱耀宗喜滋滋地日夜兼程,回家拜見母親。


當朱耀宗向娘述說了樹立貞節牌坊一事後,原本歡天喜地的朱母一下子驚呆了,臉上露出不安的神色,欲言又止,似有難言之隱。朱耀宗大惑不解,驚愕地問:“娘,您老哪兒不舒服?”
“心口痛著哩。”
“怎麽說痛就痛起來了?”
“兒呀,”朱母大放悲聲,“你不知道做寡婦的痛苦,長夜秉燭,垂淚天明,好不容易將你熬出了頭!娘現在想著有個伴兒安度後半生,有件事我如今告訴你,娘要改嫁,這貞節牌坊我是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娘,您要嫁誰?”
“你的恩師張文舉。”
聽了娘的回答,好似晴天一聲炸雷,毫無思想準備的朱耀宗頓時被擊倒了,“撲通”一下跪在娘的麵前:“娘,這千萬使不得。您改嫁叫兒的臉麵往哪兒擱?再說,這‘欺君之罪’難免殺身之禍啊!”
朱母一時語塞,在兒子和戀人之間無法做到兩全其美。


原來,朱耀宗八歲時喪父,朱母陳秀英強忍年輕喪夫的悲痛,她見兒子聰明好學,讀書用功,特意聘請有名的秀才張文舉執教家中。由於張文舉教育有方,朱耀宗學業長進很快。朱母歡喜,對張文舉愈加敬重。朝夕相處,張文舉的人品和才華深深打動了陳秀英的芳心,張文舉對溫柔賢惠的陳秀英也產生了愛慕之情,兩人商定,待到朱耀宗成家立業後正式結婚,白首偕老。殊不料,這樁姻緣卻要被蒙在鼓裏的朱耀宗無意中攪黃了,出現了這樣尷尬的局麵。


解鈴還須係鈴人。正值左右為難之際,朱母不由長歎一聲:“那就聽天由命吧。”她說著隨手解下身上一件羅裙,告訴朱耀宗說:“明天你替我把裙子洗幹淨,一天一夜曬幹,如果裙子曬幹,我便答應不改嫁;如果裙子不幹,天意如此,你也就不用再阻攔了。”
這一天晴空朗日,朱耀宗心想這事並不難做。便點頭同意。誰知當夜陰雲密布,天明下起暴雨,裙子始終是濕漉漉的,朱耀宗心中叫苦不迭,知是天意。


陳秀英則認認真真地對兒子說:“孩子,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天意不可違!”
事已至此,多說無益。朱耀宗隻得將母親和恩師的婚事如實報告皇上,請皇上治罪。皇上連連稱奇,降道禦旨:“不知者不怪罪,天作之合,由她去吧。”

 

 

【素材來自網絡,非愚 杜撰】

 

其實 古書 如 3俠5義 7俠5義 甚至 金瓶梅  水滸 紅樓夢 等等書裏 都有很多 俗語 民諺

 

殺人不過頭點地, 頭掉了 碗大個疤,廿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叫門

醫治不死病 佛度有緣人 --- 愚見 此話是笑笑生金瓶梅裏最精彩的一句。

探春語:賈府的人 一個個都像烏雞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則是 曹霑石頭記裏最點睛之筆。

 

忒多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mzl9876 回複 悄悄話 那散發著泥土香氣的“吳語方言”就是到今天仍然散發著璀璨奪目的光芒。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