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264)
2011 (255)
2014 (518)
2015 (976)
2017 (946)
2019 (491)
〔婁山關〕在貴州省遵義城北婁山的最高峰上,是防守貴州北部重鎮遵義的要衝。
中央紅軍長征時,於一九三五年一月占領遵義,召開了革命曆史上有偉大意義的遵義會議。
會後,紅軍經婁山關北上,原準備在瀘州和宜賓之間渡過長江,沒有成功,就折回再向遵義進軍,
在途中經半天激戰打敗了扼守婁山關的貴州軍閥王家烈部一個師,乘勝重占遵義。
彭德懷親自帶兵以急行軍在二月二十六日下午搶占婁山關,
接著幾天,又在婁山關周圍殲敵二個師,取得了自從慘敗湘江,
損失一半人馬以來的長征途上的第一個大勝利。
這首詞,作於二月二十六日之後。
這首詞寫的就是這次攻克婁山關的戰鬥。
前闋寫紅軍拂曉時向婁山關進軍的情景;後闋寫紅軍攻占和越過徒稱天險的婁山關時,太陽還沒有落山。
詞中的“西風”、“雁叫”、“霜晨”,都是當地二月間的真實情景。
作者自注:“萬裏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於困難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鬱的。
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化到了反麵,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以下諸篇反映了這一種心情。”
(按:一九五八年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憶秦娥·婁山關》排在《十六字令三首》之前,‘
以下諸篇’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長征》、《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
毛澤東這首《憶秦娥·婁山關》是他所有詞作中絕對上乘之作,也是作者本人極重視的一闋。
是毛澤東對自己的詩詞詳盡注釋的唯一一例。
1962 年 5 月 郭沫若《喜讀毛主席的 ( 詞六首 ) 》 ( 見《人民文學》 1962 年 5 月號 )
(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讀了郭沫若對這首詩的賞析後,將郭沫若的內容全部刪去,
並以郭沫若的口氣在清樣的四邊空白處寫了一段對這首詩的注釋性文字):
詩人自己對這首詩的解釋:
“我對於《婁山關》這首詞作過一番研究,初以為是寫一天的,後來又覺得不對,
是在寫兩次的事,頭一闋一次,第二闋一次,我曾在廣州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意見,
主張後者(寫兩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寫一天),可是我錯了。這是作者告訴我的。
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以後,紅軍第一次打婁山關,勝利了,企圖經過川南,渡江北上,進入川西,
直取成都,擊滅劉湘,在川西建立根據地。但是事與願違,遇到了川軍的重重阻力。
紅軍由婁山關一直向西,經過古藺古宋諸縣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地方,叫做‘雞鳴三省’,
突然遇到了雲南軍隊的強大阻力,無法前進。中央政治局開了一個會,
立即決定循原路反攻遵義,出敵不意打回馬槍,這是當年2月。
在接近婁山關幾十華裏的地點,清晨出發,還有月亮,午後二、三時到達婁山關,
一戰攻克,消滅敵軍一個師,這時已近黃昏了。乘勝直追,夜戰遵義,又消滅敵軍一個師。
此役共消滅敵軍兩個師,重占遵義。詞是後來追寫的,那天走了一百多華裏,指揮作戰,哪有時間去哼詞呢?
南方有好多個省,冬天無雪,或多年無雪,而隻下霜,長空有雁,曉月不甚寒,
正像北方的深秋,雲貴川諸省,就是這樣。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
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
由此看來,我在廣州座談會上所說的一段話,竟是錯了。解詩之難,由此可見。”
=======
婁山關之戰的經過是這樣的:
“紅軍二渡赤水, 24 日攻占桐梓, 25 日淩晨借著月色向婁山關挺進,
與黔軍在紅花園遭遇,敵軍倉皇應戰,敗退關口。紅軍沿盤山道向關口猛烈攻擊,
又在點燈山一帶的山梁上與敵激烈拚搏,經過反複爭奪,終於占領點燈山高地,牢牢控製了關口,
這時已近黃昏。中央紅軍在夕陽映照下,疾迅通過婁山關。
26 日,擊潰了向婁山關反撲之敵, 27 日在遵義以北粉碎敵三個團的阻擊。
28 日,紅軍乘勝追擊再取遵義。這次戰役,殲敵兩個師又八個團,俘敵近 3000 人,
是遵義會議以來的第一個大勝仗”
( 見臧克家主編《毛澤東詩詞鑒賞》第 340 頁 ) 。
--------------------------------
唐 李白曾以《憶秦娥》為名作詞一首: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
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 音塵絕,西風夕照,漢家陵闕。
李白這首感歎秦漢唐三大王朝興亡盛衰的詞作,被譽為“百代詞曲之祖”。
【注釋】
憶秦娥:詞牌名,本於李白詩“秦娥夢斷秦樓月”。
田豐 作曲 武警男聲合唱團
鄭律成 作曲 嚴良堃 指揮
陸祖龍譜曲 (現缺) 總政歌舞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