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為抗美援朝欠了蘇聯多少債? 何時怎樣還清的?】

(2014-03-03 21:09:30) 下一個

 

  中國到底欠蘇聯多少債呢?

 中國對蘇聯的債務,主要是軍事武器裝備進口所致。
1949年12月毛澤東訪蘇,借貸3億美元,是蘇聯對華第一筆貸款,
其中一半屬於攻台急需的海軍裝備訂貨。後來因美國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而擱置。

朝鮮戰爭開始後,中國軍隊急需大量現代化的武器裝備。
經與蘇聯協商,決定雙方“共同負擔”,而中共建政伊始,無力支付,
1950年11月,由周恩來出麵同蘇聯簽訂貸款協定,

規定以1950年10月19日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為界,
此前訂貨以全價付款,此後以半價付款。



首先是抗美援朝時,中國急需大量武器裝備,蘇聯雖同意提供,卻以援朝要“共同負擔”為名,要求中蘇兩國按成本價各出一半的錢。當時中國因財政困難無力馬上付款,1950年11月周恩來同蘇聯紮哈羅夫總顧問議定,從中國入朝作戰起,蘇聯以半價提供的武器算作蘇聯對華貸款。

戰爭期間,蘇聯共向中國提供了64個陸軍師、23個空軍師的裝備,除斯大林為彌補兩國關係中的不愉快給予少量無償武器援助外,大部分裝備都是以半價提供,就此中國欠下蘇聯軍火債30億元人民幣,在當時折合13億美元。1955年蘇軍從旅順撤退時,又移交了折價9.8億元人民幣的裝備。

這筆 “半價”債務,按照中蘇協議應於1965年全部還清。
(本來抗美援朝,中國出力後勤等,蘇聯出軍火裝備等,共同援助朝鮮, 抗擊美帝, 赫魯曉夫等要中國出一半的錢,算是 借蘇聯的, 這是根本。 - 據說當初 這些軍火,斯大林是蘇聯出, 不算在中國的頭上的; 可見北極熊不是玩意兒!)

  其次,在中國第一、第二個五年計劃時期,蘇聯援華的重點是稱為“156項”的基礎工業設施建設。這些項目的機器設備,主要是以貨物貿易而不是以貸款交付的,不過提供的技術還是免費的。

  第三,1958年中國發起“大躍進”後,因國內副食品供應緊張和收購困難,不能按貿易合同對蘇聯交貨,在1959、1960年兩年間又欠下25億盧布的商貿債。根據當年主管財政的副總理李先念在 《關於1961年和1962年國家決算的報告》中所列舉的數字,自1950年以來我國向蘇聯所欠的外債和應付利息,折合人民幣計算總共為57.43億元人民幣。

  
中國對蘇聯共欠下的57億元債務,在當時的國家財政支出中占多大比例呢?1959年全國的財政支出為520億元,1960年則為654億元。而且至1960年之前,我國對蘇聯已還債33億元人民幣,這就將抗美援朝所欠的武器債務基本還清,所剩的主要是“大躍進”兩年間因不能按合同交貨拖欠下來的貿易債務,以及接受旅順蘇軍撤出後所留裝備的收購費,其總額折合23億元人民幣。

  按照西方經濟學的觀點,一個國家的債務在分年償還的情況下,其總額隻要不超出一年財政支出的一半或三分之一,便在可接受範圍之內。當時中國幾乎隻對蘇聯有欠款,數額又隻占國家年財政支出的二十幾分之一,實在算不得一個太大的數額,而且所欠的也不是抗美援朝的軍火債。

  1959年中蘇關係緊張,赫魯曉夫為施加壓力,以政府名義突然通知中國,撤走在華全部專家。蘇聯通知中國要撤走專家時,中共中央正在北戴河開會研究如何解決經濟困難。得知這一消息後,周恩來在中央會議上就蘇聯撤走專家和外貿問題作了報告,說明兩年間由於國內副食品供應緊張和收購困難,不能如期對蘇聯交貨,出現了貿易欠債。在赫魯曉夫施加壓力的形勢下,與會者都激發起一種勒緊褲帶盡快還債的情緒。考慮到拖欠著蘇聯的債務,進行“反修”鬥爭理不直、氣不壯,於是有人在會上提出“要爭口氣,明年把債還掉”。更有人提倡“共赴國難,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毛澤東則以堅定的口氣說:“明年還清這個債。”

  雖然中共中央領導人要求盡快還債,考慮到國內鬧饑荒,經濟部門還是希望推遲償還這筆數額並不算大的欠款。1960年底,中國對外貿易部部長葉季壯約見蘇聯駐華使館參讚,曾以口頭聲明表示,中國方麵支付出現困難,在貿易方麵估計共欠蘇方20億盧布,可能要在五年內還清。12月17日,蘇聯外貿部部長帕托利切夫約見中國駐蘇大使劉曉,指責中國方麵未與蘇聯協商,就片麵地把貿易方麵欠債償還期限確定為五年,並以中方違約為由,表示短期內不向中國提供汽油。後來國內一度傳說所謂蘇聯“逼債”,能夠找到的主要根據便是指此事,不過隨後的實際情況又並非如此。

1960年10月,中國對外貿易部部長葉季壯口頭聲明:
由於自然災害和蘇聯撤走專家給中國造成了經濟困難,出口計劃必須調整。中方向蘇聯的訂貨要重新考慮;對蘇聯過去的貸款,仍然在1961至1965年還清本息;貿易方麵,估計共欠蘇方20億盧布,可能要在5年內還清

12月,
蘇聯對外貿易部部長帕托利切夫,一方麵同意進行談判,另一方麵指責中方未協商就把「償還期限確定為5年」,要求中國政府在合同有效期滿之日起三個月償清貿易欠款。這被認為是「蘇聯逼債」的由來[2]

中國政府反駁了蘇聯政府三個月內償還貿易欠款的要求。


1960年11月,劉少奇前往莫斯科參加八十一國共產黨和工人黨會議,雙方達成了諒解。隨後,劉少奇以國家主席身份訪蘇,幾個月後雙方的緊張關係又得到緩和。到1961年,蘇聯開始部分地恢複了對中國國防和經濟方麵的援助。

  2月27日,赫魯曉夫致函毛澤東,主動提出,願意通過借用形式提供給中國100萬噸糧食和50萬噸古巴糖
(塔馬,從古巴倒手給中國,賺一把~)
不過因出於“爭氣”和不願受製於蘇聯的原因,中共中央隻同意接受古巴糖,表示願將蘇聯的糧食作為後備,還是立足於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進口糧食。3月間,蘇聯又主動提出,在兩國貿易中,中國所欠的10億盧布逆差可分五年償還,不計利息。蘇聯還建議,在1961年8月底以前以借用的方式供應中國50萬噸糖,以後在1964-1967年期間歸還,不計利息。

  1961年4月10日,《人民日報》曾以專文對蘇聯表示感謝說:“由於我國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1960年供應蘇聯的商品有很大的欠交。蘇聯同誌對此表示了同誌式的合作和兄弟般的諒解。”

 

 

就這樣,周恩來在196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可以理直氣壯地說:“我們在經濟困難期間,不但沒有借一文錢的外債,而且把過去的外債幾乎全部還清了。我們欠蘇聯的各項借款和應付利息共計14.06億元新盧布,已經按期償還了13.89億元新盧布,剩下的尾數1700萬元新盧布,我們已經向蘇方提出,用今年對蘇貿易的順差額中的一部分來提前全部還清。”


1965年10月,中國又還清了蘇聯的蔗糖貸款和貿易欠款。至此,所欠蘇聯的全部債務完全還清。這年底,外交部長陳毅在接見日本記者時,驕傲地宣稱:中國已經成為一個沒有任何外債的國家。

1965年,提前還清欠蘇聯債務。

5月11日,《
人民日報》報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  「既無內債,又無外債」  的國家。


【2014-03 根據網絡資料綜述, 數據無法也未經核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