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弓尒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 與 杜甫 和 杜詩】

(2014-02-23 17:05:03) 下一個



毛澤東杜甫草堂前談詩


毛澤東 詩詞大家
毛澤東 熟知 尊崇杜甫 稱杜為政治詩人 人民詩人
毛澤東 直到老年 尚能 背誦 默寫 多首杜甫詩句
毛澤東自己的詩句中潛移默化杜甫者甚多,大概多於其他任何詩詞大家,
足見其自青到老 終生對杜詩的學習和喜愛



浪漫派的毛 不喜歡寫實派的杜, 此乃風格之異 流派之分

紅燒肉 和 魚翅燕窩 之口感嗜好而已

毛澤東 沒有絲毫貶杜 之意

妄談 毛澤東 不喜歡杜詩的哭哭啼啼, 仿佛 毛妄自尊大 輕視貶損杜甫,實乃淺見,更為妄佞!

以下史詩事實, 君者讀之自明





成都 杜甫草堂
 


1958年3月,成都會議期間,一天,小雨如絲似線,霏霏灑灑地。
毛澤東高興對李銀橋說:“‘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啊!走,我們到杜甫草堂去!”
李銀橋說 :“主席,楊主任說不讓你出去……”

“怕麽事!”毛澤東出主意說,“你去叫楊尚昆,讓他同我們一起去!難得在成都遇上春雨,‘花重錦官城’麽。
現街上人少,我們穿了雨衣出……”

毛澤東李銀橋、封耀鬆、葉子龍,還有楊尚昆、羅瑞卿,一行人穿了雨衣,
乘車去到西郊的浣花溪畔看杜甫草堂……

在杜甫草堂的史詩堂前,毛澤東淋著濛濛細雨,麵對梅園楠林,
千竿翠竹和溪流交錯的座座小橋,不禁誦道:

去郭軒盈敝,無村眺望賒。

澄江平少岸,幽樹晚多花。

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城中十萬戶,此地兩三家。



 


李銀橋站在毛主席身旁說:“主席,你說慢點,我得記下來。”

毛澤東笑道:“這是杜甫的詩,回北京我拿給你看。”
又說:“‘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楊尚昆說:“主席,現在社會安定,人民群眾發動起來了,我們可以‘大庇天下寒士’了!”

“不要太樂觀呢!”毛澤東伸手接了濛濛細雨說,“我們還要努力,還要放手發動群眾搞大躍進。”

李銀橋說“主席,我也看了一首詩,說的就是大躍進。”

毛澤東很感興趣地說:“說來大家聽聽!”

李銀橋說:“那我可說了——‘春雨貴如油,不下也不愁;社員開油房,春雨遍地流!’

“是麽!”毛澤東沐浴在細雨中高興地說,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隻要有了人,什麽樣的人間奇跡都可以創造出來!”



pyzhaomin.blog.163.com/blog/static/15524297520115277345860/
毛澤東 手書 杜甫詩 多幅



杜甫草堂 院中 1958-3
 


在唐代,有兩位光耀千古的偉大詩人,一位是“詩聖”杜甫,一位是“詩仙”李白。
身為浪漫主義詩人的毛澤東,由於有著濃厚的浪漫主義欣賞趣味的偏好,
所以與李白詩歌相比,他對杜甫的詩“不甚喜愛”。
但他對杜甫其人及其詩卻是很尊重的。他仍然大量閱讀杜詩,對杜甫的詩非常熟悉;
他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對杜甫在文學史上的地位給予極高的評價;
他在詩詞創作中,精心借鑒杜詩的藝術經驗,學習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精神。
在毛澤東詩詞中,可以明顯地看到杜甫詩歌的深刻影響。


        1942年4月,毛澤東在延安約見何其芳、嚴文井等作家時,嚴文井問;
“聽說主席喜歡中國古典詩歌。您喜歡李白,還是杜甫?”毛澤東答:
“我喜歡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氣,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場。”
(何其芳:《毛澤東之歌》,《何其芳文集》第三卷。)

         1957年1月,毛澤東在和詩歌大家臧克家、袁水拍的一次談話中,談到杜甫時說:
“杜甫的詩有好的,大多數並不怎麽樣。”並毫不掩飾地表示他對杜甫的詩“不甚喜愛。”
(參見張貽玖編:《毛澤東評點圈閱的中國古典詩詞》,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95頁。
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上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32頁。)

         1958年1月16日,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的講話中說:
“學點文學,光搞現實主義一麵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願看……”
(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上冊,第316頁。)

         1958年3月,在成都會議期間的談話中,毛澤東徑直說他不喜歡杜甫的詩,
“哭哭啼啼”。(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上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32頁。)


杜甫草堂 1958-3
 

         毛澤東偏愛那些激昂豪放、張揚個性、富於想象的浪漫主義的作品。
而杜甫是一位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風格多樣,但最具特征性,
為杜甫所自道且為曆來所公認的風格,是“沉鬱頓挫”。時代環境的急遽變化,
個人生活的窮愁困苦,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以及表現手法的沉著蘊藉,
是形成這種風格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他的詩中,“哭哭啼啼”的,有流不盡的淚水:
“感時花濺淚”、“杜陵野老吞聲哭”、“天涯涕淚一身遙”、“雙照淚痕幹”、“嗚咽淚沾襟”、
“憑軒涕泗流”等等。杜甫的代表性名篇《三吏》、《三別》、《三征》、《兵車行》、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傷心的哭訴。可以說,杜甫的愛國主義、現實主義精神,
杜詩的人民性、進步性,令後人同情、尊敬之處,大都體現在這斑斑淚痕之中。


        毛澤東讀杜詩的感受是“哭哭啼啼”的,並不背離杜詩的實際。
但由於受個人的審美興趣的左右,他感到杜詩中有過多的辛酸、哀傷,
而少有強者的昂揚、奮發,因此他“不甚喜愛”杜甫過分感傷的詩風。
但這絕不意味著毛澤東不尊重杜詩,或否定杜詩的傑出成就及崇高曆史地位。

        其實,從毛澤東讀杜、學杜的情況看,毛澤東對杜甫及其詩歌是十分尊重的。
他從青少年時代起,一生閱讀了大量杜甫詩歌。他對杜詩的熟悉,達到驚人的程度。
杜詩的許多名篇名句,甚至一些並不著名的篇章,他常常能脫口吟誦,提筆直書。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是杜甫避難四川所作,茅屋即指成都草堂。
詩人在自己的茅屋被秋風吹破,“床頭屋漏無幹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窘境中,
仍然關心著普天下的窮苦人們如何度過淒風苦雨之夜,感歎地寫道:


安得廣廈千萬間,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
        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詩中表現了詩人的博大胸懷,最能代表杜甫對人民的深切關心。
盡管其中不免充滿痛苦和憂傷,但毛澤東仍然很欣賞這首詩。
1958年3月成都會議開始前,毛澤東參觀杜甫草堂,在“工部祠”的“詩史堂”,
他吟誦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誦到“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時,
風趣地說:

        “看來高級知識分子的住房困難問題,是古已有之的。”

         隨行的人員一聽都笑起來。毛澤東很喜愛杜甫的這兩句詩,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默寫手書過。



         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從杜甫草堂借閱了各種版本的杜詩12部,108本,
其中有:宋代黃鶴補注、徐居仁編次《集千家注分類杜工部詩集》,
元代至正二十二年葉氏勤廣堂刻本;有宋代王洙注《分門集杜工部集》,
宋建陽刻本涵芬樓影印本;有宋代蔡夢弼輯箋《杜工部詩集》,
明代崇禎三年毛晉重訂校本;有宋代劉辰翁評點、元代高楚芳編《集千家注杜工部詩集》,
清代乾隆七年怡府明善堂刻本;有劉辰翁評點《須溪評點選注杜工部詩》,
明初刻本;有劉辰翁評點、元代高楚《杜子美詩集》,明代天啟十年刻本;
有明代張潛編《杜少陵集》,明代正德七年山西宋灝校刻本;
有明代楊慎批點《杜詩選》,明代天啟間吳興閔氏朱墨套印本;
有清代盧坤集編《五家評注杜工部集》,清代道光十四年涿州

        這些珍本善本杜詩歸還杜甫草堂時,裏麵增加了一些圈點痕跡,
可見毛澤東是都翻閱了的,如楊慎批點《杜詩選》中的《至後》、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白帝城最高樓》、《九日五首》、
《暮歸》等,都留下了毛澤東的圈點。


杜甫晚年乘船出川,漂泊至湖南,以年老多病之身登上嶽陽樓,不禁感慨萬端,
寫下千古吟誦的名篇《登嶽陽樓》,描繪洞庭水勢浩淼的雄偉氣象,
寄寓詩人漂泊天涯、孤淒苦寂的沉痛和憂國傷時的情懷。


杜甫草堂 1958-3
 


         毛澤東熟讀此詩,每遇相關之機,他便想到此詩,十分欣賞地脫口吟誦。

        1964年,毛澤東南巡後由湖南返京,火車經過嶽陽地段時,暫停嶽陽。
他與當時的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談工作時間及嶽陽樓情況,即想到杜甫的《登嶽陽樓》,
即索筆默誦手書此詩。這一手書墨跡,已由兩位退休老工人刻製雕屏,裝嵌在新修的嶽陽樓三樓上。

        毛澤東手書與原詩有一字之差:“老病有孤舟”書作“老去有孤舟”。
(參見蕭永義:《毛澤東詩詞史話》,第367頁。)此後,1965年6月20日,
毛澤東在上海西郊的一座別墅裏接見著名文學史家、複旦大學教授劉大傑。
毛澤東問劉大傑是什麽地方人,劉用不太重的湖南口間說:“巴陵人”。

毛澤東聽了,立刻朗聲吟誦: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背誦完杜甫的《登嶽陽樓》,便就此開始與劉大傑談古典文字。
(參見孫琴安:《毛澤東與劉大傑談古典文學》,《文藝報》1991年12月28日。)

         毛澤東到垂暮之年,對杜詩常讀常議,還借用杜詩議論重大事件。

         大約是1971年的某天,毛澤東同護士長吳旭君談到美國總統尼克鬆時說:
“我要請他到北京來,你看怎麽樣?”
 吳旭君想了想,反問道:“跟一個反共老手會談?您不考慮輿論界對您施加壓力?
您不考慮自己的形象是否會受到影響?”
        毛澤東笑了笑,有點“王顧左右而言他”似地說:
“你給我背背杜甫的《前出塞》吧。”
吳問:“哪一首?”因杜甫的《前出塞》有九首。

       毛澤東先背了一句:“挽弓當挽強”。

       
吳旭君就接著往下背: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
 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



        毛澤東聽了吳旭君的背誦接著說:“在保衛邊疆,防止入侵之敵時,要挽強弓,用長箭。
這是指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性,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這是民間流傳的兩句極為普通的話。杜甫看出了它的作用,收集起來寫在詩中。
這兩句話表達了一種辯證法的戰術思想。我們要打開中、美間的僵局,不去找那些大頭頭,
不找能解決問題的人去談行嗎?選擇決策人中誰是對手這點很重要。
當然,天時、地利、人和都是不可排除的因素。原先中美大使級會談,
馬拉鬆,談了15年,136次,隻擺擺樣子。現在是到了亮牌的時候啦!”

         年邁的毛澤東一口氣講了這麽多,顯得精神抖擻,眼睛閃著光,
似乎已經將如何打破中美間僵局在心中琢磨透了。

 吳旭君聽了連連點頭,說:“那麽說,非找尼克鬆不行?”

         毛澤東說:“把共和黨這個最大的反共阻力挖掉,事情就好辦了。非找尼克鬆不可!”

         中美關係的曆史,真的就按毛澤東的構想向前發展了。

         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後,一天,毛澤東吟誦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之三時,誦讀了前4句: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接著,毛澤東將第二句中的“明妃”二字改為“林彪”,將這4句詩的原意全改變了,
變成了一首譏諷林彪的詩了: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林彪出生在湖北省黃岡的一個山村裏,他的家在一處名叫回龍山的山腳下。
一、二句寫林彪的出生地,三、四句寫林彪叛逃出北京,摔死在蒙古的溫都爾汗。
毛澤東這一改,真是巧合無間,妙不可言。

        1975年,毛澤東患有嚴重的眼病白內障,一隻眼睛尚剩微弱的光感,
一隻眼睛做手術後視覺功能恢複尚好。他是個嗜書成癖的人,除了堅持自己閱讀書籍外,
還常讓身邊工作人員讀書給他聽。杜甫詩,是他常叫人讀的作品之一。
一次,護士孟錦雲給他讀杜甫的《進艇》:


 南京久客耕南畝,北望傷神坐北窗。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俱飛蛺蝶元相逐,並蒂芙蓉本自雙。
 茗飲蔗漿攜所有,瓷罌無謝玉為缸。


        孟錦雲讀到第五句時,不認識“蛺”字,卡住了。
毛澤東馬上接下來,把後麵的4句全背出來了。
對於這一首在杜詩中並不是很有名的作品,毛澤東竟然記得如此之熟,
可見他平日讀杜甫詩實在非同一般。
        又一次,孟錦雲給毛澤東讀了杜甫的《贈衛八處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複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發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時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麵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這首詩,孟錦雲多次給毛澤東讀過,她覺得主席特別喜受這首詩。
這次讀得很順暢。毛澤東聽了說:“全詩以口語寫心中之事,毫無雕琢之工。”
語簡意明,評得精當。

        毛澤東的詩詞創作,與杜甫詩也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
他常借用、化用杜詩的詩語入自己的詩詞。

如《沁園春·長沙》中“同學少年”取自杜甫《秋興八首》之二裏“同學少年多不賤”句,
“崢嶸歲月稠”,出自杜甫《敬贈鄭諫議》中“旅食歲崢嶸”句;

如《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中“橫掃千軍”,出自杜甫《醉歌行》裏的“筆陣橫掃千人軍”句;

如《七律·柳亞子先生》中“落花時節讀華章”,“落花時節”出自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裏“落花時節又逢君”句;

如《七律·和周世釗同誌》中“域外雞蟲事可哀”,典出杜甫《縛雞行》;

如《七律·送瘟神二首》中“綠水青山枉自多”後3字用杜甫《征夫》“十室幾人在,
千山空自多”裏“空自多”語意;

如《七絕·為女民兵題照》中“颯爽英姿”,活用杜甫《丹青引曹將軍霸》裏“英姿颯爽來酣戰”句;

如《念奴嬌·井岡山》中“天際懸明月”,化用杜甫《後出塞五首》之二裏詩句
“中天懸明月”句。等等。

         
這些充分表明,毛澤東對杜詩是多麽熟悉,他的詩詞創作得益杜甫詩也頗多。

===========

毛澤東亦喜讀杜詩,但評價似不太高。1942年4月,約見何其芳、嚴文井等作家時,
嚴文井問:“聽說主席喜歡古典詩歌。您喜歡李白,還是杜甫?”毛澤東答:
“我喜歡李白。但李白有道士氣。杜甫是站在小地主的立場。”
1957年同臧克家等人的談話中,毛澤東毫不掩飾地表示對杜甫的詩“不甚喜愛”。
1958年3月,在成都會議期間的談話中,毛澤東徑直說他不喜歡杜甫的詩,
“哭哭啼啼”。又說,杜詩是“政治詩”。


  杜甫的思想中占主導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他一生抱著忠君愛國,積極用世的心情,
時刻憂國憂民。對於藩鎮割據,宦官專權,統治階級橫征暴斂,回紇、吐蕃等族統治者的掠奪侵擾,
都力加反對,客觀上表達了人民的願望。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動亂時代,加之仕途坎坷,
流離漂泊,曆經禍亂,因而能夠體念和同情廣大人民的疾苦。其詩在抒寫個人情懷時,
往往能緊密結合時事,內容深厚,意境廣闊,有強烈的現實意義,深刻地反映了當時的
社會生活和曆史麵貌,後世譽之為“詩史”。毛澤東說杜詩是“政治詩”,
大概就是在這個意義上說的,特別是其創作“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醇”的用世動機。


  從創作角度講,杜甫詩作,特別是一些詠史敘事之作,賦多於比興。
這也是毛澤東對杜詩評價不是很高的原國。此外,毛澤東晚年有揚李抑杜想法,
是因為他感到前人對杜甫的詩注家太多,號稱“千家”,李白的詩注家太少,同為大詩人,
注家卻相差如此懸殊,覺得有點不平。在他看來,李白詩的成就與藝術價值又不在杜詩之下。

  不庸諱言,毛澤東的揚李抑杜,是包含了他個人的欣賞偏好的。

  毛澤東也時常讀杜詩。

1958年3月,成都會議期間,毛澤東遊覽了杜甫草堂,在“工部詞”的“詩史堂”,
稱杜甫的詩是“政治詩”。毛澤東還借閱了杜甫草堂的各種版本的“杜詩”12部,108本。
在《杜詩選》(明·楊慎選)這個版本上,他用鉛筆圈了兩首詩:《白帝城登高》、《至後》。
毛澤東還閱讀了唐、宋、明三朝的一些傑出詩人的作品,專門圈閱選出了
“唐宋人寫的有關四川的一些詩和詞”(共17位詩人的詩詞64首)、
“明朝人寫的有關四川的一些詩”(共12位詩人的詩19首)。
其中陸遊8首,李白6首,杜甫的詩最多,25首(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將這些詩詞編輯成冊,
約請劉開揚加注釋,用《詩詞若幹首》的題名出版發行)。
當時,毛澤東還為到會的同誌挑選了一部分有關四川的曆史資料和文學作品,印發給大家。
其中有《都江堰資料》、《司馬錯論伐蜀》、《成都由來》和《武候祠、杜甫草堂全部對聯》等。


  從毛澤東故居藏書中看,他讀過杜甫不少詩,僅圈畫過的就有67首。對杜甫的詩,
毛澤東圈畫三四遍的有《夢李白二首》、《詠懷古跡五首》、《蜀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登高》、《登樓》、《閣夜》、《春望》、《佳人》等等。在一本《注釋唐詩三百首》
的這些詩標題前,都畫著大圈,標題後連畫三個小圈。
這說明毛澤東對杜甫的詩雖然“不甚喜愛”,但仍然大量地認真地閱讀其作品,
重視其精華,能背誦他的很多詩。


  例如,1964年毛澤東由湖南返京,火車經過嶽陽地段時,索筆手書了杜甫的《登嶽陽樓》: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吳楚東南訴,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這一手書墨跡,現由兩位退休老工人刻製,裝嵌在新修整的嶽陽樓三樓上。

  據周世釗日記記載,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後,毛澤東改寫過季攀龍的一首七絕:
“豫章西望彩雲間,九派長江九疊山。高臥不須窺石鏡,秋風怒在侍臣顏。”
有人曾問過周世釗,“侍臣”指的是誰?周世釗說,毛主席把這兩個字改成了“叛徒”。
這自然是指林彪。周世釗還說,毛主席在吟誦這首詩時,還戲改了杜甫的
《詠懷古跡五首》之三“明妃村”的詩句。這首

  杜詩原是七律,前四句是: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毛澤東將詩中的“明妃”二字戲改為“林彪”後,則為: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林彪尚有村。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塚向黃昏。”
這四句詩便變成對林彪譏嘲的詩了。


對杜甫的《北征》這首詩,毛澤東是肯定的。他把這首詩推薦給別人讀。
在給陳毅同誌的信中談到寫詩要用賦、比、興的手法時,曾舉這首詩為例。他說:
“杜甫之《北征》,可謂‘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然其中亦有比、興。”
《北征》這首詩的寫作背景是:唐朝“安史之亂”時,杜甫從長安逃至唐肅宗所在地鳳翔,
其時家在鄜州。這首長達700多字的五言長詩是杜甫由鳳翔至解州探親時寫的,

即詩人在小注中所說:“歸至鳳翔,墨製放經鄜州作。”鄜州在鳳翔東北,
所以詩名《北征》。詩中分別敘述詩人回家探親時憂國憂民的情懷,旅途見到的戰爭創傷;
久別還家時家人的淒慘境況;切望以官兵為主力收複兩京,對借兵回紇懷有的隱憂;
最後敘述了對唐朝中興寄予希望。杜甫在詩中采取“敷陳其事”的敘述所見、所聞、所思,
但在形容旅途中見到的“山果”“或紅如丹砂”、“或黑如點漆”,即用比喻;
“陰風西北來,慘淡隨回紇”,即用興的手法。所以毛澤東說:“其中亦有比、興”。

  杜甫寫過一首五言古風《前出塞》,主要是反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
其中寫道:“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列國自有疆。苟能製侵陵,豈在多殺傷?”
毛澤東讀過這首詩,六十年代末,毛澤東曾借用這首詩來表達過他的外交戰略。

據吳旭君回憶:在美國總統換屆選舉時,毛澤東曾預測過尼克鬆可能當選,還說準備請他到北京來。
吳旭君說,尼克鬆是反共老手,同他會談會有輿論壓力。毛澤東接著讓吳旭君背杜甫的《前出塞》,
然後說:在保衛邊疆,防止入侵之敵時,要挽強弓,用長箭,這是指武器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
但不是決定性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這是民間流傳的一句極普通的話。
杜甫看出了它的作用,收集起來寫在詩中。這兩句話表達了一種辯證法的戰術思想。
我們要打開中美的僵局,不去找那些大頭頭,不找能解決問題的人去談行嗎?
選擇決策人中誰是對手這點很重要。當然,天時、地利、人和都是不可排除的諸因素。
原先中美大使級會談,馬拉鬆,談了15年,136次,隻是擺擺樣子。現在是到了亮牌的時候了。

  選擇決策人中誰是對手——這無疑是對杜甫《前出塞》要旨的政治化運用。



===========   


  

     毛澤東對待杜甫,開國初期與後來就發生很大變化。
初期他說

“他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民詩人。他的作品是中國後代人藝術欣賞的不朽文獻”。


50年代末期後,雖在不同場合仍對杜詩的某些篇章給予了較高評價,但整體評價卻在走低,
說杜詩是“政治詩”,“杜甫的詩有好的、大多數不怎麽樣,不甚喜愛”,
“杜甫也有寫得好的和比較好的詩。但總的說杜甫的詩寫得消沉,淒慘了些”
(見王少青《毛澤東詩歌品評理論與實踐》)。

1957年1月,毛澤東在和臧克家、袁水拍的一次談話中,談到杜甫時說:
“杜甫的詩有好的,大多數並不怎麽樣。”並毫不掩飾地表示他對杜甫的詩“不甚喜愛。”
(參見張貽玖編:《毛澤東評點圈閱的中國古典詩詞》,中國工人出版社1992年5月版,第95頁。
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上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32頁。)

1958年1月16日,毛澤東在南寧會議上的講話中說:“學點文學,光搞現實主義一麵也不好,杜甫、白居易哭哭啼啼,我不願看……” (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上冊,第316頁。)

1958年3月,在成都會議期間的談話中,毛澤東徑直說他不喜歡杜甫的詩,“哭哭啼啼”。
(陳晉主編:《毛澤東讀書筆記》上冊,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32頁。)

  

  毛對於杜詩的喜歡,一直到死都沒有改變。

盧誌丹在《毛澤東對杜甫詩為何“不甚喜愛”?》一文中這樣寫道(如下)。

  毛澤東的詩詞創作,與杜甫詩也有著很深的淵源關係。
他常借用、化用杜詩的詩語入自己的詩詞。

如《沁園春·長沙》中“同學少年”取自杜甫《秋興八首》之二裏“同學少年多不賤”句,
“崢嶸歲月稠”,出自杜甫《敬贈鄭諫議》中“旅食歲崢嶸”句;

如《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中“橫掃千軍”,出自杜甫《醉歌行》裏的“筆陣橫掃千人軍”句;

如《七律·柳亞子先生》中“落花時節讀華章”,“落花時節”出自杜甫
《江南逢李龜年》裏“落花時節又逢君”句;

如《七律·和周世釗同誌》中“域外雞蟲事可哀”,典出杜甫《縛雞行》;

如《七律·送瘟神二首》中“綠水青山枉自多”後
3字用杜甫《征夫》
“十室幾人在,千山空自多”裏“空自多”語意;

如《七絕·為女民兵題照》中“颯爽英姿”,活用杜甫
《丹青引曹將軍霸》裏“英姿颯爽來酣戰”句;

如《念奴嬌·井岡山》中“天際懸明月”,化用杜甫《後出塞五首》之二裏詩句
“中天懸明月”句。等等。

這些充分表明,毛澤東對杜詩是多麽熟悉,他的詩詞創作得益杜甫詩也很多。

  頗能說明毛喜歡杜詩的事情,還有二件事情。

一是他順手拈來,毛將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中的一改而成:

群山萬壑赴荊門,

生長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連朔漠,

獨留青塚向黃昏。

  

  另外一件事就是,毛澤東手書了杜的《登嶽陽樓》詩: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現今人們可以在嶽陽樓看到他親筆手書的詩屏。

據說,1995年,毛澤東時代的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參觀嶽陽樓時證實,
毛澤東手書杜甫詩原件是他去世後,負責清理的工作人員發現的,
而且,根據對原件所放位置和對墨跡的判斷,書寫的時間應在1976年春夏。

在毛澤東所書這幅詩中,
毛將原句“老病有孤舟”中“病”字寫成了“去”字。










【2014-02  據網文摘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呂洞賓 回複 悄悄話 多謝介紹,收錄。待後細細看,慢慢品,認真悟。與偉人促膝,同聖者交心,必有所獲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