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上海人

(2010-11-24 21:05:35) 下一個

上海是一個移民城市其實,從我記事開始,就沒見到幾個真正的上海人。我們的父輩或祖父輩,都來自全國各地,所以無論去誰家,絕大多數父母說得都是自己原來的方言,比如寧波話,紹興話,無錫話,蘇北話,蘇州話,四川話,普通話...。有一小部分上海人,被稱為本地人,他們的祖籍就是上海人,是真正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這部分本地人,一般居住在上海的郊縣,很多都是務農。郊縣本地上海話和市區的上海話有些不同。本地人和其他的外地人同時被市區的上海人稱為鄉下人。上海的孩子和父母說話也都是用父母的方言而非上海話,連我兒子三歲時就會說外婆的方言了。因為在上海生活久了,父輩們當然都能聽懂上海話並夾著說幾句南腔北調地上海話。


 蘇北人,大部分是逃荒的難民,相對文化程度比較低,從事的大多是理發,做大餅油條等所謂卑賤的工作,住在棚戶區比較集中的地方,如南市區,閘北區等地方。被稱為江北人而普遍被人瞧不起,他們的子女自然也就容易被其他孩子欺負。


比棚戶區好一點的住宅,就是石庫門。它有點類似四合院,住得更好一些那就是花園洋房了,也就是那些當年租界的房子了,就是我們如今住的多房的house。不管是哪一種類型的住宅,到了解放以後,都變成了72家房客聚居的狀態。由於住宅使用功能上的欠缺,造成鄰居間的關係特別微妙。一方麵有很多家庭完全沒有個人隱私可談,另一方麵又要為每日的生計和鄰居斤斤計較。在這種居住環境下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這些習性隨著住房條件的改善和教育的普及,已經越來越少。另外新舊式裏弄,從開始的二萬戶到後來的高樓,那時也就是5樓了,一家一間房,廚房廁所公用,因為都是單位分房,那時房源少,所以不少人家都是13-16平方米住4-5口人,甚至有三代同堂擠在一起的,夏天一到夜晚,大家都拿把扇子出門乘涼,也算一奇景吧。80年代開始出現獨門獨戶樓房,也還是6樓高,如今則是幾十層的高樓,且都是獨門獨戶。因為家家有空調,相信那夜晚乘涼一目已經不再。


當年市中心的上海被稱為上隻角,而那些和郊縣相連的市區則被稱作下隻角。久別上海,還真不知道如今是否還有這種稱呼呢?


隨著高考的恢複和對外開放,一部分知識分子選擇出國,求學、工作、定居,似乎成為一時流行。
    
如今有一部分新移民上海人,就是出生在外地,由於種種原因遷到上海定居的人。這一部分人的成分比較複雜。有學曆不高出賣體力勞動賺錢的,有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有海外移民,也有知青子女等等。這個成分複雜的大群體,是上海發展的重要支柱。有一些很特別的人,叫做知青子女,他們的父母作為知識青年被下放到一些偏遠的外地。而他們的子女繼承父母的願望,希望重回故鄉生活。此外內地高校高學曆畢業生,往往希望到上海工作。上海本地高校招收大量外地學生,很少外地學生畢業以後願意回家鄉工作。海外學成歸來,現今在上海幾乎已經不占太大優這造成整個上海的生存競爭更加激烈。這些大量湧入的各地人才,也造成一些具體的問題,例如住房問題、實際工作能力問題、和環境的適應問題。但是一個城市的活力也在於此。新移民們正如同我們的父輩,給現今的上海帶來生機。此外也有一些社會問題產生。麵對到大部分有著老上海平民習性的上海人,新移民們感到壓力和不被認同。最典型的不認同,可能就是難以理解上海方言。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生的那一批上海人,因為學校推廣普通話,已經非常習慣於講普通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