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血濃於水,情重於山

(2010-07-13 22:39:12) 下一個

 

血濃於水,情重於山

---記東非經理部搶救樊誠同誌的感人事跡

 

2005829,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市本應晴朗幹旱的季節,今天卻是灰蒙蒙的一片,天空飄撒著霏霏淫雨。中地集團東非經理部總部大院內,看上去同往常一樣,各部門的同誌都在緊張而有序地忙碌著,整個院子寧靜、安詳地籠罩在蒙蒙細雨之中。然而,一場意想不到的考驗卻悄然無息地降臨到這個院子的每個中國人的身上。

 

一.    積勞成疾,渾然倒下

樊誠同誌是東非經理部物資部的經理,他自從2002年從集團公司調任到東非經理部後,就一直擔負著經理部物資和設備的采購、調運的重任。這些天由於忙著找新營地和轉運物資,更是超負荷地奔波忙碌著。

他早在三天前就知道自己的胃部有些不正常,已經連續幾天都是大便帶血,渾身出冷汗。為了不耽誤工作,他象以前一樣到當地中醫診所買了點藥,仍然咬緊牙關,堅持著自己的崗位。829日下午4點半,終於完成了當天的工作,他拖著疲倦的身體回到經理部自己的辦公室。由於感到極度的不適和疲憊,他本想躺在床上打一下盹,稍微休息調整一下。然而,連他自己都沒想到,就是這一躺,他就不知不覺的昏迷了過去。 

二.   危在旦夕,緊急搶救

下午5點鍾,當另一位物資管理的同事吳健同誌回到駐地時,發現樊誠同誌全身汗流如雨,臉色蒼白地蜷縮在床上。叫他,無應答;推他,無反應。吳健頓時腦子“轟”的一響,心想“糟糕,不好了!”,立即奔向辦公室向經理部領導報告。經理部副經理田進和商務經理張貴民同誌一聽說情況,立即奔向樊誠同誌的臥室,見此危急情況,田進一邊大喊:“快,來車!立即送往阿可·可汗(AGA KHAN)醫院(當地最好的醫院)搶救!”,一邊抬起深度昏迷中的病人就往外衝。由於長期艱苦的海外工作,田進經理身體狀況也一直不好,幾年前在項目上押運設備造成的腰椎骨受傷,更是折磨和困繞著他。這會兒抬著一百六、七十斤重的病人,腰部如針紮一樣的疼,但是他絲毫未有退縮,直到把病人抬進車裏。

車子一路按著喇叭,亮著大燈,呼嘯地直奔醫院。在去醫院的路上,田進經理就把病人危重的情況用手機向坦桑尼亞經代處的劉代表作了簡短匯報。

醫院急救部門經過搶救和檢查,確診病人是由於胃部出血過多而導致昏迷。“EXTREMELY DANGEROUS(太危險了!) 丹麥醫學博士不停地驚歎, 如果稍送晚即使是一個小時,病人可能就會有生命危險!

 

三.    十萬火急,血源、血源!!

病人的病情雖然暫時得到了控製,但是更大的困難還在後麵。病人由於失血過多,需要馬上進行輸血搶救,可是處於東部非洲的坦桑尼亞,醫療條件落後,各大醫院均沒有儲藏血庫,給病人補充的血液需由病人家屬或單位自行準備。怎麽辦?怎麽辦?形勢緊迫,不由人去思考,“去準備吧!”醫生命令一下,難題就留給了經理部。在這關鍵的時刻,經理部副總經理、共產黨員田進同誌,江地公司經理、共產黨員朱春華等領導沉著冷靜,當即號召並組織所有在達市經理部工作或出差到達市的同誌立即到醫院驗血獻血,以解病人生命之憂。

829晚上9點左右,在經理部發出號召之後,在達市的所有同誌以及來達市出差的江地集團公司的兩位同誌,一共7人爭先恐後的進行了驗血檢查,結果顯示有6人與病人血型相配。這無疑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但是醫院要求每人至少要獻血450ml。聽到此要求,田進同誌的表情凝重了,450ml比國內普通獻血量的2倍還多,時值項目生產的高峰期,同誌們本來就是身兼多職地高負荷工作,他本人隔天後也要出差到千裏之外的ARUSHA參加一個大型供水項目的授標談判的會議。一次性抽出這麽多血,大夥能吃得消嗎?然而深度昏迷的病人生命危在旦夕,不能猶豫了,不管多少,救人要緊。當晚,田進,陳向華,劉登偉等三位同誌每人獻血450ml

當天晚上,經理部向在國內的張旺民總經理作了電話匯報,張旺民總經理接到電話後立即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病人,同時希望獻血的同誌要注意加強營養、注意休息。在此後的幾天裏他每天從北京打來幾個電話隨時對病人的病情進行跟蹤。

29日晚直到30日上午,經過輸血治療的病人病情並無明顯好轉。於是專家組決定當天下午進行胃鏡檢查並采取用藥封賭的治療方案。經過胃鏡檢查,發現胃部出血處是較大的動脈血管,當即按照預定方案做了相應的治療,還根據需要將病人轉入了24小時高危監護病房,但醫院方要求繼續自備更多的血源。830晚,高偉生同誌獻血450ml後,醫院方通知繼續準備900ml血源,以備31日所需,經理部的最後兩位血型相配的同誌吉建偉、吳健同誌也於當晚進行了驗血,並於31號早晨每人各自獻血450ml

然而病人病情沒有明顯好轉,經理部考慮到事關重大,於30日深夜向公司北京總部及坦桑尼亞經濟商務代表處作了相應的緊急書麵匯報。

 

四.情係北京,高度重視

831晨(北京時間),北京。

集團公司總部接到東非經理部的緊急報告後,對此事非常關注,當即指示經理部要動用一切手段,積極采取措施,根據實際情況製定有利的醫療方案,全力以赴,必須確保病人的生命安全;同時考慮到病人的家屬的焦急的心情,立即安排病人的家屬盡早地趕到病人身邊。

  

五.    愛自經參,中國專家組會診

坦桑尼亞經濟商務代表處接到報告後,立即通知達累斯薩拉姆中醫專家組趕到醫院進行會診,同時為搶救病人所需,在經參處和中醫專家組設立了搶救熱線,隨時為病人服務。

 831晨,按照經參處的指示,中醫專家組的內科專家來到醫院,根據中醫專家組專家的建議,考慮到情況特殊,血源較困難,最好是立即施行手術。然而醫院的丹麥專家卻堅持己見,認為隻要有一絲希望,就要避免手術,盡量減少病人的痛苦。按照醫院的方案,經理部清楚地知道,目前的血液太有限了。一個單位的血液31日上午必須給病人輸入;還有兩個單位的血液,那是為做手術作準備的,隻能勉強滿足手術所需。如果再住院觀察一天,勢必需要更多的備用血液。

血源,需要更多的血源!問題又一次擺在了經理部的麵前。

“發動項目的同誌,爭取盡早安排至少五位血型相配的同誌乘坐最快的航班趕到經理部。這樣遠在千裏之外的120公裏項目組代理項目經理方小平同誌接到經理部田進經理的通知後,馬上讓項目組隊醫進行血液檢查,有10位同誌血型相配並主動請求獻血。項目組經考慮,決定安排5位同誌馬上趕赴經理部,其他5位同誌作好充分準備,隨時準備出發。

 

 六.   焦急地期盼

31日上午,對於經理部的每一位同誌來說都是漫長和難熬的,因為每分每秒都關係到病人的安危。當天剛從國內返回坦桑的另一位東非經理部的副總經理徐輝同誌,一下飛機聞訊後,不顧旅途勞頓,直接趕到了醫院化驗室,作了血液化驗,得知自己的血液與病人血液相配時,立即獻血450ml。然後與即將赴ARUSHA參加項目授標談判的田進同誌進行了簡單的工作交接,接過了搶救行動的指揮工作。

在無數人焦急的期盼和等待中,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血液一滴一滴地輸入病人體內。可是情況並無好轉,病人的血壓,血色素還是很低,仍然沒有脫離生命危險。

每個人的臉上掛滿了疲憊的焦急。

 917點左右,雖然一直在進行輸血治療,但是由於胃裏的出血點未被徹底堵塞,血液入不敷出,病人再一次昏倒在床上。病情惡化了,丹麥專家驚聞此情立即趕往病房檢查,並大聲通知,“OPERATIONNOW!(立即手術!)

7點到9點,不停地在給病人供血。

9點半病人被送入手術室,然而為手術所準備的兩個單位血源已經被緊急用掉了,病人手術過程中需要的兩個單位以上的900ml的鮮血隻能依靠項目上趕來的5位同誌了,他們按計劃9點半左右應該能趕到醫院。可是,意想不到的情況又出現了。

 

七、    飛機晚點

1日上午9點,經理部副經理徐輝接到去機場接人的同誌報告,飛機晚點,要10點半才能到達達市,再加上從機場到醫院需要40分鍾左右的時間,估計到11點左右才能趕到!11點才能到?!在這危急關頭,這個意外的消息對於徐輝和其他的同誌無異於當頭一棒!手術馬上就要開始了,可是手術所需的900ml血源卻由於突發的意外而變得沒有了著落!

 

八、千鈞一發!血源!還是血源

徐輝同誌在病房外焦急地走來走去,不停地詢問接機情況,他多麽希望飛機晚點的消息隻是一場誤會。然而晚點就是晚點,絲毫不以我們的意願而改變!來不及了,他果斷的掐滅煙頭,喊來經理部會計師吉建偉同誌:看來唯一的辦法隻有你和我倆再每人獻血450ml,以解決手術所需。於是他們立即趕到一樓抽血室向醫生說明了情況。然而,醫生的回答卻是斷然的,近乎無情的拒絕,“NO WAYNO(不行,絕對不行!)。醫生太清楚在兩天之內連續獻血兩次的危險性,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不可能連續兩次獻血,否則不僅救不了病人,就連獻血人員自己也會有生命危險。

千鈞一發,徐輝考慮再三,決定再次向經參處求援。經參處劉代表馬上電話指示當地一家中國人較集中的春城修理車行進行援助。春城車行的總經理當即帶來5人到醫院檢查化驗,血型相配的兩位同誌義無返顧地獻出了900ml,燃眉之急緩解了。

手術可以開始了。

11點,從120項目趕來的韋天幸、王永勝、何遠全、郭誌清、薑正等5位同誌也趕到了,除薑正同誌經檢驗血色素偏低醫生沒同意其獻血外,其他四人每人獻血450ml,至此搶救所需的所有血源終於備齊了,所有極度緊張的心,直到這時才稍微放鬆了一點。

下午1245分,手術成功!

下午215分,病人被重新送往監護病房!

醫生微笑的告訴大家,“放心吧,病人脫離生命危險了!”

 

九、    世間自有真情在

成功了,曆經了百轉千回,我們成功了。

 曆時70小時的搶救行動成功了!

所有的人都熱淚盈眶,大家緊緊的擁抱!

時間仿佛也凝結了!

動人心魄,感人肺腑的70個小時!

AGA KHAN醫院的丹麥醫學博士,所有在場的醫生、護士見到此情此景,都情不自禁地伸起大拇指點頭稱讚。

是啊!回想過去的70個小時,我們無法不熱淚盈眶!

為了一個兄弟的生命, 13位同誌無私地獻出了5850ml的鮮血,有帶頭衝鋒的共產黨員,也有普普通通的職工,還有素不相識的同胞,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用自己的行動和血液詮釋著骨肉親情;為了一個兄弟的生命,聚集了來自同是遠離家鄉的兄弟們的熱情援助!聚集了遠隔重洋的北京總部的關注和指導!聚集了當地駐外機構的重視和關懷!無數人晝夜期盼,難以入眠;為了一個兄弟的生命,他們甚至忘記了自己的安危。田進同誌獻完血,從1樓上到3樓後,當即暈倒在沙發上;徐輝同誌不顧20多小時的長途飛行的疲勞,一下飛機就獻出了450ml的鮮血;江西公司經理朱春華同誌日夜奔波、通宵達旦的守護在醫院;經理部的廚師劉登偉同誌獻血後,每天還得起早貪黑保證著十幾個人的飲食;高偉生、吉建偉、吳健、陳向華等同誌獻血後還要在醫院照顧病人;商務經理張貴民同誌為了更好地和醫生、護士進行溝通,每天工作近20個小時;來自施工現場的韋天幸、王永勝、何遠全、郭誌清等工程師,獻完血後又馬不停蹄地奔向了艱苦的一線……

我們無法忘記這不同尋常的70個小時的分分秒秒,我們無法忘記那寶貴的13個兄弟的滴滴鮮血,我們無法忘記無數領導和同誌們的日夜焦急的期盼和內心默默的祝福!

是他們,用這70個小時的點滴,用自己的點滴鮮血,述說出的一個真摯感人的故事!詮釋出一種兄弟情深的公司親情!譜寫出一首中華民族 “血濃於水,情重於山”傳統美德的讚歌!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