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妮博客

婉節梅蘭迎雪豔 妮風翰墨透窗香
個人資料
婉妮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那時,我們年輕 - 那片遙遠的黑土地 (七)

(2010-04-23 18:22:50) 下一個

 走過艱難

當時去插隊的這些知青,大多數人隻有十六、七歲,從來沒有離開過家,離開過城市,一下子跑到這樣遠的地方,再也沒有了家的依靠,一切都要靠自己。那時,望著來往運送物資的貨車,我會想到家,會想到哪一天會坐著那車回家。站在興凱湖畔,我會想到家,我總覺得那大興凱湖一定是和大海連通的,如果坐船一定能夠通到天津港,這樣離家就不遠了。遠離家鄉、親人,艱難困苦的生活,是什麽東西支撐知識青年走過那段的日子?好在知識青年是一個整體。因為是一個整體,就少了些孤獨感。大家在一起,在生活上,互相幫助著,精神上彼此慰籍著,相依相伴,走過了那段日子。從這點上說,我們還算是幸運的。

  

這些知識青年中更有很多人的父母都在文化革命中受到衝擊。下鄉時,父母的政治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甚至還在關押之中,或在五七幹校勞動。十幾歲,還是不知憂愁,需要父母嗬護的年齡。但是那個年代的孩子,經曆了太多的風風雨雨,弱小的心靈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提前去思考很多成年人思考的問題,麵對著不該麵對的壓力,艱難的境況使得這一代人早熟。在超負荷的勞動,體力上的透支,精神上的磨難的同時,還有對親人的牽掛和思念。遠離了溫暖的親情,那孤獨苦悶,那茫然無措隻有一個人去麵對。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艱辛,那心中的隱痛隻有自己明白。逐漸從生活中他們學會了應該怎樣忍耐、怎樣承受。他們知道,隻有是通過更努力地工作,才能洗刷那個時代強加在自己身上的黑色斑點。

幾年間,我們周邊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進步。我們居住的宿舍、食堂,從土坯房變為了磚瓦房,食堂的夥食從粗糧為主變為了細糧為主。每年五一過後,我們就能吃上自產的韭菜,夏天,黃瓜、豆角、西紅柿也是能夠自給自足,我們除了原有的養豬,養牛產奶,養馬,種糧,水上運輸以外,又自己開發了造酒等副業。禮堂進行了重建,變成了帶有寬大後台和大舞台的又高又寬的建築。還建立了廣播站、圖書室。一些年歲較大的青年陸續結了婚,住上了帶簡易廚房的單元式的套房。這些都是我們用自己的雙手辛勤勞動和汗水換來的嶄新變化。 

1972年起,開始陸續有人通過各種渠道離開東北。這就有如向靜靜的湖麵上投下了一顆石子,從此平靜不再依舊。同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也逐漸認識到這種生活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這裏不應是我們的最後歸宿。當時,總有這樣一個信念,這個社會總會有一個合適的位置屬於我們。也許當我們還在為自己的未來苦思冥想的時候,社會已經為我們做好了安排。不能再荒廢下去,我們還年輕,生活才剛剛開始,應該爭取更光明的未來。於是更多的人投入到學習知識的潮流中。開始讀一些科普書籍、以及認為有用的各類書籍。後來更多的人就變為較為係統地學習基礎的文化科學知識。 
接下來,就出現了大規模的知青返城熱潮。在返城問題上,大家的目標是一種的,但采取的方式卻因人而異,有直接回城的,也有曲線返城的。總之,不管是直線還是迂回路線,最終,所有人都想方設法回到了北京。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婉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含嫣的評論:
謝謝含嫣,有你這樣的朋友真好,感覺暖暖的。祝一切好。
含嫣 回複 悄悄話 婉妮,來看看你。也留了悄悄話,周末愉快哦!
婉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玉舟的評論:
玉舟,無論是你的文章還是你的評論,都給人溫暖、美好的感覺,都能看到你那美好的心靈。很高興能在筆會有你這樣朋友。
婉妮 回複 悄悄話 回複含嫣的評論:
含嫣,你的來訪,使我有勇氣將這篇文章貼完。謝謝你的理解、你的善良,你的鼓勵。每次從你的文章裏看到你的才情,你的審美品位、你的精神追求。和你總有一種一見如故、似曾相識的感覺。能與你相識,真是一種緣分。
玉舟 回複 悄悄話 婉妮的回憶也深深烙在讀者的心裏,那不堪回首的歲月,積澱下來的卻是金子般閃光的感悟. 謝謝分享,衷心祝福你.
含嫣 回複 悄悄話 婉妮,你的“那片遙遠的黑土地 ”節選文章我都拜讀了,感覺像受了一次心靈洗禮一樣。

在兵團的那段生活, 在物質和精神食量上無疑是貧乏的,但這樣的磨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確實也是絕無僅有的。是否值得?真的很難說呢。但我讀著你的文字,見到你能從這經曆中感受實實在在的心靈體驗和自我認識, 並對對生活生出積極正麵的心態,我感覺這正是難能可貴的嗬。

正如你說的:“往往是心態決定了對生活狀態的感受。就是處於艱苦的生活狀態下的人,有時也會感覺幸福的。這就是一種感覺,一種知足的感覺;也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感恩的心態。”

我想,並不是每一個有此經曆過人,都能有你這樣的感悟和心態。
看著今天如此美好的你,如此美好的你的心態,婉妮,我真的覺得你是那代人的佼佼者啊。

謝謝你的這文字,婉妮闔家周末春天愉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