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有關經濟學的問題

(2009-11-28 21:39:08) 下一個
人生中的很多經驗和知識,學校的課本上是學不到的,而且我們中國人接受的學校教育,和我們現實生活中所麵對的種種事實,更是相差甚遠。尤其是經過年輕時代的衝動期後,人們更多的偏重於思考和總結。經過十幾年的海外生活,尤其是近七年的導遊生涯,麵對著一幕幕活生生的現實,回顧自己曾接受過的傳統教育,心裏就像打破了一個五味瓶,什麽滋味都有。

這麽多年的導遊生活,使我雖未回國,但也親眼目睹了國內發生的變化。我接待的國內遊客中,除極少部分私人旅遊外,絕大部分是國家幹部和企業領導,估計總數超過萬人,可以不開玩笑的說,我見過的當官的,比大家一輩子見的都多。這些人涉及到黨政軍各機關和各行各業,除了各機關主要領導,就是下麵各部門的負責人和他們的得力手下,所以可以說他們有著相當的代表性。通過和他們的相處和交流,我學到了很多東西。在帶團的過程中,我喜歡跟遊客們保持良好的互動,有些時候他們也喜歡聊他們自己的東西,我就隻有聽的份兒了。好像是因為在國外,不像在國內單位那麽拘束的原因,再加上旁邊不是自己信得過的部下,同事,就是朋友,哥們兒,他們的談話涉及範圍很多,也比較敢說!也有人和我開玩笑的說:導遊,你不會是中紀委和國安派過來的臥底吧!

我哪敢啊!一個當司機兼導遊的同事,在接待一個小型公務團的時候,因對對方的態度和行為實在忍無可忍,和他們發生激烈爭執。老兄情急之下,熱血上湧,大喊一聲:老子要到中紀委告你們!結果第二天就被開除了!

所以,在帶團的過程中,我確實學到了很多學校學不到,或和學校教育相悖的東西。我博文中所涉及的人或事,都是我真實的人生經曆,絕無虛構。我們每個人的出身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接受教育也不同,看待事物現象的方式方法更不同,所以對我的博文很正常的有不同的看法,我都非常歡迎。對帶團過程中我接觸的有關理論和學術方麵的東西,很多我並不太懂,隻是憑自己的理解寫出來,我更歡迎有懂行的朋友多多指教,也可以解開我的迷惑。

我大學雖修讀文科,但經濟學屬於選修,學的並不怎麽樣,也隻是混個及格。來澳大利亞後,為混身份,匆忙改讀電腦,所以兩個專業都沒學好,也隻有當個導遊混飯吃。文學城的朋友對我前麵博文提到的世界加工廠和亞洲金融風暴及穩定匯率問題有看法,雖然有網友替我做了一些回答,但我還想借此機會解釋一下。

世界加工廠我想大家都理解,《2012》裏美國人把拯救世界的方舟都交給中國做了,這個世界加工廠的牌子就更響了。中國對外開放時,正值西方尤其是美國新技術產業開始形成的時期,發展完善的西方市場,使美國急需為其傳統產業尋找新的市場;新興高附加值產業急需大量技術人才和勞動力;收入增加的美國人需要更多物美價廉的商品來豐富生活。中國需要外來資金和技術設備,更需要發展經濟來盡快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

不管怎麽說,建國後蘇聯還是幫我們建立了比較係統的工業係統,和大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相比,我們有較完善的配套加工體係和大量廉價的熟練勞動力,更重要的是我們有西方國家急需的未開發的龐大消費市場。兩邊各取所需,西方發達國家把大量勞動密集型商品和高汙染,高消耗的商品生產轉移到我國,我們用掙得美金來購買美國的糧食,肉類,波音飛機,電腦軟件芯片;歐洲的機床設備;澳大利亞的礦石,天然氣。。。

上世紀80年代開始,人民幣開始迅速貶值,這點我印象深刻。當時我家每月收到海外匯款,從最初的100美金換170多人民幣,到後來400多,500多。記得當年上學時還和同學一起在北京秀水街個體戶那裏換美金,當時銀行牌價400多人民幣,秀水街已經過600了,連在北京的外國人都跑去換,我都親眼見了好幾次。

90年代,我們已經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在金融危機麵前,為了穩定香港的金融和加工業,是回歸順利進行,同時也為澳門回歸奠定良好的基礎,政府在亞洲國家貨幣紛紛大幅貶值的情況下,毅然對全世界宣布,為承擔地區責任,將保持人民幣匯率不變。金融危機後,因亞洲國家貨幣大幅貶值,使其加工成本急劇下降,吸引了大批的海外投資,對我國的加工出口市場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日本,韓國甚至台灣在亞洲其他國家的投資迅速增長,就連國內的企業現在也都紛紛在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老撾,緬甸等國家大量投資,我國內一個煙草局的朋友就和他煙草行業的朋友們在越南投資了一個卷煙廠;而我們現在在kmart, bigw, target。。。看到的這些國家的產品越來越多。這說明我們傳統的加工產業已經收到了衝擊,雖然短期內因為加工能力規模有限和技術工人短缺等使他們的發展受到一定的製約,但假以時日,必將收到更大的衝擊,如果我們依然抱著傳統加工業不放的話。

而在有了一定的替代市場,並在我國政府已經保持有大量美國債券後,美國開始以種種借口逼迫人民幣升值。我記得在人民幣第一次升值前,人民銀行行長還在媒體上信誓旦旦的說我們人民幣匯率是合理穩定的,絕對不會升值;結果轉臉就升了,而且升值速度之快讓人咋舌。我在國內從事出口加工多年,知道相當大部分的出口加工企業在退稅前是低利潤甚至保本的。以服裝加工業為例,浙江大陳是著名的襯衣生產加工基地,就連個體的加工企業規模都很大,競爭很激烈,很多企業在退稅前是賠本的,收入就指望那17%的退稅;而當時的地方政府為了政績工程和政府指標,不顧經濟規律和市場原則,盲目追求招商引資規模和出口創匯指標,除國稅正常的退稅外,地稅對於出口創匯企業采取一美金退一美分的額外補貼,大批企業在海外市場低價傾銷商品。阿聯酋的迪拜是中東最大的貿易集散地,輻射整個非洲和中東地區,中國商品在此地有很大的優勢,國內相當多的外貿公司在此設有海外公司。低價傾銷的結果不僅使價格大幅跳水,襯衣由原來的35-45美金一打,降到12-18美金一打,而且大批的國有外貿公司因客戶的流失和不堪負擔高額的經營費用,除了賣軍火的,搞對外建築的以外,紛紛拆廟回家了。現在人民幣的升值率已大大高於加工企業的利潤率,江浙和廣東的企業不到才怪!這也是我國又重新恢複服裝加工業17%退稅的主要原因。

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曆和從遊客那裏學到的東西,我也不太清楚是否符合經濟學的原理。我也曾問過考察團裏搞經濟的客人,為什麽不能順應市場,在90年代讓人民幣適當貶值,在這次美國強壓我們升值時也有一個緩衝的空間?得到的答案時,我國一切都是為了政治服務,經濟也不例外。而當我問他們為什麽不管是升值還是貶值,背後好像都有美國的影子,難道我們在高喊了經濟高速發展的這麽多年,連自己貨幣的匯率都不能自己說了算嗎?沒有人回答我這個問題,至今仍在困惑中。我喜歡網絡交流這種方式,不僅可以交到很多朋友,大家還可以毫無顧慮的談古論今,並能向朋友們學到很多知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