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風來

歲月如風,風過留痕 ......
正文

櫻吹雪

(2011-03-23 06:55:17) 下一個
 
20110317135620.jpg
 

“今宮先生,得知日本地震的消息,非常震驚。記得仙台是您的故鄉,您的家人可否平安…”

自從日本大地震爆發以來,我幾乎每天都會熬到深夜;每一段視頻,每一張圖片,每一條消息都牽動著我的心。離開日本移居加國已經有十年多了,一場遙遠的大地震卻讓我猛然發現,自己內心的深處對那一片土地竟會有如此深的牽掛。

許多年前的那個春天,我來到日本某國立大學今宮先生的研究室做研究生。校園的後麵有一座山,電子工學部的開學式就在山上舉行。那天上午我和今宮研究室的師生一道隨著長長的隊列徒步上山。走到山腰的時候,突然覺得有一片柔軟濕潤的東西打在臉上。抬頭一看,原來是櫻花的花瓣像漫天的飛雪,在微風中悠然飄落。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那一刻周圍的一切好像忽然隱沒了,無聲無息,唯有漫天的飛花如雪。

“這是櫻吹雪。”今宮先生的聲音把我喚回到現實中來。從此那個美如夢幻的詞匯就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底,“櫻吹雪(Sakura Fubuki)”。 

 
20110307131715759480.jpg
 

眼看到三月底了,通常三四月間的日本正是櫻花盛開的時節。每年一到這個時候,日本的櫻花像粉紅色的波浪,從南部的九州開始一路北上,直到北海道。日本的電視新聞裏也會不斷地報道“櫻前線”的消息。各地的日本人會根據這些報道,規劃和舉行各種賞櫻的活動。

這次受災嚴重的東北地區,原是日本的富饒之鄉,不僅土地肥沃,還有日本最好的水源,是盛產優質稻米和上等清酒的地方。還記得那年冬天,我去仙台市與在東北大學讀書的朋友匯合,去宮城縣西麵的藏王山滑雪。藏王山滑雪場以其特有的雪鬆林名聞天下。

d8jk7l00000026t7480.jpg
 

日本的東北地區民風樸實,若不是地震,再過兩三周,那裏的人們將成群結隊扶老攜幼外出賞櫻了吧。突如其來的地震海嘯將東部沿海的許多城鄉摧毀,成千上萬的人喪失了生命,成千上萬的家庭不再完整;那些幸存下來的人們,又麵臨著遭受核輻射的威脅。

20110318004111480.jpg
 

生命是脆弱的,生命也是頑強且有尊嚴的。幾天來全世界都在傳講著“福島五十士”的故事。東京電力公司所屬近二百名資深員工,五十人一組,冒著遭受超計量核輻射的危險,進入核反應堆搶險,每隔十到十五分鍾輪換一次。據最新的報道,因著“福島五十士”和後援人員連日的奮戰,核反應堆的狀況趨於穩定。用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的話說,日本核危機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了。

在日本宮城縣女川町一家水產公司實習的二十名中國研修生傳講著一個名字,佐藤充。當海嘯襲來的時候,佐藤把他們帶到宿舍附近高處的一個神社避難。當他返回宿舍尋找妻女的時候,卻被海嘯吞噬了。

這兩天日本媒體和華文媒體廣泛報道了一個故事。就在距離福島核電廠三十公裏左右的田村市,有一個中日混血的小生命在一家小醫院中降生了。在那個被地震和海嘯肆意蹂躪滿目蒼痍的土地上,那一聲嬰孩的哭啼猶如希望的號角,預告了浴火重生的複興。 

災難終將過去,四月的櫻花必將開放。淒美的櫻花每一朵都是那麽渺小嬌弱。然而,當一棵棵的櫻花樹在廢墟之上昂然站立,一團團一束束的櫻花在枝頭迎風綻放的時候,世界將為之動容。

那一年的春天,在那個櫻花盛開的山坡上,我看見了櫻吹雪 ……

 
 

【後記】給今宮先生發出郵件後兩天,收到了先生的回複:家人安好,隻是通訊有些障礙。此後與東京的學長通了電話,得知家人一切安好,隻是食品和防災應急用品的供應一時緊張。 

(文中的圖片和視頻取自網絡,謹向原創者致以敬意。)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