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對古詩詞創作的一點見解--歌詩合為事而作

(2009-10-22 12:33:26) 下一個
詩詞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其地位很重要.至唐宋詩詞已登峰造極.後曆代詞人難望其相背.唐宋詩詞有兩個顯著特點:其一寫景優美無比,其二是寫情舒暢細膩.每每有身臨其境而產生共鳴之感.又因當時詞人的心境環境之不同,於是出現了風格各異的詞風,譬如蘇詞白詩,等等.後世之詩詞雖然極力模仿,也出現了不少在格調比較可讀的詩詞,但畢竟時代不同,處境各異,很難看見有同樣韻味的上好佳詞.故此,如果要用現當代或某一代去比較唐宋詩詞,就有削足就履之困難.唐宋詩詞作品,不會有藏之名山,傳之其人之意.其往往是用詞來個人抒發情感的.這些作品,因為有閱讀審美勵誌等功能和價值,就傳承下來,成為後學者模仿之典範.
古人無意中留下的詩詞規格,使後人窮其一生去追求,而終不能脫離其規矩。隨著時代的發展,詩詞越來越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淪陷為現在被人譏諷的“老幹體”。然而,詩詞傳承到現在是有其生命力的。現在所謂的新一代詩人不霄仰或不敢“舊瓶裝新酒”,妄自菲薄,寫一些連自己都不知道的意象,讀者不知所雲,自然不會買帳。這是導致現在詩歌缺乏讀者的真正原因。
竊以為唐代偉大詩人白居易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觀點依然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其“老嫗能解”我非常認同,正是因為他強調詩歌的政治功能,並力求通俗,才使得白詩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其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後世文學影響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陸遊及清代吳偉業、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所以,作為一個當代的歌者,一定要像白詩那樣強調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有歌謠色彩之態度。詩歌必須既寫得真實可信,又淺顯易懂,用華夏文學最古老最唯美的格律詩詞去傾情嘔歌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毛潤魯迅鬱達夫先賢年做到了。那麽,現在還在癡迷於拉幫結派占山為王,以中國所謂著名詩人自居媚俗西方,膚淺地“對牛彈琴”,整天無病呻吟無趣下流的那些自以為偉大的詩人們呢?你們的作品敢放在陽光下像白居易一樣謙卑嗎?能“老嫗能解”嗎?能經得起時間和曆史檢驗嗎?】,這是作為一個真正詩人所必須麵對的現實問題啊!!!
 
附:陋作6首--
 
[一]巴蜀二題

舟次雨夕

 

錦城更潤雨,

夜雨打船頭。

獨宿蘆花裏,

春濤入夢流。

 

春園

 

春入名園裏,

閑觀事事幻。

鳥爭高樹語,

魚負落花遊。

埽石蝸留篆,

尋香蝶上樓。

夕陽添麗景,

月又上銀鉤。

 

[二]西蜀淮口沱江岸口號

沱江江水平

風急白鷺輕

忽然飄斜雨,

漁船江上人。

 

[三]七律--踏水還鄉好做舟

東湖日暮淺草長,

黃昏雨後獨自遊.

枯坐新亭待月生,

影落浮魚水自流.

年來世事頻如麻,

客裏似家不言愁。

我借天翁一歲老,

踏水還鄉好做舟!

 

[四]敢向權貴下憿文

西行常伴寫離騷,

不借世間一字褒。

敢向權貴下憿文,

俯為草根送溫馨。

因羨工部草堂聚,

豈避秦坑蜀中逃?

甘做少城麻辣客,

髭須扯盡為民搔。

 

[五]風流仍在--譴杯自拍小影

功名於我本無分,

斯人豈是憤青?

孤賞文章,

抒情到今,

隻悲不識而已!

惜大好時光,

爭做班頭,

相擁佳人,

騷客萬古如此!

 

嗟夫天地未知,

問人生幾何?

亦夢亦寄.

滾滾梟雄,

今安在也?

感悟半生熱血,

寂寞傳說裏,

知己同前,

邀月把盞,

雙飛熠熠耳!

 

[六] 醉思仙--霖逝七年周年用長短句悼之

朝霞紅,

近墓山沙或.

塚間孤鬆.

燒紙錢供奉,

白鶴驚鴻.

心似箭,

索妙影,

回夢中.

惜情切,

意又綿,

而今生死兩間.

 

悵然獨坐良久,

七年陰陽匆匆.

想汝笑貌,

回首何空?

脹悲涼,

鬼界遠,

歎無窮!

複水收,

斷腸揮淚在墳頭!

[2008 06 09 霖溢七周年前兩日於成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