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一直在“補貼”西方?zt

(2009-11-28 14:35:13) 下一個
中國一直在“補貼”西方?
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專欄作家 魏城 2009-11-27 (www.ftchinese.com)

前些日子,我翻閱一份英國報紙,看到一幅大照片,畫麵是相當於倫敦“王府井”的牛津街的商場購物人流,照片說明稱英國消費者重返商店顯示金融危機可能即將觸底雲雲,但仔細端詳,我卻發現人流中有許多華人模樣的臉龐,再認真研究,更覺得這些人的穿著打扮像是中國大陸人。

後來,我先後與幾位英國華裔朋友談起此事,他們一口咬定:“沒錯,這些人肯定是從中國大陸來的!”他們還補充說,他們在中國的朋友熟人中,就有許多人借出差或旅遊之機,轉戰倫敦各大商場,為英國經濟走出衰退“做貢獻”。

最近讀了中國財經評論家時寒冰的博客,發現中國消費者也在為美國經濟重歸繁榮“做貢獻”。時寒冰最近去了一趟美國,他在博客中寫道,他在洛杉磯曾經 “遇到一群中國去的遊客,購物之多可用瘋狂來形容。在一個賣箱包的商店,幾乎每個從中國去的人都買兩個以上的箱子,因為,他們要裝下所買的商品。他們一邊挑選商品一邊驚詫著:‘這裏的東西怎麽會比國內便宜這麽多?!\'我可以聽出他們心中的不平衡。”

至於那些沒有機會公款出國或沒有實力自費旅遊的普通中國人,知道這一事實後可能心裏就會更不平衡了:因為他們隻能無奈地接受中國物價的現實。

乍一聽,你會覺得不可思議:盡管如今中國人收入不斷提升,但中國人均GDP畢竟遠遠低於美英等西方富國,怎麽能夠承受比倫敦、洛杉磯還高的物價呢?其實,如果不是我本人今年也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幾個月,因而對北京物價有了親身體會的話,我也不會相信這是個事實。

別的地方我不敢說,僅僅對比一下我長期生活過的北京和倫敦。在衣、食、住、行四個方麵,北京至少在“衣”、“住”兩大方麵比倫敦貴,至於“行”,北京的公共交通費用的確要比倫敦便宜,但在個人購車花銷上,北京卻比倫敦貴得多。

我這裏說的“貴”,並不是相對的“貴”(即某商品價格在居民平均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而是絕對的“貴”,也就是說,如果英鎊與人民幣目前的兌換率是 1:12,那麽,在北京,房價和租房租金(至少在三環以內)、國際名車價格以及正規商場多數中檔以上服裝的價格,即使除以12,也比倫敦貴。

“食” 的情況比較複雜,一般而言,北京超市的蔬菜水果、柴米油鹽,如果除以12,要比倫敦便宜,但在相對價格上,則比倫敦貴或不相上下;北京有很多服務於外來打工者的廉價小餐館,無論是絕對價格,還是相對價格,都比倫敦便宜,但稍微上點兒檔次的餐館,相對價格就比倫敦貴,而高檔餐館的價格,絕對價格都比倫敦貴。

更為匪夷所思的是,北京某些日常用品的價格,絕對價格也比倫敦貴。例如,倫敦超市洗發水的價格通常是一英鎊左右,但北京超市洗發水通常都要賣15元人民幣以上,名牌洗發水則在30元人民幣以上。

時寒冰在其博客中如此描述他最近的美國之行:“到美國後才發現,美國除人工服務之外,絕大部分商品的價格(絕對價格)是低於中國的,有些商品的價差之大,有點瞠目結舌。”他對比了中國(大概指他居住的上海)和美國洛杉磯的物價:在中國一套賣3萬元左右的Armani(阿瑪尼)西服,在洛杉磯用四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的錢就可以買到;寶馬Z4的價格,洛杉磯的廣告上標注的報價為29881美元,中國的價格,聽一位朋友介紹,大致在50萬元——80萬元人民幣之間……

時寒冰說的這些國際名牌商品,大概由於進口到中國要征收很高的關稅,再加上運費等等,所以,在中國賣得比西方貴並不令人吃驚(盡管貴四、五倍仍然有些不甚合理);但那些純屬中國製造的商品,在中國賣得居然也比西方貴,就太令人費解了。

例如,美國一位研究中國經濟的華裔學者就曾吃驚地發現,他在美國超市沃爾瑪買到的中國大陸生產的質量不錯的登山鞋,價格隻有2.99美元,後來,他給一位中國經濟官員打電話,講了此事,對方不信,說在中國大陸出售的登山鞋,“三百塊人民幣買的還是爛牌子,好一點的都要一千多塊。”

我今年上半年住在北京,下半年住在倫敦,這種對比更鮮明、更強烈、更真實:許多同樣類型的中國產品,在英國的售價確實低於中國。但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怪事?

那位美國華裔學者也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他詢問了一位在中國大陸投資的台灣商人,這位台灣人的解釋是:“中國大陸到處是欺詐,貿易商之間拖欠貨款比比皆是,生產商隻有提高出廠價格才能保障自己的利潤;而出口就不同了,隻要你和外商簽訂了合約,基本上你就不用擔心,美國進口商給你信用狀,你可以去銀行抵押貸款,生產之後你發貨,錢就到手了,沒有麻煩,錢少賺點,但風險也小。”

對這個解釋,這位美國華裔學者相信確有其理,但仍感並非全部原因,於是,他又查閱了一些中國大陸的商業流通資料,並通過其它渠道進行了調查研究,結果發現了一個更讓他吃驚的事實:從中國大陸運貨到美國的運費,竟然比從廣州運貨到北京還便宜!原因何在?還是腐敗:由於中國大陸鐵路貨運超負荷,流通商要想申請一個車皮的指標,運費之外的額外費用竟然高達五千到五萬人民幣之間;高速公路運輸也不便宜,中國大陸媒體引述一位常年從廣州送貨到北京的司機的話說,廣州到北京的高速公路,一路的過路費就有1400元人民幣,除此以外,還要有大約有7000元人民幣的額外費用,這個費用不是汽油費,也不是汽車修理費,而是無緣由的罰款和敲詐。

這些因腐敗所造成的成本,自然也都被攤到產品價格中去了,最後由消費者埋單。看來,腐敗之害,不僅體現在政治方麵,也體現在經濟方麵。

中國政府這些年已經意識到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弊病,所以常講要提振內需,但效果不大,中國至今依然是一個主要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的經濟體。中國的內需為什麽提不上來?原因很多,包括缺乏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但相對西方來說中國物價過高,至少也是原因之一。

而西方這麽多年來通貨膨脹一直保持著較低的水平,至少在那些有真知灼見的西方學者看來,是得益於來自中國的廉價商品。中國一直在為西方打工,而且是廉價打工。

上個星期,我在倫敦參加了一次新書發行講座。這本新書的作者是兩位在多年在中國經商的英國人,書名是:《China Counting》,序言中有一句話讓我深以為然:“西方輿論傾向於認為,中國一直在免費乘坐西方的消費列車,但真實情況是,中國一直在補貼西方。”

然而,即使西方的政客們意識到這一真相,但麵對某些利益集團的壓力,他們或者出於選票得失的短期政治考慮,或者出於保護本國製造業的短視經濟理由,也會築起“反傾銷”關稅的大牆,擋住來自中國的“補貼”。歐美最新一波針對中國進口商品的貿易保護主義浪潮即為明證。

嗨,好一個裏外不討好、兩頭不受待見的“中國補貼”。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