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閱兵感受之三:隻要不折騰,就可以積跬步而致千裏

(2009-10-05 18:09:50) 下一個

60周年大閱兵所展示的軍事現代化成果是巨大的,毛鄧江胡四代都是有功勞的,誰大誰小一言難以評判,正如評價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和大學教育對個人的發展影響一樣,確實是難以割裂的。挺毛的會說是毛勒緊褲帶打下了基礎,挺鄧的會說是改革開放積累了財力,搞不好,又要炒起來,還不如和稀泥,像群眾遊行一樣,把這四代人都拉出來,搞個全盤歌頌,不分彼此。然而,1959,1984,1999到2009的閱兵成果,卻又清晰的展示了一條基本的規律,那就是:隻要中國保持內部穩定,任何成果都可以創造出來;隻要不折騰,就可以積小流而成江河,積跬步而致千裏。

80年代,鄧公打完了越戰,基本確立了自己的核心位置,但卻把許多大軍事項目都砍了。這一點是今天許多人看不起鄧公的一個重要原因,說他短見。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今天回過頭來看,我認為鄧公的決策基本上是正確的。當時有許多項目都是毛時代立的,都是奔著打世界大戰,打核戰爭去的,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確實是“不合時宜”,勞民傷財。一個反例是前蘇聯,和美國搞軍備競賽,花大錢造核武器,核潛艇,航空母艦,實際上是超出了國力的限製的,客觀上加速了蘇聯的垮台。今天的俄羅斯要花許多錢維護保養甚至銷毀這些不合時宜的武器,是不是有點“白忙活”的味道?所以,鄧公當年決心去掉那些不合適的大項目,輕裝上陣,實際上更有利於集中精力發展必須發展的項目的,這是一個政治家應該做出的選擇。另外,人才匱乏和財力匱乏也是鄧公砍項目的重要原因,這裏就不說了,免得又招來毛派的反駁。

到了90年代,中國整體上已經躲過了饑荒的時代,開始有點積蓄了,萬元戶已經很普遍了(當然某些落後地方現在也達不到),十萬也不算富;人才也更多了,中專生已經不吃香了,大學生才更有競爭力。當時的領導層還是有遠見的,於是,就開始重新拾起老攤子,繼續發展80年代砍掉的項目,甚至搞點“半買半搶”的工作,從俄羅斯搞來了不少技術,挖了不少人。五十年代,人家是主動援助,九十年點,人家是被迫援助,不管什麽方式,我們都是占了便宜的。從現在披露的情況來看,航天和戰鬥機都是那時候開始立項搞的,典型的就是J11和神舟飛船,應該借助了俄羅斯的不少技術,當然還是以我為主,自力更生。
但是,整個90年代,中國的軍事現代化還處在播種階段,看不到任何收獲的跡象,以至於老美1996年敢於派航母幹預台海兩岸態勢,而解放軍卻無可奈何。這一點,反過來,也極大地刺激了軍方和領導層,也更深刻地體會了落後就要挨打的滋味,因此,軍隊整頓開始了。不許經商了,不許走私了(賴昌星就是在這之後被反走私打到的,在此之前,他的所作所為是符合國家政策的),也不需要種菜種地了(許多部隊在此之前是自給自養的,並且還被視為解放軍的優秀傳統)。其次,就是項目研製加速了,力度加大了。第三,就是國防軍事的生產和科研體製改革加速了,原來屬於各個部門管理的半軍事化的生產科研單位被重組為幾大軍工集團,還上市了,包括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航科技,中航工業,核工業,兵工,北方工業等 。第三點所帶來的影響是不能小看的,實際上,它是中國進一步在國防軍事領域擺脫蘇聯影響,采納美國體製的表現,如同在經濟領域放棄計劃經濟實行市場經濟一樣,其帶來的好處在今天已經愈來愈顯著。然而,大陸軍方所有這些改革動作還是處在施肥澆水的階段,離收獲的季節還有不少時日。

中國軍隊熬過了1999年的大使館被炸事件,迎來了當年的大閱兵。從純粹的軍事角度來看,50年閱兵所展示的現代化進展是遠比不上此次60年閱兵的,機械化沒有很好的完成,信息化看起來還沒有開始,確實有點過渡的味道。要說,以1999年的大陸軍隊來防禦美軍馳援台灣,我是很懷疑的,可以說,海陸空和二炮都沒有準備好,都還不具備圍城打援(拿下台灣和阻止美軍幹預)的本領。因此,2000年的美國新總統布什是躊躇滿誌,他早就確定了計劃,要遏製中國,協防台灣,因為美國當時確實有這個實力。

但是從新世紀開始,事情就有了變化。一方麵是911事件改變了美國的軍事戰略,隨後的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也拖住了美軍的手腳,使其沒有更多的力量對付中國。更重要的是,中國開始加速崛起了。經濟上,隨著WTO的加入,按照美國的算盤,是會弄垮中國幾個大行業的,包括農業,汽車,和金融業。如果這些行業被搞垮了,中國在經濟上確實就離垮不遠了,至少也會停止崛起的步伐。但是,中國反而借著WTO發展成為了世界工廠,並成了美國的大債主,其中原因,需要另外展開論述。政治上,中國繼續保持穩定,尤其是在2003年江胡頂替,實現了最高領導人的順利過渡。這是近代中國政治上的標誌性事件(當然即使這樣,還是有無數人批評和不滿意),因為百年以來,中國一直因為政治接班人問題而打仗流血(從袁世凱稱帝,孫中山和宋教仁,蔣介石和汪精衛,毛澤東和劉少奇林彪,四人幫和華國鋒,鄧公和胡趙,莫不如此)。重要的是軍事上,現代化已經開始結果了。從2003年開始,我們就不時從網絡上見到各種新玩意的消息甚至照片,到了60年閱兵的時候,當見到這些裝備的時候,其實已經不稀奇了,充其量,也就是確認一下而已。

那麽在這次閱兵背後,究竟還有多少已列裝裝備沒有展示,還有多少即將可以列裝的裝備,又還有多少在研而在10年後會列裝的項目呢?我們都不知道,隻能憑猜測了。看起來,胡總也不怎麽知道,江core就更不知道,吳邦國看起來知道得不少,因為此次閱兵時,我注意到吳邦國多次扭頭欠身和江core說話,看起來像是在給江core當解說員,哈哈哈。

大陸軍方的現代化從新世紀開始,呈現一種加速的趨勢,一方麵,以點帶麵,以一帶十(典型的就是出口巴基斯坦的梟龍戰機,對於已經研製出J10的成飛來說,再搞過簡化版還不容易?);另一方麵,某個項目的某項關鍵技術一旦突破了瓶頸,後麵的就跟著一氣嗬成,如雨後春筍,出了地麵之後,那長得真是快,一個星期就脫胎換骨成參天的竹子了,而在之前,一直躲在地下,還以為死光光呢。我相信,高性能的航空發動機就是這樣的瓶頸項目,一旦突破,所有軍機項目就會一發不可收拾。

胡總提出“不折騰”,我覺得是總結得好,提出得及時。接下來的十年,如果中國不折騰,不走太多的彎路,哪怕發展速度慢一點,那成果仍然將是顯著的,70年國慶閱兵,可以餓拭目以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julienmum 回複 悄悄話 相比老蔣和小蔣總統在台三十七年閱兵十三次,中共閱兵還算好吧。花銷固然不小,但給中國提了多大的精神氣兒啊,這樣看還是挺值的。
want_try 回複 悄悄話 我感覺這更像政治大閱兵. 花錢事小. 政治上捏那不住, 誤道人心事大.我們的解放軍是可愛的.
instein 回複 悄悄話 三篇分析都很好。“隻要不折騰,就可以積跬步而致千裏”說到點子上了。
十年一次閱兵也是應該的
want_try 回複 悄悄話 真希望這是最後一次國慶大閱兵. 不要再折騰了.
無忌哥哥 回複 悄悄話 挺好的文章。為啥沒人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