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控製南海交通要道比占領南海更為可行,也更重要

(2009-10-15 14:05:25) 下一個

南海既富含油氣資源,也是國際上最重要的海上運輸要道之一。獲得充足的油氣資源對於中國崛起當然很重要,但是,保證中國進出口的海運安全其實更重要,因為前者可以用錢買,後者則買不到。占領南海,當然是既可以獲得油氣資源,也可以保證中國海運安全,但是這個目標在目前來看,實現的困難很大,並不可行;因此,我主張中國在目前以及接下來的崛起過程中,應該退而求其次,以控製南海交通要道作為國家在南海的戰略目標。其理由有四:第一,目標可以實現,不會引發南海諸國以及美國的過度反應;第二,為將來全麵占領南海打基礎;第三,保證中國海運的安全;第四,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借控製南海交通要道而威懾韓日,使韓日向歐洲出口產品和從亞非澳進口能源礦產的通道被緊緊地攥在中國的手裏。這樣既有助於鞏固中國在東亞的領導地位,也使韓日在關鍵的時候不敢貿然行動,損害中國的核心利益,從而最終打破目前美國在西太平洋的競爭優勢。

南海能源儲備可與波斯灣媲美,至少蘊藏有367.8億噸石油,7.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等周邊國家,已經與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合作鑽探了約1380口鑽井,其中大約八九成位於爭議海域(即中國南海海域),年石油產量達5000萬噸,其中,馬來西亞在南海的石油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天然氣近1.5億立方米。

聽起來讓人義憤填膺,然而,目前我們卻無可奈何,因為我們還不具備完全收回南海的軍事實力,想靠打一仗收回南海的願望是不現實的。另外仔細算一算,以目前南海諸國盜采油氣的規模,即使再過二十年,其開采量也不到總儲量的10%。從純粹的經濟利益來看,這個損失對於中國來說,盡管迫不得已,但可以承受。正是由於這兩個原因,我在《堅持韜光養晦一百年不動搖》一文裏,主張中國目前不以武力收回南海,而是采取先和平崛起,在崛起之後再堅決收回南海的戰略。但是,這樣的戰略並不意味著我們目前在南海就無所作為。實際上存在大有可為的天地。我認為,控製南海交通要道,既保證中國海運安全,也捏住韓日進出口的命脈,實現借控製南海而控製東亞的戰略目標,是中國目前在南海有所作為的選項。

控製南海交通要道的內涵有三點:第一,中國必須擁有南海的製空權和製海權;第二,中國並不尋求通過和南海諸國軍事對抗來實現占領南海的目標;第三,中國並不尋求利用軍事手段阻止南海諸國盜采油氣而獨占南海資源的目標。總之,就是控製南海而非占領南海。後麵兩點的約束可以大體保證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不會和南海諸國有直接的軍事衝突。因此,尋求擁有在南海的製空權和製海權就成了控製南海的基本手段。以目前中國海空軍的實力,可能稍顯不足,但是通過加強南海艦隊建設/強化軍事訓練/增大巡邏力度等多方麵的努力,是可以擁有南海的製空權和製海權的。至於是否要依賴航空母艦來說實現這個目標,則屬於技術問題的範疇,專業人士大可獻計獻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