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山西地名之古風盎然

(2016-10-14 00:24:42) 下一個

(微信群裏有人轉了一段打油詩把山西地名編排進去,讀了覺得是狗尾續貂不倫不類,山西地名之美在於蘊積華夏文明,先賢遺風,從網上找到這篇看似可信,先存留與此,有機緣慢慢再考證)

 

山西各地名稱由來

太原——“太原”一詞,最早見於《詩經》。此後的先秦典籍多有記載,但僅為地理上的泛稱,並非專指一地,其實際處所不盡相同。戰國末年,秦國在汾河中遊設置太原郡,取“大而加甚謂之太”,“高而平坦謂之原”之意。此乃太原作為行政區劃取名之緣起。秦漢及以後各代,均於汾河中遊置太原郡、太原府、太原縣、太原市等,今太原地區遂有“太原”之專名。

大同——遼承唐製,即道--州(府)--縣三級。重熙十三年(1044年)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為遼之陪都,大同城名始稱於此,統二州七縣:弘州(河北陽原縣)、德州(內蒙豐鎮西北岱海邊),大同縣、雲中具、天成縣(今天鎮)、長青縣(今陽高縣東南)、奉義縣(今大同市東北)、懷仁縣(今懷仁東,大同南30公裏)、懷安縣(今河北懷安鎮東南)西京大同廣袤20裏,建有西京同文殿,設留守衙。北門東為大同府衙,西為大同驛。重熙十七年(1048年)分雲中置大同縣。(隋開皇年間為防禦突厥進攻,在大同川即今內蒙烏拉特前旗北建大同城。唐末沙陀人內徙,大同遂僑置於此)自此大同之名沿用不改。 大同名字來源於孔子說的 ,《禮記·禮運》裏提到: 理想 大道,順達 前行;天下 為公,人人 平等; 誠信 和睦,選賢 舉能;四海 之內,皆為 親朋; 幼少 茁壯成長,青中 效力社會,老人樂享天年; 鰥夫、寡婦、孤兒、獨老、病殘之人 皆得 善養; 男子 就業 理想,婦女 婚配 幸福; 人人為我 --- 我為人人 --- 各盡所能 --- 各取所需; 不詐 不貪 不懶,天下 無賊,世間 絕匪; 路不拾遺 夜不閉戶,此乃 理想 之 大同世界 也

(附《禮運大同篇》原文於此:仲尼與於蠟賓。事畢,出遊於觀之上,喟然而歎。仲尼之歎,蓋歎魯也。言偃在側,曰:“君子何歎?”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誌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製度,以立田裏,以賢勇知,以功為己。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謹於禮者也。以著其義,以考其信,著有過,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眾以為殃,是謂小康。”)

陽泉——“陽泉”,本來是一個泉水的名稱。清光緒版《平定州誌》卷二《輿地.山川》中載:“陽泉,在州西十五裏,泉源有五:一在村南澗中,俗名飲馬坑;一在村西野子溝,皆夏秋有水,冬春則涸;一在村北寺溝,相去丈餘,水盈盈常不涸;一在張氏山莊問渠亭右側,深廣丈餘,石甕為池,土人常禱雨於此;或曰今村中上港井,亦泉也,今有石槽尚存,後填以巨石,因以為井,皆自平地湧出,本名漾泉,訛為陽泉。”從120年前出版的這部官修的州誌中,我們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陽泉是由“漾泉”訛變而來,且原來是一泉名。

榆次——春秋時期稱塗水、魏榆,戰國時期就稱榆次。秦隸太原郡。北魏、北齊兩度易名中都縣。公元 979年,宋太宗滅北漢,置並州於榆次,越三年,複遷唐明鎮,榆次複縣製。以後曆代縣名不改。1958年設榆次市。

運城——境內有古鹽池,亦稱鹽湖、銀湖。位於運城市區南中條山下,涑水河畔。由鴨子池、鹽池、硝池等組成,總麵積130平方公裏,所產鹽是水鹵經日光曝曬而成,顏色潔白,質味純正,含有多種鈉鈣物質,是全國有名的鹽產地之一。鹽池的開發約有4000年的曆史,是我國最古老的鹽池之一。“運城”就得名於“運鹽押運司”,蓋由鹽而興之城。

長治——地處太行之巔,自古就有“與天為黨”之說,故又稱“上黨”。商為黎國,韓建別都,秦置上黨郡,北周名潞州,明朝時設潞安府,廓置長治縣,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潞城縣小吏陳卿亡命家鄉青羊山中,並憑借太行山間險要地形,聚眾起事,連陷遼、沁,明廷為之震恐。直到嘉靖七年十月,官軍以10萬兵力合擊青羊山,才將這支農民軍剿平。事後,為了加強對地限民悍的潞州實行有效管理,防止此類事件發生,明廷特於嘉靖八年二月詔升潞州為府,府城設縣。嘉靖皇帝賜府名為“潞安府”賜縣名為“長治縣”,以祈望這裏長治久安。這便是“長治”的由來。

忻州——古稱“秀容”,從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開始活動,至今已有將近1800年的曆史。春秋時期大部分為晉地,戰

國時屬趙。秦漢屬太原郡、雁北郡、太平郡,隋為新興郡、雁門郡,唐、五代、宋為忻州定襄郡、代州雁門郡,金、元、明、清為忻州、代州、保德州。

相傳漢高祖北上抗擊匈奴,兵困平城(今大同),脫圍時大軍南撤,到忻口方擺脫追兵。高祖歡顏而笑,六軍欣然如歸,因“欣”通“忻”,忻州之名由此而生。

朔州——戰國時為趙國屬地,秦時為馬邑縣,唐代為朔州,宋時為朔寧府,民國元年改為朔縣,八十年代末改為省轄市,朔縣改為朔州。

朔州,為曆代兵家爭戰之地。相傳,公元前215年,秦將蒙恬築馬邑城池,置馬邑縣。這裏,曆來是胡漢頻繁爭奪的邊關重鎮。曆史上有得朔州者得三晉,乃至天下之說。

臨汾——蓋因地在汾河之濱而名。漢代的臨汾縣是指原泰平縣和正平縣之一部分組成的縣。北齊的臨汾縣指的是今汾西縣。隋開皇三年(583年)改平陽縣為臨汾縣,原因是隋統治者“惡其(平陽)名也”。

呂梁——因呂梁山而得名,境內多苦寒之地。

晉城——-秦漢稱高都縣,北魏置建州、高都郡。隋開皇十八年改為丹川縣,唐貞觀元年始稱晉城縣,明代藎城縣並入澤

州,清改名風台縣,民國元年複稱晉城縣。1983年改設縣級市,由省直轄。1985年升為地級市,即為現建製。

天鎮縣——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東北端,地處晉、冀、蒙三省(區)交界處,東臨河北省懷安縣,南毗河北省陽原縣,西接本省陽高縣,北楔內蒙古興和縣,素有“雞鳴一聲聞三省”之稱。 天鎮縣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戰國時為趙國延陵邑,西漢建延陵縣,唐設天成軍,遼代改為天成縣,明代又改製為天成衛、鎮虜衛。清順治三年(1646年)合成天鎮衛,雍正三年(1725年)複置天鎮縣一直至今。

靈丘縣——“靈丘”之名始於戰國,因戰國時期趙國第六位國君趙武靈王葬於此而得名,西漢初置靈丘縣,屬代郡。東漢光和元年別屬中山國,不久廢。北魏複置靈丘縣,屬司州,太和中年屬恒州,東魏太平二年為靈丘郡治,隋屬蔚州,後陷廢。唐武德六年複置靈丘縣,重為成州,屬西京路。元複為靈丘縣,屬蔚州,明因亡。清雍正六年,蔚州歸直隸(河北省)宣化府,而靈丘則由隸屬蔚州改屬山西大同府。民國屬雁門道。

陽高縣——漢置高柳縣屬代郡,唐稱清塞軍,遼置長青縣,後魏永熙於縣置高柳郡,金、元兩代改為白登縣,明設陽和衛,清雍正三主稱陽高縣,今因之。

陽高縣地處省境東北部,北與內蒙古自治區為鄰。

渾源縣——始置於西漢,定名於唐,因渾河發源於縣境內,故名渾源縣。

境內渾源古跡薈萃,自然景觀較多。北嶽恒山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44處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淩空摩崖建築懸空寺是國內現存惟一建於懸崖上的木構建築,也是惟一保留下來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廟內建築,結構奇特,巧奪天工,古人稱之為“天下巨觀”。

左雲縣——春秋時為北狄白羊部牧地,戰國為趙地,西漢置武州縣,北魏初為內地,後設武周縣。唐為雲中縣地,遼置德州,金複稱雲中縣。元屬大同縣地。明先後置鎮朔衛,左衛左雲川衛。清雍正三年(1725年)置左雲縣。

境內多煤,縣民賴以致富。

右玉縣——古稱善元縣。明洪武25年置定邊衛,永樂七年(公元909年)將邊外玉林衛並入右衛,改稱右玉林衛,屬大同府。清初名右玉衛,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旋升為縣稱右玉縣,歸朔平府,府治設右玉。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留縣,歸雁北道。建國初,屬察哈爾省,仍屬雁北區。

縣與內蒙接壤,有著名景點殺虎口。建國後,18屆縣委縣政府矢誌綠化,塞外風沙之地今成塞上綠洲。

懷仁——秦代為雲中地,漢代置沙南縣,隋置大利縣屬定襄郡。遼代始置懷仁縣,因遼太祖與後唐晉王盟會於雲州之東城,有懷想仁人之意,故名。1993年,懷仁縣劃歸朔州市管轄。 近以陶瓷業聞名。

應縣——戰國為趙地,秦屬雁門郡。西漢置劇陽縣,唐未置金城縣,五代後唐置應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始稱應縣。

應縣城內佛宮寺有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遼清寧二年(1056年)建。塔平麵八角形,外觀五層,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總高67.13米,底層直徑30米。是國內外現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結構塔式建築。

山陰縣——秦屬雁門郡。漢置陰館縣。後魏屬神武郡。北齊屬太平郡。隋置神武縣。唐屬馬邑郡。五代屬寰州。後晉以山後賂契丹,名陰館。遼初置河陰縣,意在桑幹河之陰,故名。今以奶業聞名

平魯——戰國時,趙惠文王置武州,漢置中陵縣,明謂平虜衛,清雍正改為平魯縣,屬朔平府轄。

寧武縣——漢置樓煩縣,魏、西晉因之,永嘉年廢。北宋 置寧化軍。金稱寧化縣,為寧化州治。明洪武三年置寧化所 (故址在進縣南之寧化鄉)。成化處建寧武關,清雍正三年因關置寧武縣,為寧武府治。民國元年廢府留縣,今因之。

境內有管涔山,為汾河之源,近以煤炭聞名

偏關縣——古稱林湖,五代置偏頭砦,元改偏頭關,清改稱偏關縣。據《天下郡國利病書》:“偏頭關東連丫角山,西通黃河,與套虜僅隔一水,其地東仰西伏,故名。”據《偏關縣誌》,城臨偏頭關,以關名縣。

境內有著名的萬家寨黃河水利樞紐。

保德縣——春秋屬晉,戰國屬趙樓煩地,秦為太原郡地,唐為嵐州地,宋淳化四年置定羌軍,景德元年改為保德軍,金大定十一年置保德縣,大定二十二年改保德縣為保德州,元憲宗七年廢縣留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縣名蓋源自飽德軍。

保德縣素有“民歌之鄉”美稱,出了許多受人讚譽的歌星,我國著名歌唱家馬玉濤,就出生在黃河岸畔的馬家灘村

河曲縣——春秋為晉邊地,戰國屬趙,漢及唐時屬太原。五代十國時北漢劉崇置雄勇鎮,屬嵐州。宋太平興國七年建大山軍,治平四年置火山縣,後廢,金貞元元年置河曲縣。大定二十二年升為火山州,後更名“隩州”。元憲宗七年省入保德州,明洪武十四年複置河曲縣。縣名意在黃河之曲。河曲縣以河曲民歌、二人台聞名。是舊時“走西口”出境處之一。

岢嵐縣——春秋屬晉,戰國時設樓煩郡。秦屬太原,漢屬雁門郡,魏屬新興郡。北魏因境內有岢嵐山而改名為嵐州。隋改稱樓煩郡,並於大業三年置岢嵐鎮,屬岢嵐軍。唐長安三年置嵐穀縣。宋於嵐穀縣置奇嵐軍。金廢軍,開嵐穀縣為岢嵐州,元廢。明洪武七年置岢嵐縣後複升州,民國元年複稱岢嵐縣。

神池縣——明《文昌祠記》:“寧武北距黃花嶺,皆祟嶺疊嶂,烏道虯盤。逾嶺而下,自巔抵麓十五裏,地少平,有水一浤,生於源,去無跡,旱不涸,雨不盈,魚藻不生.名曰神池。”此神池水,實為地下泉水,故冬夏不涸。

漢為樓煩縣,北周置神武縣,明代置神池堡,因神池為名。清雍正三年(1725年)設神池縣。

五寨縣——漢時屬雁門郡武州地,宋為嵐州嵐穀地,金置寧遠縣。明洪武七年設鎮西衛。嘉靖十六年(1537年)建五寨堡,以堡轄東、西、南、北、中五大牧寨屯牧於此,故名。清雍正三年(1785年)置五寨縣。

靜樂縣——春秋為晉國汾陽邑。西漢為汾陽縣。晉置三堆縣,北魏為三堆城。隋開皇三年岢嵐縣來治,十八年改為汾源縣,大業四年改稱靜樂縣。唐代另置北管州,五代北宋均屬憲州治,元為管州治,並廢縣入州。明洪武年間複置靜樂縣。

代縣——春秋時屬晉,戰國時屬趙。秦立廣武縣,西漢廣武縣屬並州太原郡。東漢改屬雁門郡。三國時為雁門郡治。隋開皇五年雁門郡改稱代州。明洪武二年始改代州為代縣,清雍正二年升為直隸州,屬山西省政司。民國元年改為代縣。楊家將故地,現存楊家祠堂,香火甚旺。

繁峙縣——春秋屬晉,為霍人邑。戰國屬趙,稱藿人。秦屬代郡。西漢建蓧人縣(漢晉之繁峙在今渾源境),東漢廢。晉複稱蓧人縣,屬雁門郡。隋開皇十八年複設繁峙縣。金貞佑三年改稱堅州。明洪武二年廢州,改稱繁峙縣。

五台縣——因境內五台山而得名。西漢置慮縣,北魏太和年置驢夷縣。隋大業初改名五台縣,據《元和郡縣誌》,五台縣以境東北五台山得名。金升為台州,明洪武二年複為五台縣。境內五台山為佛教勝地,名動天下,

定襄縣——春秋後期(公元前541年後)屬晉,戰國時屬趙。西漢時,為陽曲縣,屬太原郡。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年(215年),移陽曲於太原界,在陽曲故城置定襄縣。盛產法蘭。

婁煩縣——婁煩原是一個古老民族或部落的名稱,後來演變為地域概念,成為曆史上郡、縣、鄉的名稱。西周至春秋時的樓煩國相當於今天北起呼和浩特市,南至雁北朔州一帶,後擴展壯大,其範圍大致包括北至現在的內蒙清水河一帶,西達陰山之南,南到山西靈石,東迄河北平樂縣,東南邊緣太原市區。戰國時期,樓煩國為趙武靈王所破,歸屬趙國,樓煩這個地名就在這一帶以郡、州、縣、鎮一直延續至今。明初廢縣為鎮,並入靜樂縣,設巡檢司,屬太原府。清延明製。1972年4月1日改屬太原市至今。

古交市——因原為隋代交城縣故治,因名故交,後訛為古交。 為交城、陽曲二縣地。 1958年8月設立太原市河口工礦區、區領導機關駐河口鎮。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古交撤區建市。

境內煤業興盛。

陽曲縣——建於西漢,因“河(滹沱河)千裏一曲,曲當其陽”而得名。

清徐縣——古稱梗陽,始建於春秋,隋開皇16年(公元596年)置清源縣。金大定29年(公元1189年)於縣之東境置徐溝縣。1952年7月,清源、徐溝兩縣合並,取兩縣縣名首字,稱為清徐縣。境內盛產老陳醋、葡萄及暖氣片。

盂縣——山西最古老的縣份之一, 盂縣古名仇猶。春秋時期,盂屬晉國。乃春秋晉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陽曲縣東北大盂鎮,因縣境山巒回合,中低象盂得名。後屢廢屢置。1942年盂縣劃為盂平、盂陽、盂壽三個縣,1945年8月盂城解放,三縣又並歸盂縣。1983年9月劃歸陽泉市管轄。境內有藏山風景區,為趙氏孤兒故地。盛產煤炭。

平定縣——春秋屬晉,戰國屬趙。漢初設上艾縣,北魏稱石艾,唐更名廣陽。宋初於境內置平定軍,改廣陽縣為平定縣。金、元、明、清時平定為州或直隸州,民國元年改為縣,1983年劃歸山西省陽泉市。境內有娘子關風景區。

潞城市——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太行山中麓西側,上當盆地的東北邊緣。遠在殷商時設微子國,西周時稱潞子國。秦置潞縣。隋開皇年間,始稱潞城,沿襲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曆史。

境內有潞河,縣名蓋源於此。

沁縣——古稱“銅革是”,最先把“銅革是”定為地名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紀。晉人消滅久居於此的赤狄部落後,把地跨數縣的地區,封給晉大夫羊舌氏為食邑,名曰銅革是邑。宋初在亂柳石圍中(現在的段柳村)建威勝軍,後曾改軍為州,不久又稱威勝軍。元初稱沁州(遷現城址),隸晉寧路,領銅革是、沁源、武鄉三縣。明初改銅革是入州,直隸山西布政司,領沁源、武鄉兩縣。清沿明製,仍稱沁州。

沁源——因沁水之源而得名,古為冀州之域,春秋為晉之地,戰國前期屬韓後屬趙,秦屬上黨郡,西漢置穀遠縣,王莽時,改穀遠為穀近縣,三國為魏之地,晉廢縣,屬上黨郡。 境內有靈空山景區。

武鄉——古稱涅縣,西晉始置武鄉縣,因境內有武山和武鄉水而得名。北宋屬潞州,金代至清代屬沁州,西周時期,今武鄉地區稱為皋狼之地;春秋時代,屬晉, 為皋狼之地,也有甲氐國的傳說;戰國時代,名涅,城邑在今故城鎮,先屬韓,後屬趙;秦代,屬上黨郡。西漢,置涅縣,屬並州上黨郡,縣治在今故城鎮,區域包括今武鄉、榆社、左權全部及沁縣北部、祁縣東南部地區; 西晉,武帝泰始年間(公元265年- 274年),涅縣分為三縣,即武鄉縣、 鐐陽縣和涅縣,從此始有武鄉縣之名。

長子縣——堯之長子丹朱受封於此,並由引得縣名。秦漢400年間,長子城一直為上黨郡郡治。

縣人多習理發手藝,山西各地剃頭匠多為長子人士。

壺關縣——漢王劉邦元年(前206)年,始置壺關縣,屬上黨郡,因古壺關口山形似壺,且在此置關,古名壺關。

黎城縣——春秋為黎侯國。漢、三國迄兩晉,為潞縣也。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廢潞縣,置刈陵縣,縣冶設於今李莊鄉古縣村,為黎城境內建縣之始。隋開皇十八年(958),更名黎城縣,此為以黎城名縣之始。

平順縣——該縣名稱由來似無可考,有關曆史沿革資料語也不祥。均稱此地山高坡陡,土薄石厚,自然條件惡劣。平順地名,蓋由縣民向往而來?此地出二現代著名人物:一為李順達,建國初全國勞動模範;一為申紀蘭,連續10屆全國人大代表。

屯留——殷商時為餘無戎,西周時為徐,春秋時為晉餘吾的封邑,也稱純留,戰國時始稱屯留。

襄垣縣——戰國周貞定王時為晉侯趙襄子領地。襄子築城於甘水之北取名襄垣,亦曰毅垣。

介休——國內史籍最早記載介休曆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公元前718)。時,曲沃莊伯伐翼,晉翼侯奔隨,隨在今介休城東,當時為晉大夫士會食邑。公元前636年,晉文公返國賞隨臣,介子推不言錄,與母隱居綿山。晉文公焚林求賢,子推竟與母抱樹而死。後,介休即依介子推休於此而得名。

境內有綿山風景區。

靈石縣——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曆史。隋初屬平周縣(今介休市),隋開皇十年,隋文帝楊堅北巡挖河開道,獲一巨石,似鐵非鐵,似石非石,色蒼聲錚,以為靈瑞,遂命名為“靈石”,割平周縣西南地置為靈石縣。

相傳大禹治水在此“打開靈石口,空出晉陽湖”。

境內盛產煤炭。

平遙縣——古稱平陶。漢置京陵、中都二縣。北魏太武帝時,中都縣遷往榆次,平陶縣來治,並改平陶為平遙。京陵縣亦同時廢入平遙縣。

境內平遙古城,為世界文化遺產。一年一度的平遙國際攝影大展名動海內外。

祁縣——古稱昭餘,晉國大夫祁奚,本名姬奚,因食邑於祁,故以為氏。《左傳》載,“祁奚薦賢”有“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的曆史評判。祁縣地名蓋源自祁奚。

為晉商故地之一。有喬家大院等晉商旅遊勝地。

高平——夏商時代為冀州之域,春秋時為屬晉,始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先屬韓,後屬趙,秦趙長平之戰後為秦所據,置高都縣,屬上黨郡。西漢、東漢、三國、魏、兩晉為泫氏縣,屬上黨郡。北魏初改元氏縣,屬建興郡,北魏永安二年(公元529年),改置建州,設長平郡,領泫氏、高平2縣,高平名始於此。齊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改高平縣為平高縣,北齊末又改平高縣為高平縣,並將泫氏縣並入高平縣,此後隻稱高平不再稱泫氏。北周並長平、高都郡為高平郡,高平縣屬高平郡。

河陰——桑幹河之陰,故名。今桑幹河已涸。 山陰,處於雁門以北,古代山之以北謂之陰。

孝義——孝義曆史源遠流長,在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生息繁衍,是山西曆史上置縣最早的地方之一。《左傳·宣公十五年》記載:晉景公賞給士伯以“瓜衍之縣”,即春秋周定王十三年(公元前594年),始置瓜衍縣。隋統一後,稱永安縣,屬西河郡治。唐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賜改永安縣為孝義縣。孝義由“孝”和“義”兩字合成,之所以取孝義作為縣名,是由當地的鄭興“割股奉母”的純樸孝行,和“義虎救樵夫”(又說:尉遲恭在孝降唐王李世民而義)的美麗故事感動天下,演變而來。1992年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建市。

岢嵐縣——春秋屬晉,戰國時設樓煩郡。秦屬太原,漢屬雁門郡,魏屬新興郡。北魏因境內有岢嵐山而改名為嵐州。隋改稱樓煩郡,並於大業三年置岢嵐鎮,屬岢嵐軍。唐長安三年置嵐穀縣。宋於嵐穀縣置奇嵐軍。金廢軍,開嵐穀縣為岢嵐州,元廢。明洪武七年置岢嵐縣後複升州,民國元年複稱岢嵐縣。

侯馬——在春秋戰國時叫"新田"。明朝末年,李自成帶領起義軍經過這裏,天色已晚,人困馬乏,於是他便下令在這裏過夜。但在這荒無人煙的地方,可怎麽睡覺呢?李自成讓馬臥下,把馬料放在馬的嘴邊,自己也便靠著馬背坐在地下,邊吃幹糧,邊休息。大家一見,都學他的樣兒,就這樣過了一夜。第二天早晨,當大家準備出發時,李自成對大家說:"我們靠著馬蹲了一夜,可說是伺候了一夜馬啊!"從此,這裏便改稱"侯馬"。還有說是八國聯軍進攻北京的前一天慈禧太後連夜逃跑,經過侯馬的時候馬匹都累壞了,慈禧不得不在這裏等候著。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