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裝丫挺是一種權利 zt

(2009-09-18 06:54:38) 下一個
“裝丫挺”乃一北京土語,應用範圍極廣,用於形容裝不知道、裝不認識、裝高雅、裝看不見、裝聽不見、見死不救、不敬不孝等等等等。總結一下就是,你做了別人認為你不該做的事,或者沒有做別人認為你應該做的事,並且有著明顯的故意嫌疑,都可以用“裝丫挺”來形容。

下麵列舉一些應用實例:

1、老外拖著該付的錢不付,1萬多美金要分4個月付,每每催債都表示一下要再確認一下付款日期。
2、一個客戶談了一年,還經常打電話來問能否提供一些實時更新的資料以作參考(注:這一年中提供的谘詢服務沒有任何酬勞),每次均表示下個月會作決定,而你再詢問他的進展時又開始打太極。
3、你的部門經理做錯了事,把責任推到你身上,當你接受完老板的一頓唾沫星子轟炸之後,部門經理又來假惺惺問候的。
4、有人賴在你家不走,3、4個月之後,經強烈暗示仍無明顯覺悟的。
5、本來出身山區,幾經奮鬥之後,一副海外歸來的樣子,滿嘴蹦英文單詞,斥責中國農村好落後喲~。
...

例子很多,請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總結發掘。

下麵討論一下“裝丫挺”的起源。個人認為,其起源要從對中國影響極深的儒家思想說起。

儒家思想教育我們,為人要謙虛忍讓,對人寬容。所以,國人們交往中大都給對方留很大餘地,不會步步緊逼,也覺得一些對別人進行要求的事情是難以啟齒的,比如要債,比如讓人搬出你的家。這就造成,大家會彼此揣測對方的想法和意圖,以衡量自己的言行是否得當。謹慎起見,像要債、轟人這些話是不能明說的,而采取迂回戰術,暗示和啟發。

如果在同一道德水準和行事準繩下,這樣的方法應該是有效的,這叫gentleman,這裏把這些遵守這個默規的雙方叫“好人”。但~~是~~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滴。那些壞人就抓住這“不說明”,故意忽略好人的暗示和啟發,不予理睬。這時候好人就會咬著牙地罵一句:“裝丫挺的!”從此,便有了“裝丫挺”。

可以看出,壞人裝丫挺是讓好人很受傷的一件事,而好人的弱點就是裝不好丫挺,因為責任感在作祟。為了保證好人的利益,我在這裏呼籲:好人也是有“裝丫挺”的權利的!!為了你們自己的利益,請學會拿起“裝丫挺”這件武器武裝自己!保護自己!不要做“裝盲”!!要比那些人裝得更好!讓他們有苦說不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