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上海女工輾轉抗戰兩萬裏--紀念上海勞動婦女戰地服務團的女戰士任秀堂-- (四)

(2009-09-21 20:09:33) 下一個
服務團解散後附記— 延安路線一: 1940年11月下旬,天氣轉冷。胡瑞英和陳蘭湘結伴一起從桂林到重慶,一路艱辛,互相扶持,直到1941年1月才到達重慶。她們到了曾家岩50號周公館,取得了到延安的路線和中途接頭點。她們在重慶作整休後,又開始行軍跋涉至八路軍洛陽辦事處。在洛陽休息及補充好上路的水、幹糧、禦寒行裝後,她們又繼續突破國民黨軍隊設置的封鎖線。 1941年9月間,她們到達了革命根據地太行山八路軍總部與尹卜駒和朝鮮義勇軍會合。後來,胡瑞英,陳蘭湘、尹卜駒3人與山東赴延安的幹部一起行動,長途跋涉奔赴延安。途中尹卜駒感染傷寒病生命垂危,被送進了.八路軍野戰醫院。1942年1月,胡瑞英和陳蘭湘到達了延安,向中組部報告了尹卜駒的情況,大家都以為她活不成了,還繳銷了她的黨員登記證;中組部安排了胡瑞英在中央黨校五部學習,陳蘭湘在延安大學學習。 ******************************************************************************************************************************************************** 延安路線二:1940年底,尹卜駒於7月間就提前離開了服務團,她因得了肺病在桂林看了3個月的病。桂林辦事處考慮到她一個人長途跋涉不安全,安排她以朝鮮義勇軍為掩護一起北上,但不要暴露自己是共產黨員;還規定她到達延安的行程時間為3個月。她和文明哲一行是從桂林乘坐在大貨車頂上到的重慶,住在朝鮮義勇軍總隊部,進行了2個多月的整休和學習。期間,尹卜駒的肺病大發作一次,發燒咯血,生活不能自理,文明哲在生活中處處關心照顧她。離開重慶前,她和一個同誌去了曾家岩50號,陳家康同誌接待了她們。他告訴她們形勢嚴峻,西安的國民黨關卡搜索很嚴,不安全,要改為步行。 並向她們交代了經過大別山區到達太行山的路線和接頭點。當時尹卜駒病情剛剛好轉,長途跋涉就開始了。她和朝鮮義勇軍走到四川萬縣,跟著又走到河南,他們看見村莊的牆上貼著皖南事變的傳單,國民黨反共的形勢很緊張。這時,尹卜駒患上了瘧疾,身體發冷發熱,一路上朝鮮同誌不斷鼓勵她;文明哲時常幫她背行李,在行軍途中多次提起自己十分想念的母親和美麗的祖國;他喜歡在山上拾些石頭作標本,還說抗戰勝利後,要做研究地礦的科學家,為自己祖國的建設作貢獻。 1941年5月,他們到達了河南林縣接頭點時,八路軍派向導帶路繼續急行軍,穿過日偽軍的碉堡,悄悄地越過封鎖線,勝利到達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八路軍派來民伕幫挑行李,派來牲口讓病號騎。每到一站,飯菜茶水都燒好了,群眾還鳴放鞭炮,敲鑼打鼓地歡迎朝鮮義勇軍的同誌們。直至9月間,尹卜駒與胡瑞英和陳蘭湘才在太行山會合。她告別了朝夕相處近一年的朝鮮義勇軍戰士們;在漫長的行軍途上文明哲與她結下了深厚的友情;可是她就是為了守住立下的青春誓約:抗戰期間,不談戀愛。她始終沒有流露出自己對文明哲的感情;分手時,他們彼此的心都難過極了,不知何時能再相會。 10月間,尹卜駒與姐妹們會合後,她們與山東赴延安的幹部大隊一起行動,尹卜駒的身體太弱又染上了傷寒,高燒昏迷,寸步難行,連續幾天都是山東的男同誌用擔架抬她走。在山路崎嶇的羊腸小道時,抬擔架的一個同誌腳一滑摔倒了,跌斷了肋骨,一副擔架變成了兩副擔架,給隊伍的拖累太大了。胡瑞英她們隻好把她送進八路軍野戰醫院。12月,由於要逃避日軍掃蕩追擊,野戰醫院也要經常轉移;院長隻好把她“打埋伏”在老鄉家裏,當時估計她已活不成,為以防萬一還準備了埋葬費給老鄉。她瀕臨死亡的時刻,雖然燒得迷迷糊糊,但有一點很清楚:絕不能死,要戰勝病魔,一定要趕到延安。當反掃蕩結束後,醫院派人到老鄉家了解她的生死狀況時,才看到她沒死,傷寒病基本好了,隻是兩腿癱軟不能行走,就把她接回野戰醫院當重病號治療;用馬料的黑豆喂養她,這是當時最好的口糧,而其他病人吃的是野菜樹皮,她總算恢複到能走了。 5月,日軍又開始進行大掃蕩,趁著敵占區兵力空虛時,她隨王樹聲大將率領的幹部大隊行軍去延安。從遼縣左權經和順下山到平原,通過同普路、汾河封鎖線。過了汾河後,她筋疲力盡昏倒在路邊,被平原便衣武裝隊救到地道裏休息;她與幾個掉隊的同誌用了2個夜晚趕上了大隊伍。在王大將的指揮下渡過黃河,到達了陝北佳縣,聽到了邊區群眾嘹亮的抗日歌聲。王大將宣布:“同誌們!後麵的路好走了,大家自由的走吧。”他騎上馬揚鞭奔馳,朝著延安的方向飛跑。6月上旬,尹卜駒經曆了千辛萬苦終於到達了日思夜想的延安,從桂林出發至今已足足走過了一年半。她去了楊家嶺中央組織部報到,中組部接待她的是吉玉山同誌,當看到介紹信時,才想起年初胡瑞英來時,已把尹卜駒的黨員登記證撤消並列為死亡人員;怎麽病死的人卻站在麵前,他感到十分驚訝?可尹卜駒卻活著走到了延安!吉玉山同誌為了她的健康著想,安排她住進了學生療養院療養,並把尹卜駒的名字改為尹峰。她住進整潔明亮的窯洞,在醫護人員的護理下,生活規律,夥食粗細搭配,就像進了“天堂”般幸福。年底出院後,進了幹部招待所辦的整風學習班。文明哲從前線還托人帶來了非常貴重的藥品葡萄糖酸鈣針劑,他自己也有肺病卻舍不得用,尹卜駒感動地捧著他送來的藥,心裏十分掛念遠方的他,還想他在哪兒呢?文明哲與朝鮮義勇軍一直堅持在晉西北前線上抗戰,屢建戰功。1943年5月18日,延安《解放日報》在頭版用黑體字標題刊出消息:晉西北各界追悼朝鮮革命戰友文明哲同誌。尹卜駒頓時驚呆了!淚流滿麵的她,將壓抑在心中的感情全部釋放出來,忍不住為失去最愛慕的大哥悲痛失聲,文明哲成了她心中永遠的痛楚! 1943年4月14日文明哲等在晉西北敵後遭遇敵人,被50餘倍的日偽軍包圍,在彈盡無援的情況下,文明哲拉響了最後一顆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壯烈犧牲!年僅29歲。朝鮮義勇軍的文明哲與服務團的女兵們結緣在抗戰的日子裏,在他觀看獨幕劇《最後一顆手榴彈》後還誓言會象劇中英雄排長一樣;這位中韓兩國的抗日英雄為了與共同的敵人作戰而實踐了自己的誓言!他為韓國流進了最後一滴血,他的血與中國八路軍的血流在一起;英勇愛國和國際主義的偉大精神在他身上融成一起,他是偉大的國際反法西斯陣線的模範戰士。文明哲同誌走了,抗戰勝利的旗幟上永遠留下了他的名字。 ******************************************************************************************************************************************************** 緬懷朝鮮義勇軍----文明哲烈士---- 文明哲介紹:原名金逸坤,韓國全羅南道人。高中畢業後,出於對日寇的民族義憤,不斷參加愛國運動。1929年爆發的光州學生運動中,他擔任秘密聯絡員,被捕入獄,屢經嚴刑拷打,一字不漏,堅貞不屈。半年後被營救出獄,在國內無法立足。1933年夏流亡中國,從事朝鮮民族獨立運動。在南京朝鮮革命幹部學院學習,畢業後被國民黨保送到洛陽中央軍官學校學軍事。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他參加了朝鮮義勇隊,任分隊長、政治幹事等職;轉戰華中、華南、華北各個戰場。他的抗戰事跡有:1938年在湘北隊伍錫山戰鬥中,他自動參加敢死隊奮勇殺敵,奪回被敵占領的陣地。1939年春在崇陽至通城的公路上,他毀壞敵坦克兩輛,被授予國民政府光榮勳章。1940年初在贛北前線爭奪乾州鎮的戰鬥中負傷。1942年在晉東南反掃蕩及保衛總政的戰役中,他以機槍殺開血路,掩護總部突圍成功,立了大功。1943年2月在晉西北前線遭敵人包圍,子彈打完,一個敵人用刺刀逼住他,他機智地用空槍對準敵人胸膛,在敵人恐慌的瞬間,突然奪過敵人的槍而安全逃脫。他勇敢、沉著、機智、無畏、戰友們無不稱讚他的軍事天才和組織能力,無不佩服他的頑強鬥誌和犧牲精神。在極度緊張的環境中,他晝夜奔波,曆盡艱險,過勞吐血,戰友們勸他到後方休息,他以任務未完成為由,始終在對敵最前線堅持戰鬥,直至英勇犧牲。文明哲當時任華北朝鮮獨立同盟晉西北分盟組織委員。由於曆史造成的原因,他的英雄事跡沒能傳到他的祖國。1992年秋中韓建交,文明哲的親屬找到尹峰,在山西省忻州市和索鄉黃龍王溝村的東山上找到了文明哲烈士的墓地,他已經長眠了52個年頭。經過中國外交部批準將文明哲烈士移葬在韓國國立烈士陵園。 ***************************************************************************************************************************************************** 皖南路線: 1940年底,取道皖南的22個同誌分成了5個小組,分開出發。從桂林千裏跋涉向華東敵後前進,目的地是新四軍軍部的皖南駐地。當時,她們哪裏會知道,蔣介石為了消滅新四軍,已經秘密地調兵遣將,大軍雲集在江西和安徽交界的地方,戰爭已迫在眉睫。 1941年1月4日,新四軍軍部及所屬部隊9000餘人奉命北移,從雲嶺駐地出發繞道前進,行至涇縣的丕嶺一帶時,突遭國民黨7個師8萬餘人的包圍襲擊。新四軍被迫抗擊,奮戰7晝夜,終因寡不敵眾,彈盡糧絕,除約2000人突圍外,1000餘人被俘,餘皆壯烈犧牲。軍長葉挺被無理扣押,副軍長項英、參謀長周子昆突圍後不幸被叛徒殺害,政治部主任袁國平犧牲。17日,蔣介石竟反誣新四軍“叛變”,宣布取消其番號,並聲稱要將葉挺交付軍事法庭審判。這就是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 **************************************************************************************************************************************************** 皖南脫險:鄭惠珍(鄭裏明),原服務團黨支部的宣傳委員,她接受黨組織的決定,從桂林一路行軍剛到新四軍軍部民運部工作,就遇到了皖南事變。1月13日,跟隨部隊總突圍時被敵人打散。第2天天剛亮,就被國民黨川軍在搜山中抓去,同時被抓的有10餘人。被押期間,多次遭到審訊和毒打。在被關押的日子,她腦子裏不斷想著逃跑的方法,萬一逃不脫,被抓回來槍斃也不後悔。新四軍政治部的李林告訴她,逃出去要往蘇北一帶找部隊。有一天,國民黨派了一個營的兵員武裝押送新四軍的1000餘人,其中有女兵20餘人去上饒,每天徒步行走60裏,夜晚露宿祠堂或民房,外麵崗哨林立,戒備森嚴。鄭惠珍聽說大隊人馬要向安徽歙縣進發,心中暗喜,她之前在這裏做過群眾工作,有兩個較好朋友,地利人和,對逃跑非常有利。進城後,1000多人的隊伍引起了民眾的好奇,小縣城的街道擠滿了人看熱鬧。突然空襲警報響起,隊伍、人群大亂,鄭慧珍趁機向小巷一鑽,飛快地逃跑了。因為路熟就穿街過巷,七拐八轉跑到了原師範學院的吳同學家,進門後,在樓上見到了母女倆,吳媽媽曾是女校校長。鄭1938年在服務團工作時,常去歙縣師範學院進行抗日宣傳,吳校長的女兒是積極分子,慧珍常去她家串門,離開歙縣還給她寄過進步書籍,友誼深厚,情同姊妹。當她們得知慧珍參加了新四軍北上抗日,卻被國民黨抓去並押送上饒,很是同情,吳媽媽十分氣憤地說:“國民黨太不像話了,國難當頭,應團結打日本,怎麽能槍口對內,殘殺自己人!”她們要把慧珍藏在家裏,慧珍決不能牽連她們,想盡快女扮男裝出城去鄉下。正著急,進來一個身材魁梧的青年吳先生,吳媽媽跟他商量後,他馬上把棉袍罩衣脫下給慧珍穿上,正合身,大家都笑了。全身都換了新衣新鞋,真像出門拜年的樣子,還很像個男人。吳媽媽忙拉她到飯桌邊,勸她快快吃飯,吃飽飯好趕路,還安慰說:“你過去演的男角都很像,今天是假戲真做,千萬不要心慌,走在路上要沉住氣。”老人家想得周到,告訴她先躲在南鄉小洲村張同學家裏. 張家離歙縣50裏路,是偏僻的小山溝,從那裏可通往浙江。母女倆也都換上過年穿的新衣服,拿上2大包用大紅紙包的糕點,讓小兒子前麵探路,慧珍走中間,母女隨後作掩護。她學著路上的商人走路稍低頭,雙手伸進袖裏,有模有樣地走,夾在行人中混過了崗哨,平安逃離了城關。她依依不舍地緊握吳媽媽的手,向她道謝告別。目送她返城的身影,感到是那樣的高大。她的女兒陪著慧珍走到了小洲村,住進了張同學的家,她換回了女裝,裝病躺著不出門,大家編了一套話瞞過了張同學的父母。幾天後,張同學從城裏回來告訴她俘虜隊已開走,通行證也搞到了,還遞給她一套學生服。慧珍感動得熱淚盈眶,吳媽媽她們想得太周到了。張同學讓家人準備了上路的幹糧,不辭辛苦送了她30多裏,才依依不舍地返回。鄭慧珍從心底感謝人民的真誠幫助,永遠不會忘記群眾的魚水之情。 **************************************************************************************************************************************************** 皖南革命“女囚”:郭立言,原服務團團員,共產黨員。從桂林出發向皖南雲嶺進發,經過一段曲折險途,找到了上饒新四軍辦事處,搭上辦事處的汽車到達了渴望已久的雲嶺新四軍軍部。立言被分到政治部民運部。服務團分批出發的同誌也都先後到了雲嶺,姐妹們會合可高興了。元旦來臨,大家在新四軍裏生活就像回到了母親的懷裏,個個心花怒放,歡樂無比。可恨的國民黨頑固派把槍口對準了北上抗日的新四軍,發動了皖南事變,在十多天的戰鬥中,不管環境如何險峻,同誌們互相照顧,團結友愛。由於後勤被切斷,僅有的一些米飯放在路邊上,卻沒人去盛飯,大家互相禮讓,發揚階級友愛,真是催人淚下。是啊!新四軍是經過千錘百煉的,身陷重圍的他們心中唱起了歌:“鐵流兩萬五千裏,隻向著一個堅定地方向。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武裝部隊有衝出重圍的,非武裝人員被打散了。嚴寒隆冬,立言她們2人在山上斷糧了7天,滴水未進,總想到村裏找些吃的墊墊饑腸。她們在黑夜裏走進了村莊,敲響了老鄉的門,可沒曾想到頑軍已占據了房子,就這樣立言她們被俘了。當被押解到陳家祠堂時,隻見裏麵已有許多被俘的同誌,其中有不少女兵。立言曾與服務團的鄭慧珍和施楨相遇,還知道慧珍姐準備逃跑,當時怕連累慧珍,沒有當機立斷隨她跑,痛失逃離虎口的時機。知道她已脫逃,隻能暗暗地為她祝福。春節那天,在被押送往安徽定潭的路上,又有一位女同誌逃跑成功了,大家為她的果敢歡呼。管理女兵的看守氣急敗壞地把女兵們集合在一起,足足辱罵了有一個小時,好一付猙獰的麵孔。這天喝的是苞米粥,吃的是鹹蘿卜,蓋的是稻草被,滿身虱子亂跳。這是多麽不尋常的春節,立言她們又經受了鬥爭嚴峻的考驗!後來,被捕的30個女兵和病弱殘的男兵合編為第5中隊,她們與其他中隊的人一起被轉押到上饒集中營。這是國民黨軍隊長期盤踞的地方,其防禦陣地和工事十分堅固,很多都是鋼筋水泥澆注的。上饒周田的集中營,四麵布滿鐵絲網,高高的瞭望台上走動著荷槍實彈的衛兵,後山上是國民黨憲兵的營房。集中營裏關押了新四軍戰士,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他們被囚禁在這麵,牢房裏終日回蕩著革命的歌聲,同誌們饑寒交迫,惡劣的衛生環境帶來了諸多疾病:回歸熱、猩紅熱、瘧疾、痢疾-------不斷蔓延著,不少人被疾病奪去了年青的生命。立言也患了瘧疾,發熱發冷的身體越來越虛弱,幸虧有位同誌偷偷地捎來了奎寧,她總算從病魔手中掙脫出來。在獄中成立了秘密黨支部,有戰鬥經驗的大姐姐們帶領著同誌們與頑軍作鬥爭。女看守經常半夜偷偷溜進獄中,像狗似地到處搜查,還翻開衣兜若發現錢物就拿光。有一次,她凶惡地把一個大姐打得骨折,還把她關進四處不透風的穀倉裏折磨。支部帶領大家利用國民黨上級來獄中視察的機會,舉行了集體絕食並要求給傷員治病,不準隨便打人和關禁閉。在艱苦的獄中,同誌們互相照顧,階級友愛是那麽純真執著。施奇是上海絲廠童工出身的部隊機要譯電員,她在被俘中後被敵人糟蹋,骨瘦如柴,臥床不起。黨支部組織大家輪流照顧她,給她洗血褲,清理衛生,喂飯喂水,在精神上給予安慰和鼓勵。她始終不屈不撓,堅毅無比。在浙贛戰事發生時,施奇被殘酷的儈子手活埋在集中營茅家嶺監獄門前的荒草地裏。因中國人民解放軍直逼浙贛,國民黨在潰敗時,被關押在這裏的“犯人”,不是被殺害,就是被轉移走。國民黨要把集中營的全部人員押送去閩北前,黨支部讓大家準備路上暴動逃跑。 1942年6月5日,在國民黨憲兵隊的押解下,大隊伍已經長途跋涉了10多天,一年多的獄中摧殘使大家身體非常虛弱。17日黃昏,集中營的大部分人員來到崇安赤石鎮崇溪河邊,等待坐船過渡。這時,第六中隊80多人的男同誌趁渡河之機,等船快開到對岸時,他們馬上按計劃暴動,首先奪取了憲兵的機槍和各式武器,在一部分戰友的掩護下,衝上對岸並進入高山密林中,奔向老革命根據地武夷山區,暴動人員絕大多數脫險了。個別受了重傷被抓回,被憲兵打得血肉模糊,可卻寧死不屈!女生隊還在崇溪河這邊,聽到槍聲就知道暴動了。 大家都以崇敬的心情祝他們成功,心裏不停地喊著:“同誌們,快跑!快跑啊!過了2天,在崇溪河畔,女看守凶神惡煞地來到女生隊的屋子裏,宣讀了7個人的名單,說是要調到第六中隊補充人員。當時沒有人想到頑軍是要向她們下毒手。後來才探知,那一天她們在赤石虎山廟的茶樹林被集體槍殺了,同時被害的同誌有75人,他們臨死不屈,高呼:“打到國民黨反動派!中國共產黨萬歲!”英雄們高唱著國際歌倒在血泊中。立言失去了最親密的戰友們,失去了最好的大姐們!她忍著悲傷,把對戰友的深切懷念埋藏在心中;擦幹血淚,把對敵人的深仇大恨刻在骨子裏。她不由得想起自己崇敬的叔父郭力,一個堅定的共產黨員,是他把自己送上革命和抗日的征途。1939年他不幸被國民黨反動派抓住,最後慘遭活埋了。立言發誓要牢記這國仇、家恨、民族仇、階級恨!繼續進行殊死的鬥爭,直到取得勝利的那天。 ****************************************************************************************************************************************************** 皖南到抗大:金敏玉(裏路)原服務團團員,共產黨員和李亞芬(裏希)原服務團團員,共產黨員。金敏玉和李亞芬在服務團的三年戰時生活中,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她們之間的感情比親姐妹還要親,為了一直延續革命姐妹的情誼,她們改名為裏路和裏希。 1940年11月,桂林辦事處決定服務團的同誌一部分去延安,一部分去皖南新四軍。裏路和裏希三年日思夜想向往著去延安,但組織上的決定下來時,沒說二話就堅決服從分配。她們拿到了桂林辦事處的介紹信朝著皖南方向進發,途中多次遭到國民黨的搜查盤問,都能應付自如的通過關卡。到了新四軍後,她們受到同誌們的熱烈歡迎,感到十分親切,無比溫暖,愉快之情難以言表。元旦即將來臨,她們和同誌們一起排了《水手舞》、《紅纓槍舞》、《軍民一家》等幾個節目,參加了軍民聯歡會,她們與大家歡度了元旦佳節。過了幾天,她們隨新四軍從雲嶺出發. 1941年元月7日在涇縣茂林一帶被國民黨軍隊8萬人包圍,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發生了。新四軍被迫自衛,先集中突圍,後分隊突圍,最後三五人分散突圍。裏路和裏希繼續宣傳報道行軍和作戰中的好人好事,鼓勵戰士們的鬥誌。戰鬥激烈時,她們救護包紮傷員,抬擔架運傷員。部隊幾天沒能突圍出去,沒有飯吃,又饑又渴,疲憊不堪。第3天夜晚行軍時,天黑得不見五指,前麵傳來口令“原地休息”,她們一坐下就睡著了。等醒來時,天已大亮,部隊已不知去向。山上是茫茫林海,山下有敵人盤踞。寒冬臘月,北風刺骨。凍得上牙咬下牙格格作響。她們餓了就喝點山水,倦了就地躺下休息,寧死不願做俘虜。第四天,幸喜遇到部隊的偵查參謀和通信員,發現了她們躺在山溝裏。偵查員熟悉地形,又知道敵人動向,帶著她們翻山過嶺,帶到石井坑村口就把她們交給了老鄉。這時,她們已經7天沒有進一粒糧食,老鄉給送來了糙米團和便衣,她們飽餐了一頓,化妝成農婦。不幾天,山上又下來了幾個被衝散的戰友,其中有一位事務長給了她們十幾個銀元;還成立了臨時黨支部,討論逃出虎口的方法。她們走的那天,恰逢年初四。她們到街上買了塊紅布包了些點心,穿上土裏土氣藍布衣服,裝成是回娘家的媳婦。2月,她們輾轉到達了蘇北新四軍軍部,真是百感交織。 3月間,她們進入了蘇北鹽城抗大五分校 女生隊學習。學員來自華東各條戰線,對部隊生活還不習慣,裏路任排長負責訓練她們。裏希是班長,又是互助組組長。她們是經過鍛煉的老兵,經常幫助同學們,使她們盡快適應部隊生活。抗大的學習條件很艱苦,時有敵機轟炸,學員常到野外上課。因糧食緊張,一天吃2頓,常吃苞米粥,每周吃一次肉改善生活。有一次,還遇到來掃蕩的日本鬼子,一個高度近視眼的同學站崗放哨,鬼子都快到門口時,她才發現進屋報告。大家飛快往屋後的河溝奔去,河溝約三米寬,一米多深,不容多想,就撲通撲通跳下去,遊到對岸密密的青紗帳隱蔽起來。除了兩人被敵人抓去,其餘同學都脫險了。裏路和裏希作安定同學情緒的工作,還一起總結與敵人作鬥爭的經驗。抗大的生活既緊張又活潑,每周開文娛晚會,組織者是裏希,她既能編又能跳,既能說又能唱,很受同學們的歡迎,威信很高。抗大開黨代會時,她被選為女生隊的黨代表。 1942年3月,裏希調到華中局黨校參加第3期整風學習;畢業後分配到軍部組織部工作。她工作認真,一絲不苟,性格活潑,漂亮可愛,不少年輕的參謀都想追求她。她拒絕談個人問題,總是說:“我還年輕,急什麽,等抗戰勝利再談。”她一直銘記何香凝的囑咐,守住她自己的青春誓約。黨校畢業後,裏路分配去蘇南。直到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後,裏路隨部隊北上轉移到山東,路過江蘇淮陰時,她和裏希才又見麵了,兩姐妹高興地擁抱起來;她們慶幸有機會能共同分享抗日戰爭勝利的喜悅!還期望著全中國解放的那天再相見。離別幾年後,裏希變得更成熟了。 10月間,她多次向組織要求去最艱苦的地方工作,後來她被派到山東渤海區黨委組織的巡視團,在二分區開展新區工作。那一帶原來是敵占區,新四軍展開大反攻時才剛解放。這個地區有日寇撤走時留下的偽軍殘渣餘孽,有國民黨特務,還有當地惡霸地主組織的還鄉團,階級鬥爭十分尖銳複雜。巡視團的同誌抱著不怕犧牲的精神去開辟新區工作。裏希他們的工作很有成效,群眾紛紛起來控訴敵偽的罪行,揭露暗藏的特務,批鬥惡霸的暴行,沒收漢奸的財產,新區運動開展得轟轟烈烈。敵人害怕極了,把裏希和巡視團的同誌們當成眼中釘肉中刺,特別對裏希恨之入骨。大家也十分擔心她的生命安全,裏希活躍在鬥爭第一線,已做好了犧牲的充分準備。她曾經告訴同誌們說:“萬一我犧牲後,把我的遺體送給我的母親,要她老人家不要悲傷,革命總是會有犧牲。”裏希在2年前曾因病回上海治療,病愈後,她的母親哭著哀求她不要走,要她留下掙錢養家,但她毅然決定回到了部隊。 1946年4月21日深夜,有人假稱是工作團送信的,騙房東起來開門。這時,衝進來一股國民黨武裝匪徒,裏希當即拔槍抵抗,但是寡不敵眾,被連綑帶拉地拖走了。巡視團的同誌得知消息後,到處不停地尋找。第二天,他們在鐵路邊上找到了裏希的屍體,她被敵人非常殘酷的殺害了。敵人極其殘忍地將她的雙眼挖掉,滿臉滿身都是刀傷,血肉模糊。足見搏鬥時的慘烈,她犧牲的太悲壯了!裏希犧牲時年僅25歲,多麽年輕寶貴的生。她在抗日戰爭的嚴酷環境中活下來了,在皖南事變中突圍活過來了;萬萬沒想到抗戰勝利了,她卻犧牲在國民黨匪徒的屠刀下。裏希永別了!她是一位抗戰勞動婦女,是一位優秀共產黨員,是一位傑出共產主義戰士,是一位獻身革命的女英雄! ***************************************************************************************************************************************************** 緬懷女英雄----裏希烈士裏路聽到噩耗後,悲痛欲絕。由於戰亂,沒能找到掩埋裏希的地點。2003年2月,裏路終於打聽到了五十多年前的戰友,裏希犧牲後被埋葬在山東濱州烈土陵園裏。 當地政府為了追念裏希革命烈士而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革命英烈紀念館也同時對外開放。裏路不顧長途跋涉的辛苦,不顧癌細胞侵入大腦的病重,堅持親自參加英烈紀念館開幕儀式,並代表服務團的老戰友講了話。參觀英烈事跡展覽時,裏路激動的全身顫抖,她凝視著裏希的照片,久久不願離去。裏路已經有83歲高齡,仍執意要去掃墓,親眼看一看她最最親愛的戰友。 在裏希烈士的墓前,她深深地三鞠躬;扶著墓碑,泣不成聲說:裏希啊,我是裏路,我來看你了,我終於找到你了,服務團戰友們委托我來看你,我們都好想你啊! ****************************************************************************************************************************************************** (四)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