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苦 難 的 記 憶

(2014-04-04 10:39:07) 下一個

                 2014/2/19

 

現在,在中國還有很多人習慣性地見麵問候‘你吃飯了嗎?’,假如我的孩子回到國內被以如此的方式問候,她們一定一頭霧水,不知如何回答問候。

這是一個被饑餓嚇壞的民族,饑餓的記憶如此之深刻,以致,人生最美的事也不過僅僅是‘我吃過飯了!’,至於‘飽不飽’,‘好不好’,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我‘吃過飯了!’

 

    這是一張溫馨的照片,姥爺揪著小外孫女的小辮子逗孩子:

http://image2.sina.com.cn/dy/c/p/2007-02-11/U2008P1T1D12289945F21DT20070211165235.jpg

 

沒有在那個年代生活過的人不會明白其中的含義:揪辮子。

在毛時代,‘揪辮子’是追究別人的過去,追究別人的曆史,人人過篩子鄧也不例外,‘揪辮子’在鄧的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陰影,得勢之後變成了娛樂,含貽戲孫。

 

黃光裕,中國的貧民富豪,富裕之後,有好事的記者問他:“你覺得自己做得最奢侈的事情是什麽”,黃光裕的回答與他的表情一般的迷惘:半天才勉強答上來,“可能現在想吃點什麽好吃的東西不用再先問價錢了”。

貧窮的記憶,以前吃東西總在‘吃’與‘不吃’之間糾結。

 

毛澤東與霧霾

早在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毛澤東有個設想,“讓產業工人數量超過普通市民,把北京變成一個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城市,所以要建大工廠,比如說東邊化肥廠、紡織廠,西邊鋼鐵廠,到處是煙囪”,知識分子是反對,以梁思成為代表。

然而,知識強不過權力,等待梁教授的唯有死亡,梁教授曾自信地對彭真言到:“五十年後,曆史將證明我是對的!”,他對了,卻於事無補。 

    “讓產業工人數量超過普通市民,把北京變成一個以產業工人為主體的城市”,這是毛澤東的‘苦難的記憶’,對工業化的渴望。

    毛澤東的‘苦難的記憶’,我們丟了古跡,使我們失去了曆史文化,損失慘過二戰,讓我們享受了眼前的霧霾,我很困惑,誰在與人民為敵?

 

對王子、國君,而言‘生或死,是個問題’,對奴而言,何時被‘揪了小辮’是個問題,

首富真相:對饑餓的記憶-----扼住黃光裕的那隻手。

 

我呢?既不存在‘吃與不吃’的問題,也不存在誰想揪我的小辮子,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的‘苦難的記憶’是國人的道德水準,能張開口大聲講出來的話都大多是謊言,但凡舉手宣誓,出口的絕對是假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向毛主席保證!’、、、毛主席能保證的,保證沒有什麽好東西---這是實證。

存在即有限,‘人生苦短,何不柄燭夜遊?’, 所以,老子不跟你玩了。

 

黃光裕

  http://11.inlishui.com/yblog/2576/article/list6113.html

 (2011-7-20 16:26:33)

                                     

附件:朱濤《梁思成與他的時代》

http://book.iqilu.com/yjhd/yjdsh/2014/0123/1840566_2.shtml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