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歸檔
正文

“黎明之前”觀後感想

(2011-04-27 11:33:21) 下一個

終於看到了一部很不錯的,真正意義上的諜報劇了。

 

當時看“潛伏”很多情節有點那個,孫紅雷雖智勇雙全,但那模樣讓美麗的少女晚秋迷戀,還真讓我有點不相信,但無傷大雅。姚晨在那兒,絕對是一笑料,她挺逗樂的,大家喜歡就成。

 

看完了覺得還不錯,故事在我心裏沒有存底。後來就找來“暗算”看,也特別喜歡。雖然喜歡,但故事讓我感動的是愛情,不是諜報。

 

“暗算”由“聽風”“看風”“捕風”三個故事組成。我最喜歡的是 “看風”,這是那個時代的高科技與保密工作的縮影,對那一段曆史我們是無法丟棄的。在這一段故事中,特別的人物黃依依,是一個經典,是中國近代文學中前所未有的一個女性形象。我基本上是喜歡有“自由靈魂”的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而將這個聰明,純真,熱情,義無反顧的女人放在那個年代,讓我們不得不為她的愛情悲劇長噓短歎。

 

“捕風”也很不錯,很緊張,直接就發展成了電影“風聲”。 故事發生發展到讓你沒有躲避的直觀的殘酷,一種無法逃脫的獻身。

 

暗算中“看風”的愛情故事,縈繞心間,久久不去。為此還發了一文。

 

“暗算”“潛伏”之後,我不認為會有更大的突破。好幾個朋友多次推薦“黎明之前。”我也沒有興趣,因為國內的劇太慢了。東家長西家短的,特別沒意思。而與國內的一些電視劇製作人聊天,出品人或編導們總是認為觀眾喜歡東家長西家短。我覺得他們踏入誤區,太小看觀眾的能力了。

 

終於在國劇大典看了吳秀波後,覺得這人還是有點吸引力的,但有點想不通為什麽他會這麽紅。所以決定看看“黎明之前”。一下子被故事吸引。

 

總的來說這劇相當給力,雖然有一些漏洞,但卻是必較深層的漏洞,一般看的時候,不太會注意到的。

 

劉新傑為什麽對顧小姐產生那樣深的感情,劇中交代得不太清楚,隻覺得他們還在進展,了解之中,怎麽一下子就變得那麽生死相依了。不過兩人演得很好。海清屬於那種看起比較舒服的女演員。

 

 

自己學醫,覺得有一個小細節應該做一點處理就完美了。比如:在埋二十六具屍體的時候,如果是陳屍,肯定有惡臭,而不僅有煙味,所以所有的人應該帶上口罩。而齊佩林上前,劉新傑應該遞給他一個口罩就說:“兄弟,帶好了,別吸了毒氣。”這樣齊佩林不會聞到味道,又能更加相信劉新傑。

 

其它的故事,真的沒有什麽好說的,節奏快,情節錯宗複雜,每一個情節雖然不能做到完全科學,但已經相當不錯了。至少有出處。真實,複雜,殘酷,人性是這一部戲最大的亮點。

 

這部戲之所以成功,與男主角劉新傑塑造得好有很大的關係。他有很多沒有辦法的時候,要他殺二十六位共產黨人,他隻能去做。要他去捉“爆破手”,邊日南,他隻能去抓。但最終,他完成了他的任務,殺了叛徒,避免了他自己和水手組織的過早暴露,他救了許鶴年,破壞了摩西計劃,破壞了木馬計劃。救了二十六個忠誠的共產黨員。他雖然說迷離,憂鬱,有點另類,但他是一個真正的特工,而且是一個真正的勇敢的,無比強大的特工。正因為他是曆盡普通人所不能承受的困難才贏來了勝利,所以觀眾為他糾結,為他的來之不易的勝利開心。

 

而吳秀波在“黎明之前”則將他最好的特質發揮出來了,比如:迷離,憂鬱,調皮,低調,脆弱,多情,聰明,堅強,及強大內心。所有好男人的特質都體現在劉新傑這位中共特工身上。而那些讓女人心痛的特質的基本點,是他最終還是一個強大的,可以讓人依靠的男人。對以前吳秀波的各式采訪及以前的電視劇重看(雖然我隻看了兩部脫水版“兄弟門”“上海上海”),還是發現他一直有這樣的一種特質,而這些特質讓人覺得吳秀波就是劉新傑或至少是劉新傑那樣的男人。尤其是他總說,我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我沒那麽好。嗬嗬,越說他就越象劉新傑,因劉就是怕招人,所以低調,所以好說話,所以玩世不恭,所以將自己藏起來。但他是特工,秒殺敵人,他幹淨利落。決定果斷,他勇敢堅定,毫不拖泥帶水。沒有強大的內心的人哪能做那樣的事呢?所認“黎明之前”就是這樣一個故事,劉新傑就是這樣一個人物,將具備所有的女人喜歡的特質的劉新傑放到銀幕上成倍放大,終於使那個有著這種特質的男人吳秀波紅了。

 

吳秀波演得好,人長得好,氣質也好,但如果隻演“昏迷不醒”“大愛無敵”“追捕”的話,演得再好,多伴隻有業內的人認可,是不可能成為全民偶象的。

 

全民偶象,還是得一個有強大的內心的人來做,那就是象劉新傑這樣的有人情味的超級特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