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學佛之人如何對待戰爭

(2009-09-19 15:23:56) 下一個
學佛之人如何對待戰爭

第一,明白戰爭的根本原因在於利益的爭取,是人心貪、嗔、癡的社會表現;

第二,盡量避免戰爭,盡自己的能力化解矛盾,調和爭端,比如在自己的部族即將被侵犯的時候,佛祖曾為了解救,多次以各種行為和語言勸解對方;

第三,如爭端無法避免,則應以各種力量爭取縮小傷害普通人民,比如佛經中就有釋迦部族的王為了人民少受傷害而與敵人談條件的記載。

第四,萬事有因,有緣,沒有無緣無故的爭端,在自己的國家政府一定要審情度勢,如法行為,不逾規矩,上下一心,社會安定,勿造自孽;有種種方便智慧折服對手,種種強大力量使對手不得輕視。

這樣的國家才是強盛而不可侵犯,人民才能安居樂業,這樣的政府才可稱為古代的聖王。而傳布正信,人人都行善業,建立人間淨土,才能最終消除人的動亂。
第五,當自己的國家建設、人民生活是正常的、穩定的,麵對侵略時才有必勝的把握。這個時候,為了保護人民生活的平安,社會的穩定,如法行事的管理者才可以進行戰鬥。此時的殺生罪業是輕微的。

“大王當知。行法行王。設是方便入陣鬥戰。爾時雖複殺害眾生。而彼王得輕微少罪。非決定受懺悔能滅。何以故。彼法行王。為欲入戰。先生三種慈悲心故。雖作此惡得罪輕微。非決定受。大王當知。彼法行王。為令眾生。為護沙門護沙門法。為護妻子族姓知識。能舍自身及資生物。作如是業。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無量福。大王當知。若為護國養活人民。興兵鬥戰。彼時國王。應當先發如上三心。敕令主將一依王教。如是鬥者有福無罪。”

有關說法見《大薩遮尼幹子所說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