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窮則思變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對孩子道歉

(2014-11-03 20:02:58) 下一個


那是女兒五六歲的時候。有一次在宜家,女兒上完廁所出來,我問她洗手了沒有。
 
她說,洗了。

我看見她手上粘粘糊糊的,就問為什麽。

她說,油油。

 
我當時沒有反應過來,以為她沒有把肥皂泡洗幹淨,不由分說就把她拉到水龍頭前衝了一會兒。
 
女兒哭了,不是很厲害,過了一會兒就好了。
 
很長時間以後,有一次我在宜家偶然發現,原來廁所裏是有擦手油的。女兒當時手上粘粘糊糊的是擦手油,不是肥皂。
 
我錯怪了女兒。一股內疚的感覺就象堵在心口似的湧上來。
 
那時女兒已經八九歲了。有一次開車聊天,我對女兒說有一件事我感到非常非常SORRY
 
女兒問是什麽。我說,你還記得有一次在宜家洗手嗎?
 
女兒聽完故事,輕描淡寫地說,不記得了。
 
我不知道女兒是不是真的不記得了,但是,我相信她一定記得爸爸忱懇地因為錯怪她給她道歉。
 
我個人最痛恨的當父母的惡習就是不會給孩子道歉。父母也是人,難免犯錯,而父母犯的錯誤,對孩子的傷害是最大的,因為你是他們最親的父母。小小的的心靈認為,別人可以委屈他們,父母不可以。
 
父母犯了錯誤,還不知道道歉,孩子就把委屈壓在心理,就會對心靈造成永遠的創傷。
 
我有時看國內情感節目,看到成年的孩子和父母關係不好,痛哭流涕的控訴父母小時候的事情。
 
父母第一個反應就是,你怎麽總提這個,你為什麽不提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這麽大?
 
這類父母的邏輯是,我做的對的事情是酸,錯的事情是堿,做錯了十件事,我能找到十件對的事中和就可以。所以,沒有什麽錯可以承認的。
 
這類父母我見得太多,有的可以用精神病變態形容。
 
錯了。你做了一百件,一千件,一萬件的正確的事,也不能中和掉一件錯誤。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心理在成長發育。他們也許不記得那一萬件正確的事,就記得一件錯誤。
 
為什麽,你作為父母,作為最不該委屈他們的人,委屈了他們。這是他們的邏輯,也是我可以接受的邏輯。
 
唯一可以中和你錯誤的是,忱懇地道歉。孩子的心靈是最容易創傷的,也是最容易原諒與恢複的。
 
能不能對孩子道歉的能力是會遺傳的。我親眼看到過這樣的家庭,父親暴躁,多疑,孩子完全步了孩子的後塵。這種人,別說給孩子道歉,對孩子都缺少起碼的尊重。祖祖輩輩,就這麽傳下去了。
 
當孩子在這樣的家庭長大後,很大的困惑之一就是如何麵對自己的錯誤,因為父母從沒給他們作出勇於承認錯誤的榜樣。他們會本能的死不人錯,千方百計掩飾自己的錯誤,或者把自己的錯誤全歸罪與別人
 
嚴重的就是心理學裏所說的偏執人格,再嚴重點就是偏執狂。
 
小孩子的心理是生活中父母一點一滴的榜樣逐漸培養的。小事也許我有所忽略,但是在承認錯誤這一點上,我會毫不猶豫去做。
 
孩子的智力也許是天生的,性格很大成分也是。但是,我絕對相信父母的榜樣,可以在塑造孩子的人格,教養上起非常大的作用。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隻愛一點點 回複 悄悄話 這類父母的邏輯是,我做的對的事情是酸,錯的事情是堿,做錯了十件事,我能找到十件對的事中和就可以。所以,沒有什麽錯可以承認的。

說得太對了。
two2J 回複 悄悄話 好文!很有智慧,喜歡讀你的文章。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