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啟示錄》中的基督(一):七封書信 

(2009-11-23 04:53:46) 下一個
             
    《啟示錄》是《聖經》的末了一卷,對於我們來講無比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卷書反而容易被忽略,有時我們覺得“讀不懂”,又因其在神學上解釋繁多,不知取哪一說為好。其實同《聖經》其它卷幅一樣,《啟示錄》既被稱為耶穌基督的啟示,它的中心、內容以及目的都是緊緊圍繞基督。
           
     基督在福音書中是一位人子,是一個柔和謙卑,不喧嚷,不張揚,行為純淨的人。祂柔和謙卑可以任人擁擠祂,摸祂,挨著祂的胸膛;麵對痛苦憂患的人,祂的慈愛憐憫無不表露出來,祂醫治趕鬼,撫慰傷痛;麵對饑渴無牧人的羊群,祂開口教訓恩言,責備不義,使人迷途知返,聽信福音。祂在為人的生活中與常人無異,祂與罪人同席吃喝,祂為孩童按手祝福。祂是我們慈愛的主,是可親可近的人子,是救主耶穌。

     在《啟示錄》中基督是審判教會的主,榮耀的國度之王,被殺的羔羊。在祂有完全的查驗,完全的權柄,完全的公義。
            
     《啟示錄》二、三章是主給教會的七封書信。在這裏祂的形象是榮耀加上威嚴的,祂的眼目如同火焰,這表示祂完全的鑒查,穿透和分辨;祂的腳好像在爐中鍛煉過的光明的銅,祂的腳是踐踏的腳,祂自己曾經試煉,如今祂已得著權柄來審斷一切的人,這審判從教會神的家起首。祂的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這是表示主的聲音充滿威嚴不可抗拒,麵對祂重價買來的教會的背道,祂宣告祂的審判絕不姑息,祂的獎賞也決非不義。祂在每一封信中勸告祂的兒女----“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這啟示我們,七封信中的每一封都不隻是給當時的那個教會,也是給所有其它的甚至包括現今的教會。在這些簡短的書信裏,我們看到行走在金燈台中間的主有何等的鑒查,祂幾次提到“我知道”來讚許祂的教會在愛心勞苦信心知識等方麵為祂作的見證,但這並不塗抹教會的失敗跌倒,教會在真理上的妥協是主所不容忍的,教會因攙雜了世界的方式而表現出的普世“繁榮”也是不得主稱許的。

        教會一詞的本意是蒙召出來的一群人,教會是基督在地上的身體,唯有基督是頭。信徒在地上是做客旅是寄居的。而今,教會在地上生根了,並以一切屬世的方式向世界妥協,以求世界的青眼。多少時候教會在世界的影響麵前選擇隨流,主的名不再被高舉,教會的需要和昌盛的現象主宰工作的方向。主在這時隻是一麵旗幟,一個招牌,而失去了作頭的權柄與尊崇,這是巴蘭的教訓。而充斥在教會內部的聖品階級製度更是將主與信徒隔離開來,將主的身體分門別類,這退回到了舊約時代的祭司體係,是輕看並踐踏主的血。我們看得見主對這事的態度,在他屢次提起尼哥拉黨時,相信這個字原文中征服等級的含義會引我們明白主話的深意。我們今天在主的憐憫中,不該失去警醒的心。主仍在每封信裏呼召得勝者,祂渴望得著完全屬祂的信徒。在主眼裏,教會既是一個團體,也是每位單個的信徒。教會的失敗既是全體的也是個人的,得勝的教會不能包括失敗的信徒,而得勝的信徒卻可能產生在一個失敗的教會裏。所以我們當為自己的行為向主負責,竭力奔跑前麵的路。
   
     基督在這七封書信中完全明了教會所做的一切,因此他查驗到我們人所不見的暗中的失敗、冷淡、攙雜、妥協以及跌倒,外麵的工作可以繼續,但裏麵的光景卻不一樣了,起初的愛心卻遺失了。這些難道不是發生在我們每個人身上的嗎?主在這裏沒有提到軟弱,祂已經不給我們的失敗留餘地,這是審判的基督所發出的何等可畏的信息。我們所找到的一切借口都不被紀念,這是《啟示錄》與福音書根本的不同。
   
     我們感謝我們的主,祂在《啟示錄》第一章裏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何等奇妙!預言的目的原來是為了讓主所愛的人聽見就遵守,以逃避將來要有的忿怒。我們怎能輕看主所說的,祂在福音書裏如何多方地勸說當世的人,就也在《啟示錄》中一再地呼召今世的信徒聽祂在聖靈裏所說的話,因為祂是那起初的,也是末後的。祂知道要來的是什麽,祂愛凡屬祂的,祂要他們在收割的時候已經成熟,好被祂收聚在倉裏。我們也為此感謝祂。
           
            主耶穌啊,我願禰來!但願這是我們的心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